“钱温他家。”林宝川道。
“要去的。”往年倒是没去,今年因着李元拜师,无论如何都是该去的。
“能否帮我送副画给钱公子?”林月照又问。
“这是何意?”李元不解。
林宝川让她回屋拿画,自己与李元先解释。
“先前钱温写话本,你看完之后,我也借来看了看。正巧二妹上我屋瞧见了,看完喜欢得紧,为里边二人的故事感动,就为他二人画了像。”
林月照自小学琴棋书画,在画艺上颇有些天赋,这回兴致一来,作了画,却不知如何送给本人。
若是差侍卫送去,到钱府要先打开检查一番,看了画的内容,只怕要误会钱温。
林宝川便让她问一问李元可有空。
“钱温以我为原型写话本就罢了,现在还有人看了话本连画像都画出来了?”李元听完大为震撼,笑道。
“人话本里主角可不叫李元,没有人会知道以你为原型的,而且钱温说了只是小小参考。这主角可是出口成诗呢。”林宝川道。
“钱温不愧是年年考甲等,写得真好,过几日我上钱府拜年,要问问他第二册写得如何了。”听到好友的话本受人喜欢,李元打心底还是为他高兴的。
“过奖了,不过我第二册倒是写完了,你随我到屋里拿回去看看?”钱温待李元同意后,赶紧拉着人从后院走了。
“原来你弟弟妹妹有这么多个,方才来到真是吓着我了。”李元刚刚一过来,就被三四个热情的弟弟妹妹们拉住讨红包,他就带了两个,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好在钱温出面让他们不要胡闹。
“之前几次叫你去看看,你不去,才有了今天这场面。快走罢,外面太冷了。”钱温是个怕冷的,这几日在后院坐一会就要寻借口回屋取暖的。
“哎,怎么你家地上没雪?”李元问道。
“昨夜下停之后,就差人扫了,以免滑倒。”钱温解释。
“那之后再下呢?”
“再扫。”
谈话间钱温的院子就到了,这还是李元头一回进来,院里的树枝上缠了很多红绸带,屋前也挂了好几个大灯笼,颇有过年的气息。
“莫看了,树上都是丫头们挂的新年愿望,你也想挂一根吗?”钱温拉他进屋。
钱温屋里一直烧着炭火,李元一进来就觉得热,问道,“灵吗?你外面那树。”
“我也不知,我没挂过。”树上都是妹妹们和丫鬟挂的,他才不会参与这些。
“那试一试吧。”李元说,又觉得实在太热了,解开最外层的衣服放到椅子上。
钱温听他这么说,便去给他准备笔和红绸锻,顺便还把宣纸也拿出来,一扭头发现这人热得脱了两件,不免笑道,“有这么热吗?”
“怪不得你在外面坐不住。”李元也笑着,看他摆在桌上的东西,“这是何意?”
“请你帮我题个名。”钱温道。
“这可是要收费的。”李元玩笑道。
“你只管说,一会差人拿给你。”钱温道。
李元过去,打开磨台研磨,“算了,就让你以文抵工钱,三月要把第三册写完。”
“这可真是太便宜我了。”钱温笑道,趁李元忙活时,他有空打开李元带来的那副画作,上边的人物画得与他想象有出入,但意境尤在。
正要问是何人所画,见李元正要下笔,便等他写完再问。
“宝川妹妹送的?”钱温忍不住提了声音问。
“是二妹妹。”李元解释道。
“是哪一位?”钱温问。
李元回忆这两人有没有见过,“你没见过?”
“原来宝川有两位妹妹。”钱温说。
“对,上回花灯节他身边有两个妹妹,三妹妹你认得吧?与我们一同去马场的。”李元道。
“有些印象,不过花灯节那日,我确实问了宝川旁边一个女子的意见。”那时唐仲千让他找个女子问选哪个花灯,钱温问完道谢就走了,也没仔细瞧人家。
“那你哪天去林家拜年,二妹妹想必也是在的。”李元道。
“我爹与林老爷有些矛盾,去不得。”钱温无奈道,之前因着这关系连坐李家,连李家也不去拜年的,今年是因为二叔的原因才缓和了。
“那就以你的名义去。”李元说道。
“如何?”钱温问。
李元细细与他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