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也是无奈之举吧。”刘祎轻叹道,“只是苦了天下百姓……”
司马晟没有说话,只是端起茶杯,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她知道,自己做了一件违心之事,一件或许会影响历史走向的错事。但她也知道,在当时的处境下,这似乎是唯一能做的选择。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即便是身处权力中心,她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在巨大的历史洪流中,努力维持着一丝脆弱的平衡,保护着自己和身边的人。
窗外,秋意更浓。洛阳城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一派平和景象。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更深的危机,或许正在悄然酝酿。司马晟放下茶杯,走到曹襄和刘祎身边,伸出手臂,将两人轻轻揽入怀中。
“不管未来如何,”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一起走下去。”
三人的身体紧紧依靠,汲取着彼此的温暖与力量。在这座充满谎言与妥协的宫廷里,唯有这份真挚的情感,是她们唯一的慰藉与支撑。
脚注:
1.洛阳:西晋都城。
2.紫宸殿:见前注。
3.司马炎:晋武帝。
4.太医:见前注。
5.东西堂:见前注,指代权力分割局面。
6.司马衷:晋惠帝。
7.闻虾蟆而问官私,见饿殍而曰食糜:将司马衷两个著名典故合并概括。
8.杨珧:见前注,外戚。
9.荀勖:见前注,权臣。
10.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但不说出来。
11.不慧:见前注。
12.尚书令:尚书台的长官,名义上是宰相级高官,但魏晋时期权力或有变化。卫瓘曾任此职。
13.卫瓘:字伯玉,西晋重臣,书法家。为人正直,曾对司马衷的继位表示担忧。
14.御座:皇帝的座位。
15.凭几:见前注。
16.《左传》: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17.《国语》: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18.策论:古代就政事、经义等问题进行论述的一种文体,常用于科举考试或官员选拔、考核。
19.言简意赅:言语简练,意思完备。
20.中书省:见前注,负责起草诏令等。
21.东宫:太子居住的宫殿,也代指太子及其属官机构。
22.仁政爱民、选贤任能、强本节用:儒家经典的治国思想。强本:指加强农业生产。节用:指节约开支。
23.儒家治国: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来治理国家。
24.贾南风:字时,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以惠帝“不慧”而干预朝政,引发“八王之乱”。
25.贾充:见前注,贾南风之父。
26.讲官:负责给帝王或太子讲授经史的官员。
27.杨皇后(杨艳):见前注,卒于泰始十年(274年)。
28.女官:在宫中供职的女性官员或高级侍女。
29.助纣为虐:帮助坏人做坏事。纣:商朝暴君。
30.欺君罔上:欺骗蒙蔽君主。
31.弥天大祸:滔天的大祸。
32.《尚书》: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3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意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了,国家才能安宁。
34.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鸩(zhèn):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可制成毒酒。
35.悠悠之口:指众人的议论。
36.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两种有害的事物中,选取损害较轻的那一种。
37.素绢:白色生绢,古代常用作书写材料。
38.管笔:毛笔的古称。
39.藏拙:掩藏自己的短处或不擅长的方面。
40.东方既白:指天将亮的时候。
41.御案:皇帝办公用的书案。
42.宗法: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规定嫡长子继承制的等级制度。
43.张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司空。为人正直博学。
44.稼穑之艰难:指农业生产的辛苦。稼穑(jià sè):种植和收割谷物。
45.骄矜之心:骄傲自大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