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曹魏: (220年-266年),三国时期的政权之一,后被西晋取代。
10.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11.吴兴王:司马炎曾封其女(名不详)为吴兴公主。此处依主角设定为吴兴王。
12.月白:淡蓝色,接近白色的一种颜色。
13.圆领袍: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服饰,领口为圆形,男女均可穿着。
14.白玉:颜色洁白的玉石,常用于制作饰品、冠饰等。
15.司马晟:主角之一,晋武帝司马炎之女。
16.秋菊:秋天开放的菊花。菊花在魏晋时期已受文人喜爱,有隐逸、高洁的象征意义。
17.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此处特指东吴。
18.故人:指孙曜和刘珵。
19.殿下:对亲王(或公主,但此处她们以男性身份)的尊称。
20.大朝:古代帝王在重要节日或有重大事件时,在主殿举行的朝会。
21.陛下:对皇帝的尊称。
22.邓征西:指邓艾。征西将军是其担任过的重要军职。
23.曹襄:主角之一,曹魏末帝曹髦之女。
24.青色:蓝绿色或深绿色。
25.襕衫:古代的一种袍服,特点是在袍下摆处接一横襕。魏晋时期已有穿着。
26.曹髦: (241年-260年),字彦士。曹魏第四位皇帝。试图诛杀司马昭,失败被杀。
27.刘祎:主角之一,汉献帝之孙、山阳公刘康之女。
28.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语出《战国策·楚策四》。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29.以奇兵灭蜀:指公元263年,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奇袭成都,迫使蜀汉后主刘禅投降。
30.身死名裂、家属流徙:邓艾及其子邓忠在被押送途中被田续(卫瓘指使)杀死,其余家属被流放西域。
31.钟会: (225年-264年),字士季。曹魏末年重臣、将领。参与灭蜀,后谋反被杀。他与邓艾不和,参与构陷邓艾。
32.司马昭: (211年-265年),字子上。曹魏末年权臣,司马炎之父,追尊为晋文帝。他对邓艾的功高亦有猜忌。
33.坐榻:汉晋时期供人坐卧的家具,形制多样。
34.汉献帝:即刘协 (181年-234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被曹丕篡位后封为山阳公。
35.山阳公:汉献帝被废黜后的封号。爵位世袭,至西晋灭亡。
36.葛布:用葛藤纤维织成的布,质地较粗,是古代常见的衣料,尤其在夏季或作为常服、便服。
37.直裾:汉服的一种款式,指衣襟裾为直的袍服。
38.贾充: (217年-282年),字公闾。西晋初年重臣,深得司马炎信任,权势极大。
39.阳谋:指公开的、光明正大的计谋或策略,与“阴谋”相对。
40.邓朗:邓艾之孙。据《晋书》记载,他多次上书为祖父申冤,最终被司马炎任命为郎中。
41.屯田兴业:邓艾在担任地方官员时,重视兴修水利,推广屯田,发展农业生产,政绩卓著。
42.龙椅:皇帝宝座的通俗说法。
43.功存社稷:功劳存于国家。
4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语出《左传·宣公二年》。意指人难免犯错,犯了错能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45.郎中:官名,秦汉以来设置,属郎中令(光禄勋),为宫廷侍卫顾问,是接近皇帝的官员,也是入仕的重要途径。
4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语出《论语·微子》。意指过去的事情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
47.继其遗志:继承他未完成的意愿或事业。
48.良家女子:指家世清白、没有犯罪记录或从事卑贱职业的家庭出身的女子。
49.公卿:古代高级官吏的合称。
50.禁天下嫁娶……选入后宫:此事据《晋书·后妃传》记载,主要发生在泰始后期至咸宁年间,尤其是在灭吴(280年)之后达到顶峰。此处提前至泰始九年(273年),略有艺术加工,但符合司马炎好色的历史记载。
51.案几:古代供放置物品或读书写字用的小桌子。
52.夺人妻女:强占别人的妻子女儿。
5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语出《礼记·大学》。儒家思想,指个人道德修养是治理家庭、国家乃至天下的基础。
5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意指君主与民同乐同忧,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55.血溅宫门:指曹髦率宫人讨伐司马昭,在宫门处被太子舍人成济刺杀。
5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语出《战国策·赵策一》。
57.汉室:指汉朝(西汉、东汉)。
58.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此处借指少女时期,十七岁也属此范畴。
59.不成器:指没有出息,不能担当大任。司马晟自嘲,也符合她们在外的形象。
60.鲜卑: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西晋时期,鲜卑各部或归附或叛乱,是边疆的重要威胁。
61.秃发树机能: (?-279年),西晋时期鲜卑秃发部首领。在秦州、凉州一带长期叛乱,是西晋初年边患祸首之一。273年时其叛乱仍在持续。
62.佳丽三千:形容帝王后宫美女众多。
63.食色,性也:语出《孟子·告子上》。意指饮食和情欲是人的本性。
64.危巢:危险的巢穴。比喻处境危险。
65.孙曜:主角之一,东吴豫章王。
66.阿珵:指刘珵,主角之一。
67.吴宫:东吴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