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果子从竹筐中颠出来,往山下滚去。
好在唐一意反应迅速,及时稳住了他的身体,否则他估计得在茫山上翻几个跟斗。
“怎么了?”
“可能是累到了。”柳云关回想着方才眼睛的模糊,“什么都看不清。”
“眼下可看得清了?”
柳云关朝一旁的唐一意看去,视线慢慢明朗起来,周遭事物的轮廓渐渐清晰了。
他来来回回眨眼,确认双眼已恢复正常。
“再把一些石榴放到我筐里吧。”唐一意提议道。
说完她便动起手来,往柳云关背上的筐子掏了掏,而后将果子放到自己筐子里。
“拐杖拿好了。”
这回唐一意没走在前头,而是与柳云关保持并行,如果他又要跌倒,她便能及时伸出手来。
一程山路有惊无险,两人顺利到达山脚小镇,他们将竹筐摆在地上,开始卖起果子来。
柳云关恢复了力气,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叫卖得很起劲,竹筐旁渐渐围起人来。
“筐中的可是茫山的柿子?”一位老妇指着黄澄澄的柿子问道。
“婆婆好眼光。”
只一眼便看出了是何处产的果子。
“茫山的柿子个头大,果皮油亮油亮的,每年秋季我就等这口了。”老妇呵呵笑着,“往年都是老孟来卖的果子,今年久等不至,还以为茫山颗粒无收呢。”
“老孟是谁?”柳云关疑惑。
茫山中除了季翰阳还有其他人?
唐一意闻言低声回答道:“季爷爷便是老孟。”
两人交谈间竹筐前又围了一批人。
“给我称上两斤吧。”
“石榴来五个。”
“山楂半斤。”
大家纷纷开口,生怕晚了便买不上了。
唐一意二人急忙笑眯眯地为他们分装起来,来者的菜篮子被塞得满满当当。
将果子卖完可太轻松了。
可卖完果子之后,真正的疲惫方才来临。
此刻两人不约而同地趴在酒肆的饭桌上,说一句话都嫌累。
虽然沉甸甸的钱袋子中装的都是银子,但二人的脑袋亦是沉甸甸的。
小二端来两荤一素,提醒唐一意二人挪了挪手臂,方能在桌上找到放菜碗的地方。
下午的阳光从大门照入,斜斜的洒在饭桌上,闪耀得有些刺眼。
小二贴心地将门掩了掩,关上了阳光。
两人眯了一会,终于恢复了力气起来吃饭。
“阿意,还是朱家的烤鸭好吃。”柳云关举着一块鸭肉。
“是,这鸭肉的色泽和风味都逊了一筹。”
“真希望能早点在其他地方看到朱家酒肆的分店。”
唐一意夹菜的动作顿住,“朱家在京都有几处酒肆还不够啊?”
“不够。”柳云关摇摇头,“赚钱哪里有够的时候。”
钻钱眼里去了。
唐一意兀自轻笑了一声。
“二位这筐子眼熟得紧。”身后传来人声。
柳云关扭头看去,看到了正在解披风的掌柜。
瞧他的样子,似乎方外出归来。
“这天底下的竹筐不都生得大差不差?”
“也有例外。”掌柜的走上前来,“比如忍冬兄的便独一无二。”
季翰阳身份特殊,加之他欲与往事割裂,于是便化名孟忍冬,顶着新名字在茫山与小镇间往来。
每回下山他总要到酒肆中喝上一壶,这一来二去的,便与酒肆的王掌柜熟络了起来。
久而久之,王掌柜便记住了他的竹筐子。
“忍冬兄的竹筐子可是被盗了?”
眼看就要被误解,唐一意连忙摇摇头,一五一十地向王掌柜解释了一通,说自己的爷爷与季翰阳是至交,近来难得路过茫山,于是上山拜访了一番,顺便帮忙卖了个果子。
“至交?”王掌柜有些惊讶,“他这人在茫山总是独来独往的,我还以为他向来没什么好友呢,未曾想还有惦记着他的。”
言罢,王掌柜从上到下打量了唐一意二人,又伸长了脖子往竹筐中探去,而后“咦”了一声。
“怎么了?”
“奇怪,二位今日没将豆子带下山来游玩么?”
季翰阳每每下山时,总是要带着豆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