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彼土往事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各系的报名处都在西操场,你是哪个系的啊?”肖然嘴里叼着酸梅汤的袋子,对着穆远比划。

“自动化系的…”穆远边说,边翻开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巧了,我也是。”肖然一乐,从车座上跳下身子,接过了穆远的行李,“走,我带你过去。”

穆远先是警惕的没敢撒手,随即看见肖然的笑容。清澈的眼神不掺一丝杂念。穆远放开心防,把行李递了过去。

“谢谢。”

“不客气,我叫肖然,小月肖,然后的然。”

“我是穆远。”

“哪个木?”

“穆桂英的穆。”

“远呢?远方的远?”

“对,远方的远…”

穆远跟在肖然的后面,看着眼前这个矮他半个头的同学,前方渐渐浮现出一片红旗招展的操场。清风袭来,自动化系的红旗舒卷翻飞,莫名的有些扎眼。

肖然比其他人提前来了一个多月。他出生在长春,爷爷辈解放前是开中药铺的,后来并入长春国营中药厂。父亲肖铮排行老大,十五六岁高中没毕业的时候赶上了上山下乡,背着大棉袄就去了黑龙江的雪乡林场。当年去的时候连着棉袄一起上称也就才120斤,在外面起早贪黑,喝了几年的地瓜烧,变成了一个180斤林场大汉。返城的时候,家里让他回来念中医,但是老肖认识了刚来插队的肖妈妈,第一眼看见后就走不动道啦。

肖妈妈插队之前就成绩好,肖铮说那我不考啦,你考吧。我去找个事儿做来养家。就这样,肖妈妈考取了师范大专,老肖接班去了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药厂,是基建科的木工,后来又转岗成了销售员。

童年的肖然长得比其他同龄的孩子瘦小,性格开朗,每天就喜欢玩闹逛游。没人陪他的时候,他自己找乐,燕子筑巢看一上午,蚂蚁搬家瞅一下午。院子里的大孩子踢足球,他去帮忙守个门,大孩子打篮球,他守在边上捡个球。不让他上场也不急眼,乐呵呵的在一旁看着,是个天生的热心肠。小学到中学,肖然还是文艺活动的主力,表演个相声,模仿个小品,主持个汇报演出什么的,各种活动都掺和一下,学习成绩也不差,日子过的悠哉悠哉的。

肖铮是个勤劳聪明的汉子,对人热情细致,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上过大学,高中没毕业就下乡插队。面对时代的变迁,个人的得失都是沧海浮萍,老肖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期望着肖然能念上最好的大学,出人头地。

肖然的读书成绩还算不错,在重点中学排名靠前,但是距离出类拔萃还有一定的差距。更主要的是,肖然不是那种奋勇争先的性格。每天看天是蓝的,草是绿的,他就挺高兴。老肖问儿子,长大以后想干点啥,肖然说干啥都挺好;老肖说以后想去哪儿读书啊,肖然说本地的学校就挺好;老肖说你想不想去北京啊,肖然说没必要吧,在哪儿待着不是待着?

老肖发愁了。

不过肖然的优点是比较听话。刚上小学的时候,全国兴起了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热潮,长春也不甘落后。老肖作为改革开放后早期从事销售的人员,比普通的工薪阶层稍微宽裕一些,咬牙把家里的电冰箱卖了,给儿子买了一台幸福牌钢琴。肖然回家见到这个大家伙耸立在客厅都惊呆了,从此开启了10年的练琴生涯。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一个普通家庭掏出6000元买钢琴是了不得的大投入,更不用提每周一次的课时费,定期的调琴费,以及在酷暑寒冬乘坐交通工具的接送。这么大的投入,是要见到回报的,已经和孩子的兴趣爱好没多大的关系了。肖妈妈每天下班后都要花一个小时陪儿子练琴,确保肖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肖妈妈祖传五音不全,一首张雨生的大海学了10年,从来没在调上过。不过这不耽误她拿出爬雪山过草地的劲头培养儿子。反正这一小时练琴声不能停,完成质量每周有老师把关,至于接送肯定是风雨无阻了。

肖然不喜欢练琴,也讨厌每次在一堆素未蒙面的叔叔阿姨面前表演,更讨厌和同年龄的小伙伴们交流。但是肖然看到父母打鸡血般的热情,又没法把这两个字说出口。只好咬牙坚持着一路到进入了长春最好的高中。

那年夏天,老肖带着儿子去了趟北京。老肖常年负责药厂的北京片区销售工作,也听说了北京的几大高校每年都有艺术冬令营。全国有艺术特长的孩子都可以报名参加选拔,如果通过的话是可以享受高考加分的。按照肖然的学习成绩,若有这部分加分,考入晴湖大有希望。老肖辗转通过音协的朋友,找到晴湖大学艺术团的老师,想让人家提前给肖然把把关。

肖然先是给老师演奏了一首百鸟朝凤,老师听完摇摇头:这个水平走键盘特长生肯定是够不上了。晴湖大学的艺术团冬令营键盘队的名额每年只有1个人,特别好的年份偶尔有2个人,全国报名的好几千,都是各个音乐学院名师带出来的孩子,最后录取的是完全具备专业艺术院校实力,但家里不想走艺术专业的那种准天才选手,肖然这个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老师看看蔫头耷脑的老肖,又看看懵懂的肖然:“小伙子,我看你个人形象不错。你还有什么特长,给我展示一下?”

肖然耸耸肩,现场模仿了陈佩斯朱时茂的《谁是主角》,一人分饰两角,活灵活现。

老师看的眼前一亮,拉着老肖的手说:“你别犯愁,键盘这条路虽然走不成了,但是我看你这孩子走表演主持是个好苗子。孩子才刚上高一,你们有针对性的培养一下,还是挺有希望的。”

就这样,抱着破灭又重燃的希望,老肖给肖然在省艺校找了表演主持的老师,开始进行专业化提升。肖然也挺高兴,再也不用练琴了。

高三的冬令营,肖然真的考取到了晴湖大学的艺术特长生资格。高考发榜,文化课成绩加上艺术特长加分成功越过晴湖大学的录取线。老肖听到消息后,兴奋的手舞足蹈,泪流满面。肖然在一旁看着狂喜的父亲,心里即欣慰又茫然。

作为艺术特长生,肖然要提前参加学生艺术团的暑期集训,所以全家出动提前去学校报到了。因为还有近一个月才开学,肖然暂时由艺术团的师兄安排在一个老生宿舍里面。除了排练,肖然在校园里面已经东游西窜了好多天,这才在在迎新的最后一天碰见了穆远。

坦白的讲,穆远属于晴湖大学的新生里面出现的很没有气势的一种。他被肖然轻车熟路的带到了报名处,然后在人堆里面很不起眼的办完了手续。得益于肖然的忙前忙后,穆远并没有机会询问什么问题,也没给老生们留下太多的印象。当然话说回来了,除非天赋禀异,男生也没有办法给老生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老生们对于男新生基本上是自动忽略的。鉴于晴湖狼多肉少的优良传统,对于老生来说,迎新的主要任务,是第一时间探测到今年有多少红颜又薄命到这个和尚庙里面。

穆远刚刚在报名处核对了信息,转头就看到了自动化系学生会主席杨博挥舞着红旗,领着一干人等杀向了一辆堪堪出现在视野中的校园巴士。穆远缕了缕湿漉漉的头发,回头和肖然说:“靠,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地方。”

同样是新生的肖然并不知道这是老鬼们一年中最快乐的日子,平时他们可不这么斗志昂扬。他不置可否的笑笑,跟穆远说:“走吧,先把行李放到宿舍,然后咱们去搞一辆旧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