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彼土往事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帝都八月,骄阳似火。

主干道旁高大的银杏树郁郁葱葱,叶子绿油油的闪着亮光,知了们奋力的振动翅膀,单调的蝉鸣此起彼伏着。炎炎烈日下,本来该是蝉鸣声盖过一切的。但今天,它们无论多么卖力气,也盖不过从晴湖大学里传出来的机械轰鸣声。

在嘈杂交叠的轰鸣声中,一个高个儿少年伫立在一座耸立于地面的土堆上极目远眺。他的身体由于烦躁而紧绷着,浓重的眉毛拧在一起。明明是少年人的脸庞,却带着成年人的冷漠,汗滴滑过沾满土的脸颊,好似河水流淌过干枯的河床,再滴答坠落在他手中的行李上。

穆远迷路了。

迷路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穆远为了本次报到做足了功课。他提前买好了地图,查清了从火车站到晴湖大学的全部公交路线,记录了详细的时刻表。因为听说这边指路都喜欢说东南西北,他还把自己儿时的军用罗盘翻箱倒柜的找了出来,拴在了钥匙上为防万一。他又专门去网吧,斥巨资上了两个小时的网,下载打印了晴湖大学的校内地图。听着调制解调器发出的刺耳蜂鸣,穆远感觉到自己作为2000级入学的千禧一届大学生,已经卓然伫立在了时代的前沿。

然而,全白费。

“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句气势磅礴的口号,便是晴湖大学尘土飞扬的原因。为了迎接90周年校庆,晴湖大学大兴土木可不是三两天了,目前处于加班加点的关键时期。眼前的校园,俨然一片占地面积300公顷的大工地。如果不是西门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晴湖大学”,以及在漫天尘土中迎风招展的横幅-“晴湖大学热烈欢迎2000级新同学”,穆远一定会掉头去另寻他处。他掂着行李返回到主路边的指示牌,观摩了半天,结果转悠了5分钟后就搞不清方向了,狼狈不堪的穆远只好再爬到那个最高的土坡上侦查地形。

“新生报名处,到底在哪里啊…”他暗自寻思着。

趁着主人公在土坡上熟悉环境,来说说穆远吧。

穆远属于那种娘胎里带出来能上晴湖的人。

从小到大,穆远朋友不多。一来是性格清冷孤独,二来是学习成绩好的没道理,一套组合拳形成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功效。他从不买参考书和习题册,也不参加课外辅导班。任凭身边的同学熬红眼睛通宵达旦的刷题,补课,穆远的书包里永远就只有一套教材和几张老师发的卷子。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出现在教室,心猿意马的听课。到了午休,他会在班上同学昏昏欲睡之际,随手翻翻他们散落在桌子上的练习册,然后五点放学准时回家,不见踪影。如同一个局外人,和班里的同学罕有交集。

每当考试放榜的时候,这个坐在最后一排瘦高男孩儿,狭长的眼睛忽闪着桀骜神采,像一个暴君,常年把持着年级第一的宝座,让人难以望其项背。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最疯狂的年代,课外辅导班大行其道。有门路认识重点中学名师的家长会得到其他家长的追捧。还有很多人,病急乱投医的给孩子买各种营养品。最有名的当属脑白金,此外还有很多昙花一现的一系列高考神药,不知道割了多少智商税,又成就了谁的第一桶金。

那时候,穆远同学的家长听说有一种叫做“红桃K”的营养品,据说能够迅速提高记忆力,一口气给自己的宝贝疙瘩买了6盒。一天午休,此君正在与大家边吃边聊,说到兴高采烈之际,突然一愣,拍案大骂道:“他奶奶的,又忘吃药了!”

全班哄然大笑,只有旁边的穆远用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自己,此君刚刚引起全体同学注意的那点兴奋好似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觉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此后到毕业也没有再和穆远说过话。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他偶然说起当年的感受,穆远已经完全不记得这档子事儿了。

穆远家里不宽裕,那年头东北下岗职工的家里都没有余粮。穆远第一次得了年级第一名,想吃个汉堡。母亲搂着穆远说给你下碗面条吧,卧两个鸡蛋,好不好呀。穆远看着妈妈,说好呀,我最喜欢吃面条了。

孩子的倔强往往超过大人的想象。同龄人还在比较谁的树叶梗子更结实的时候,他就摒离了少年心性。

穆远的父母不太喜欢参加儿子的家长会。年级第一的父母当然是很风光的事情,但是经常有其他的家长热情的拉着他们,询问是如何培养出这么个出色儿子的。穆远的父母寻思道,别说培养了,顿顿吃面条长了这么高个子就不容易了。可这没心没肺的大实话又有谁信呢。有时候他们实在为难的过不去,只好让穆远自己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学习经验。穆远真诚的和大家说,你们还是要先理解教材。

老穆有时候也担心,儿子与周遭的同龄人有点格格不入:即不爱看电视,也不怎么听歌,更不打游戏。穆远在闲暇时间,主要是抱着一本随手抓来的书,安静地思考,那本书在他的手里,像是个道具。思考什么呢,老穆搞不清楚,也不知道该怎么问。老穆明白自己什么忙都帮不上,就是心里面觉得亏欠孩子。

高考放榜了,穆远是全省第六名,晴湖大学招生办的老师给老穆详细介绍了各个系的专业优势,老穆基本上没听明白,最后还是穆远自己定了专业。通知书寄到学校那天,穆远把通知书领回来压放在书桌上,敞着门睡午觉去了。老穆蹑手蹑脚走进屋,打开信封,反复摸索着那个紫色边框的入学通知。儿子的鼾声轻微绵长,老穆好想抱抱穆远,思来想去,还是轻轻带上了房门。

出发去北京报道前一天晚上,母亲在厨房忙碌,爷俩在屋子里收拾东西,父子相对无言。等弄的差不多了,老穆感觉喉咙发紧,使劲咳嗽了两声,说:“到了北京,记得给我们来个电话。”

“嗯。”穆远轻声的答应着。

“今晚早点睡,明天我送你去火车站。”老穆说完,转身出门。

就在这时候,听见穆远低声说:“谢谢爸。”

老穆一愣,脚下的步子钉在原地,只听得穆远在身后说:“爸,我其实知道你心里是咋想的,你不要那么想。你们不亏欠我啥。咱们家,挺好的。”

老穆一把老泪喷涌而出。他不想失态,调整着呼吸,背着身喃喃念叨:“到了北京,别再那么要强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爸妈帮不上你什么忙,但我们也不拖你后腿。我和你妈没啥梦想,你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这样,一路奔波的穆远来到了晴湖大学。面对这个魂牵梦系的广阔天地,他心中有一种兴奋在蓬勃跳动。美中不足的是,这片天地的未知程度未免也太大了。校园地图上井然有序的道路被眼前高低起伏的土山挡得七零八落。

被这小小的困境激将起来,穆远十分钟内第三次爬上土坡瞭望地形。

在肖然的脑海中,穆远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一个戳立在土堆上的高个少年,身后的阳光照的他灰头土脸。

肖然在宿舍楼里热的不行,只好出来乱晃。他已经报过到了,但是还没有领新生物品。他记起来今天是领物品最后一天,就溜达着往外走。主干道上学生社团的宣传板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肖然东看看西瞅瞅,一路信步,转到十食堂的路口。阳光从厚重的树荫中镂出,斑驳的洒在他身上。

抬起头,肖然看到了那个灰头土脸的少年。

肖然起初也没在意,找了个自行车后座,悠哉的嘬着一袋冰镇酸梅汤。在这工夫里,他看到那个少年又反复两次出现在那个土坡上。等到穆远再站上土坡的时候,肖然鬼使神差的朝他招了招手。土坡上的穆远迟疑了片刻,尘土飞扬的冲到肖然面前。

肖然盯着这个拎着大包小裹的人,在面前堪堪刹住了脚步,挤出一个十分勉强的笑容:“同学,你叫我?”

“啊,那什么,你是在找新生报名处吗?”肖然问。

“我,是新生。我是在,找报名处…”穆远有些垂头丧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