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31章 国际观瞻

第31章 国际观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

4月28日,重庆

清晨,委员长刚刚起床,侍从急匆匆地送上最新战报。腊戍大捷——杜聿明的第五军、新22师、96师、200师,在腊戍围歼日军56师团主力,击毙数千人,日军溃败。

他放下战报,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战场上的国际影响力一直在下降,盟军的核心战略资源大多向欧洲战场倾斜,而此次腊戍大捷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好!好!杜聿明——不愧是我第五军的骄傲。”他喃喃道。

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杜聿明的一封电报,让委员长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杜聿明的电报措辞虽然依旧恭谨,但其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曼德勒无险可守,坚守只会导致全军被包围歼灭,必须放弃。

委员长的目光投向战区地图。曼德勒——英国殖民政府曾经的中心,缅甸最大的战略城市,国际观瞻所在。如果在腊戍大捷之后,中国军队就此放弃曼德勒,那将意味着中国军队放弃了对缅甸战场的主导权,战略主动权将再次落入英美之手。且日本人只需一路北进,就能顺势夺取整个缅北,而中国军队唯一的退路就是撤回云南,那这场远征就算彻底失败了。

何况,舆论压力难以承受——在刚刚赢下一场大捷的情况下,马上撤退,如何向国民交代?如何向华盛顿、伦敦交代?

然而,他也不是没有军事上的考量。杜聿明的分析并无错误,曼德勒确实是四面无遮的平原城,驻守的部队——新38师,兵力仅一万人,面对至少两万的日军第33师团,胜算渺茫。

军事上,曼德勒确实不值得死守。政治上,曼德勒绝对不能丢。

委员长闭上眼睛,沉思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先把这口气稳住——曼德勒可以放弃,但必须让新38师打出一场硬仗,才能体面撤退。另外,调驻扎在腾冲的宋希濂部,驰援腊戍。向罗卓英、林蔚、杜聿明、宋希濂发报 。”

——————————

致罗卓英(中国远征军总司令)

「罗总司令:

腊戍之捷,振奋人心,第五军将士浴血奋战,克竟全功,殊堪嘉慰。然战局仍未稳定,敌军主力尚未受挫,缅甸北部战略态势仍属紧迫,需深思后策,以全局为重。

曼德勒为缅甸中枢,英美关注至巨,国际观瞻所系,倘仓促撤退,恐有失大局。然我军兵力有限,固守亦非长久之计。现令新38师在曼德勒暂行坚守,以迟滞敌军进攻,为战局赢取调整之机。战局变化,须机动应对,不可死守,更不可轻弃。

此外,第33师团西线态势未明,英军战力有限,难予指望。我军需做好防备,确保滇缅公路畅通。请与各部协同策应,以全盘规划之。

务望审慎调度,勿误战机。」

“不可死守,更不可轻弃……”

罗卓英的脸色阴晴不定,其实刚收到细包出现敌军的情报时候,他是很惊慌的。但是杜聿明擅自指挥,虽然是基于委员长的命令,也挽救了败局,可是多少把他这个总司令架了起来。

他现在十分能够理解史迪威的心情。

曼德勒毕竟是首都,之前也构建了防御工事,为何不能守?他对通讯兵说,“向孙立人师长发报,据城而守,坚守至少一周为要。”

——————————

致杜聿明(中国远征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军军长)

「杜军长:

腊戍之胜,殊堪嘉慰。此次战役之成功,全赖将士勇战,亦赖汝统筹得当,深慰余心。

战局虽暂稳,然敌军未灭,北路仍危。我军主力虽占优势,然敌势汹汹,曼德勒乃缅甸重镇,英美尤为关注,国际观瞻所系,现令新38师暂驻曼德勒,以迟滞敌军进攻,待后续战局稳定,再择机转进。

余深悉战事艰难,亦知汝之忧虑,然战场非独存战术,亦需顾全国际大势。曼德勒不必死守,然亦不可无故轻弃。须打出声势,使敌军知难而退,方能保存实力,有序撤退。

另已令宋希濂部自腾冲东进,以策应腊戍战局。望汝慎审大局,统筹应对,既保战力,亦须兼顾全局。」

杜聿明脸上露出苦笑,他这位校长平衡术一向玩的厉害,话里话外,还是既要曼德勒,又要腊戍。还好,他还看得清战局的危险,所以又派了宋希濂部来支援。

“迟滞敌军,择机转进。”他念了念这句话,想了想,“告诉孙立人,留一小部守卫曼德勒即可,随时择机转进。”

恐怕曼德勒,要变成四行仓库那样,全军后退,四百壮士死守的战斗了。

营房之外,天色已然微亮,一抹微红的晨曦缓缓升起,映照在远方的山峦之上,将天地间的氤氲雾气染上一层淡淡的金色。晨风拂过营地,带起帐篷的帘幕微微摆动,哨兵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步枪在肩,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远山静默,晨曦微光透过云层,映出绵延不绝的滇缅公路,那条战火未曾平息的生命线,在层峦叠嶂间蜿蜒而去,通向仍未决出的未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