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师团的覆灭,虽然稍稍疏解了杜聿明心头的焦虑,但是守或者不守曼德勒的决策,政治上的压力,又向他袭来。
虽然,昨天他对新22师、96师的命令,几乎是事实上的放弃了曼德勒,但是情势所迫,他不得不那么做。现在战场稍定,他又想起来自己狠狠扇了罗卓英和史迪威巴掌的事情了。史迪威则一定不满他擅自调整部署,甚至可能向华盛顿告状,指责他违抗盟军命令。而罗卓英——他早已不抱希望,指望这个人做出任何正确的判断,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但是,他的想法是一样的,曼德勒不能打。
这座平原城市四面无遮,极难防守,且背靠日军主力,一旦坚守,后果只有一个——被日军以包围歼灭的方式彻底葬送在缅甸战场。腊戍之战让他看清了敌我的态势,中国军队需要保存实力,而不是为了盟军的面子牺牲一整支精锐部队。
“向委员长发报。”
电报员立刻进入状态,手持钢笔,等待他的指示。
他说,
「委员长钧鉴:
腊戍大捷,全赖委员长宥亥电及时决断,方使第五军得以调整部署,断敌锐势,终歼日军第56师团主力,毙敌五千,敌酋败走,战果殊堪告慰。然目下战局仍危机重重,日军在缅甸战场已投入第33师团、第55师团、第18师团及第56师团之余部,兵力已与我国守军持平,甚至有所超越。敌军主力犹在,且据缅南、缅中要地,随时可能再度北犯。
此次战役,若无委员长高瞻远瞩,迅令瓦城增援,吾军恐早已陷入腹背受敌之境,绝无今日之胜。然此役虽捷,吾军所部亦战损不轻,主力部队虽暂得喘息,然敌军后续之攻势恐难避免。
兹查曼德勒四面皆平,无地形可恃,孤军守之,势难持久。倘敌合兵北进,则我军有全军覆没之虞。拟遵委员长睿断,尽速定夺曼德勒去留。乞示。」
他停顿了一下,思索片刻,补充道:“倘仍坚守,务请速派援军;否则请示退守眉苗,调整兵力,以图后战。”
电报员迅速记录,飞快地编码,随后拿起电文复诵一遍,杜聿明确认无误后,才挥了挥手,让他尽快发出。
他走到巨幅地图上,开始盘算整个缅甸战场的形势。虽然围歼了几千人,但是只能说是堪堪稳住了防线,最关键的问题是,日军到底在缅甸投入了多少人?整个战场仿佛是一团迷雾,晦暗不明。
在同古、斯瓦、平满纳,已经遭遇了第33师团、第55师团,第18师团总计七万人,虽然与他们打得有来有回,双方都损失了一万人左右,但他知道,自己没有伤筋动骨,日本人也没有伤筋动骨。
如今光是在腊戍前沿,就已经歼灭了四千余人,而总的人数,应该在七千人左右。这个新出现的番号,56师团,不可能放七千人来“袭扰”。一个精锐的甲种师团,必然还有一万八千人左右在后侧行军。那么整个缅甸战场上已知的日军就达到了九万人左右。
而,计算中国军队的实力,只有第五军直属部队、新22师、新38师、200师可以按照与日军同等战力来计算,经过之前一个月的消耗,只剩三万人。而且孙立人部居于伊洛瓦底江以西,不可以计算在内。他们以两万人打七千人,保卫了腊戍,歼灭了四千日军,是一场实打实的胜利。但是如果日军继续北上,这两万人还能不能抵挡住日军的攻势?
第六军、第六十六军都是杂牌部队,战斗力就算半个第五军吧,最多最多,战场上的总共战力是三万人。
三万对九万……如果是防守战,也许还能僵持一下,但也僵持不了多久。
虽然现在他的三万人获得了腊戍的补给,可是毕竟日军也获得了仰光的补给、再加上旦夕可下的曼德勒的补给——难!难啊!
怎么看,日军都仍然占据上风。
曼德勒绝对不可以守。他下了决心。新38师也是他手下的宝贝,他立刻打电话给孙立人,要求他放弃阵地,立刻过江,向眉苗转进。
刚刚放下电话,通讯参谋快步走来:“司令,罗总司令要和您通话,已经接进来了。”
杜聿明深吸了一口气,接过电话,声音尽量平稳:“罗总司令,您找我?”
电话那头,罗卓英的声音听不出情绪,似乎带着几分客套:“光亭,恭喜你打出了一场腊戍大捷,真是漂亮的一仗!委员长也很高兴,说你指挥得当,让远征军扬眉吐气。”
杜聿明谦虚了几句,他知道,客套话之后,才是重点。果然,罗卓英话锋一转,声音略微提高了几分:“不过,曼德勒是缅甸首都,是国际观瞻所系,若此时放弃,恐影响我国在盟军中的地位。我考虑后,决定让新38师坚守曼德勒至少一周,等我军整体态势稳定后,再行转进。”
杜聿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早已料到罗卓英会施加压力,但没想到,对方竟然要强行要求新38师在曼德勒“坚守一周”。
他强忍住挂电话的冲动,他已经把史迪威吵得要辞职,并不想再吵得罗卓英也要辞职。他本质上还是一个不愿意与人起冲突的老好人。跋扈的名声,对他也有害无益。
他努力让自己的语气保持平稳:“罗总司令,曼德勒不能守,这是军事上的问题,不是国际面子的问题。城四面无遮,地势平坦,无险可依,一旦日军全力进攻,新38师将无路可退。何况战场上已经出现了第33、55、18、56四个日本师团,如果他们全力攻击新38师,马上孙立人就要被吃掉,如果他们全力攻击腊戍,腊戍也十分危急。本来我军的兵力就已经捉襟见肘,实在不能再分兵了!”
罗卓英的声音仍然不紧不慢:“光亭,你想得太悲观了。第33师团虽然在,但主要驻扎西路,未必会前往腊戍;第55师团已经残破,不堪一战;第18师团虽完整,但必然要分兵占领沿途城镇,兵力有限;至于第56师团,已经被你歼灭,余部不过万人,不足为虑。如此一来,敌军主力尚未完全形成,我军的压力并不如你想象的那般巨大。”
杜聿明感觉头上的血管突突直跳,他深吸了一口气:“罗总司令,您的情报恐怕和实际战况有偏差。我再说一遍,第33师团确实在西路,但英军根本挡不住他们,新38师是唯一可以对抗他们的部队。如果让新38师留在曼德勒,第33师团会轻松突破英军防线,直插眉苗,切断我们的退路。”
罗卓英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像是没听进去。
杜聿明的声音更加低沉:“再说中路,此前我军已经放弃平满纳,第18师团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没有中国军队的袭扰,他们的主力不会受到影响。就算分兵,也不过是派遣少数部队,至多一个中队,占领城市。至于第56师团,我可以肯定,他们的增援部队已经在途中,随时可能北上。”
罗卓英沉默了一瞬,随即淡淡道:“委员长也考虑到了曼德勒的局势,才让我让你指挥作战,但他的意思是,曼德勒至少要坚守一周,以维护中国军队的国际形象。”
杜聿明握紧电话,脸色铁青。他的理智告诉他,自己不能在电话里直接顶撞罗卓英,否则只会把战场上的争论变成重庆政争的一部分。
他冷冷地说道:“罗总司令,我会尽力配合委员长的指示,但新38师必须尽快做好撤退准备,否则一旦日军大举进攻,我们可能连一天都守不住。”
罗卓英似乎察觉到他的怒意,语气仍然平淡:“我会考虑。”随后,罗卓英挂断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