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放弃平满纳
1942年4月18日,平满纳指挥部
雨季的前兆已经显现,平满纳的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而沉闷的气息,四月的缅甸气候愈发炎热,仿佛整个战场都被焖在一口即将沸腾的锅里。
会议室里,气氛比天气更加压抑。
林安坐在杜聿明的身旁,紧握手中的钢笔,眼神在地图和作战命令之间游移,耳边是电话里断断续续传来的电讯声。
电话那头,史迪威的声音冷硬、坚定,毫不留情地宣布: “放弃平满纳会战,改守梅克提拉、敏扬防线,准备曼德勒会战。”
“让六十六军刘师固守瓦城,提前占领敏扬、棠沙,对西南方向实施警戒。”
“让六十六军孙师前方两团逐次阻敌,在乔克巴当会合,节节抵抗。”
“让第五军抽调200师回占梅克提拉、瓢背之线,掩护主力转进。”
“让九十六师在平满纳正面坚决抵抗。”
“以棠吉为后方,在梅克提拉、他希侧击北犯日军。”
命令一个接一个,冷静而决绝。
杜聿明脸色阴沉,他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死死盯着眼前的地图,指节隐隐泛白。他听着电话里史迪威的声音,脸上的神色越来越冷,直到最后,他终于按捺不住,笑了一声。
“将整个第五军和六十六军(欠一师)铺开三百公里的战线?”他的声音带着隐忍的怒火,“史长官,您这是要我们不战而败?”
电话另一端沉默了一瞬,而后史迪威的声音变得更加不耐: “杜,你应该明白,这不是我的决定,而是最现实的战术调整。”
杜聿明冷冷道: “现实?史长官,这种部署,既不能攻,也不能守,我们的部队将被敌人各个击破!”
他的手在地图上重重一点,声音提高了几分: “你们英军已经退到仁安羌,罗衣考的暂五十五师也失去了联系,棠吉告急!你们把我们摊开在三百公里的战线是为了什么?给敌人逐个吃掉吗?”
林安屏住呼吸,手中的笔尖停滞在纸上,她从未见过杜聿明如此愤怒。
电话那头的史迪威冷冷道: “这条防线能够确保部队逐步转进,减少损失。”
杜聿明嗤笑了一声: “减少损失?难道不是增加损失?若要战,就在平满纳打下去;若要退,就退守棠吉、梅苗,我不同意这种分散兵力的打法!”
电话线里传来轻微的杂音,仿佛是有人在压低声音交谈,随后,一个沉稳的声音接过了话筒。
“光亭,我是罗卓英。”,罗卓英,这位新到任的远征军总司令,此刻的语气仍旧平静,但语气里透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命令已经下达,执行。”
杜聿明脸上的肌肉绷紧,眼中的怒火几乎要烧起来。
林安屏住了呼吸,她知道,此刻的杜聿明绝不愿意服从这个命令。但她也明白,罗卓英和史迪威的联合态度,意味着没有回旋的余地。
电话里传来罗卓英更加低沉的声音: “光亭,你要记住,军人服从命令。”
杜聿明沉默了一瞬,猛然抬手看了一眼手表——时针指向凌晨三点五十。
再拖十分钟,各部队便要开始执行平满纳会战的命令,如果再不做决定,战局就会陷入更大的被动。
战场上,任何一秒钟的犹豫,都会换来无数士兵的性命。
他深吸了一口气,最终缓缓开口,语气低沉: “……我接受命令。”
他放下电话,对参谋部下达了新的指令: “放弃平满纳会战,全军转进。”
林安手中的钢笔落在纸上,写下了最后的战术调整。
会议室内,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空气沉重得令人窒息。
半分钟后,杜聿明猛地站起身,一脚踢翻了身旁的军椅,椅子重重地撞在墙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所有参谋都僵在原地,谁也不敢说话。
杜聿明并没有在司令部久留,在下达放弃会战的命令后,立刻带着随员马不停蹄赶赴瓢背。他知道,撤退已成定局,但未来的方向仍然需要争取。
林安作为随行,再次坐上了那辆尘土飞扬的吉普车,紧紧抱着自己的速记本,望着窗外连绵的丘陵和零星的村庄,心里翻涌着复杂的思绪。
——他们已经失去了平满纳,但接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