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吉、梅苗,是整个北缅的命脉。如果再失去这两个战略据点,那腊戍乃至整个滇缅公路的安全就彻底没有保障。
“快到了。”驾驶员低声提醒。
林安转头看向身旁的杜聿明。车内颠簸得厉害,可他却稳稳地坐在那里,眉头紧锁,目光沉稳如山,仿佛已经在脑海中推演了无数遍接下来的谈判。
他不是在为自己争取,而是在为第五军,甚至整个远征军争取最后的主动权。
瓢背的司令部是一座简陋的营房,门口站岗的士兵看到杜聿明,立刻敬礼,快步引他们入内。屋内灯光昏黄,气氛沉闷,几名参谋在低声交谈,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汗水混杂的气味。
会议室里,罗卓英坐在主座上,手里握着一支烟,眉头紧锁。旁边,史迪威面无表情地翻阅着战报,亚历山大和胡敦则在另一侧轻声交谈,目光时不时扫向地图。
杜聿明一进屋,所有人的目光立刻落在他身上。
“光亭,你来了。”罗卓英抬起头,语气带着一丝疲惫。
杜聿明立刻走上前,立正敬礼:“罗长官,我必须就接下来的战局,向您陈述我的意见。”
“请讲。”罗卓英示意他继续。
杜聿明没有坐下,而是直接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所有人,语气沉稳而坚定。
“平满纳已经放弃,东西两路吃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立即调整作战计划。”
他伸手在地图上点了两下,指着腊戍南侧的两个关键点:
“棠吉,梅苗——这两个地方,是我们最后的屏障。如果我们在这里失败,腊戍的门户将彻底打开,日军将长驱直入,滇缅公路也将彻底断绝。”
罗卓英微微皱眉,缓缓点头,示意他继续。
杜聿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既然我们已经放弃了平满纳战场,那就不该再仓促投入无准备的曼德勒会战。”
“我们的部队已经历经苦战,若再贸然在曼德勒布防,不仅无法有效组织防御,反而会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遭到日军正面突击。”
他手指轻轻敲了敲地图上的曼德勒位置: “这里不是我们该打的战场,我们应该集中兵力,守住棠吉和梅苗。”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在思考杜聿明的建议。
史迪威抬起头,冷冷地看着杜聿明,语气中带着些许质疑: “杜,曼德勒是英军和中国军队最后的合流点,我们不能放弃。”
杜聿明毫不退缩: “史迪威长官,我不是说放弃曼德勒,而是说——如果棠吉、梅苗不守住,我们连去曼德勒的机会都没有。”
“日军的第十八师团已经在平满纳战场露面,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东侧的棠吉,而非仁安羌。如果他们控制棠吉,他们就能切断滇缅公路,并从东侧包抄我们的部队。”
“我们必须在棠吉、梅苗布防,确保我们的主力不会被截断。”
他停顿了一下,转向罗卓英,语气郑重: “罗总司令,我请求您重新评估当前战局,优先确保棠吉和梅苗的安全。”
罗卓英看着地图,眉头紧皱,沉思不语。
他并非不明白杜聿明的分析——事实上,他也深知,曼德勒的战役如果没有充分准备,根本无法打赢。
但另一方面,放弃曼德勒,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与英军合流的最后希望。这是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
他低声问道: “如果我们守棠吉、梅苗,英军怎么办?”
亚历山大和胡敦也抬起头,静静地看着他们,等待答案。
杜聿明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英军正在撤退,我们必须确保他们能够顺利撤到安全地带——但我们不能为了英军,牺牲整个第五军,甚至整个远征军。”
史迪威脸色微变,正要开口,罗卓英却忽然抬手,示意所有人安静。
他缓缓吐出一口气,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沉思良久,最终缓缓点头: “你的意见,我会考虑。”
杜聿明心中微微一松,但表面仍然保持冷静,立正敬礼: “谢谢罗长官。”
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谁都没有再开口。
林安坐在一旁,紧紧攥着手中的笔,心跳微微加快。
她知道,杜聿明虽然还没有完全改变战局,但至少,他已经为第五军争取到了喘息的机会。
——接下来,就看罗卓英的最终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