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次会议,讨论的还是战略方向、兵力调动、英美中各方的协作,她还能勉强应付。但今天的会议,涉及战术布置、炮火支援、预备队调配,她已经有些招架不住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她迟早会在战场指挥会议上拖后腿,而这可不是光丢脸的问题,翻译错误,可能会造成战术执行上的偏差,最终影响整个战局。
她的指尖捏紧笔记本,心底浮起一股不安。
散会后,参谋们纷纷收拾资料,英军军官们用着低沉的语调交谈着,史迪威与杜聿明握了握手,脸上是外交辞令式的微笑,而杜聿明则依旧带着他惯常的沉稳,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林安犹豫了一下,趁着杜聿明没有新指示,便悄悄走向尹副官。他正整理桌上的文件,看到她凑过来,随口问道:“怎么了,小林?”
林安压低声音:“咱们有没有什么英文的军事书籍?我想熟悉一些战术术语。”
尹副官愣了一下,摘下帽子挠了挠头:“这事我可不知道,咱们部里还真没几本英文书……不过,你可以去问问廖耀湘师长。他是留过洋的军官,在法国圣西尔军校学过战术,手头说不定有点东西。”
林安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把这个信息记在心里。
—
夜晚的军营一片寂静,除了哨兵偶尔传来的口令声,整个腊戍似乎都沉浸在战前的沉闷气氛中。林安站在新22师的军部外,深吸了一口气,调整好仪态,才向门口的卫兵递上自己的证件。
“我是第五军军部的翻译,想请见廖耀湘师长。”
卫兵接过证件,扫了一眼,显然知道她的身份,态度客气地说道:“请稍等,我去通报。”
过了片刻,门被推开,一个警卫走出来,对她点点头:“师长让你进去。”
一推门,室内的陈设比她想象中简单得多,没有满墙的作战地图,也没有堆积如山的公文,倒是书架上塞满了各种军事书籍。桌上放着几本厚重的西文战术书,角落里还堆着几张手绘的地图,显然是刚批注过的,上面写满了批注,笔迹遒劲有力。
书桌后,一个身材魁梧的男人正低头翻阅资料,台灯的光打在他的脸上。林安一眼就看到他鼻梁上架着的金丝眼镜,镜片后那双眼睛精明而锐利,透着沉稳的气势。他穿着一件合身的毛衣,袖口微微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整个人不算高大,但肩膀极宽,给人一种压迫感。
这就是廖耀湘。
她在门口站定,刚准备敬礼,他已经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没有丝毫上级对下级的威压,甚至带着点淡淡的和善。他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语气低沉而有力,带着浓重的湖南口音:“第五军的翻译?坐吧。”
林安立刻坐下,挺直腰背,声音干脆利落:“师长,我是第五军军部的翻译,主要负责杜副总司令的随行翻译,经常出席与史迪威、英军等长官的会议。但我自觉战术和战役层面的术语掌握不够,影响了翻译质量。尹副官告诉我,您留过洋,熟悉西方的军事理论,所以我特意来请教。”
廖耀湘把手里的铅笔随手一搁,推了推眼镜,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了一瞬,似笑非笑地道:“哦?你是第一个因为翻译不够好,专门跑来学战术的。”
林安笑了笑:“毕竟史迪威他们说话快,有时候临场反应跟不上。军事术语又复杂,翻译错了,万一害得长官们理解出问题,那就闯大祸了。”
廖耀湘轻轻“嗯”了一声,似乎觉得有道理。他随手翻了翻桌上的一本书,目光落在一处,抬眼看她:“那行,我考考你。‘梯次防御’怎么翻?”
林安心里一紧,立刻答道:“Defense in Depth,指的是纵深布防,以多层防线消耗敌军,确保即便前线失守,后方仍有组织化抵抗。”
廖耀湘微微点头,像是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语气依旧平静:“‘战术撤退’呢?”
“Tactical Withdrawal,是指在战术层面主动、有组织地撤退,以保存兵力,避免无谓伤亡,而不是溃退。”
“不错。”廖耀湘点了点头,把书往桌上一搁,笑了,“看来你不是随便来‘借书’的。”
林安松了一口气,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没在第一道问题上丢脸。她鼓起勇气试探道:“那师长,有没有什么相关的英文书籍,能让我借阅学习?”
廖耀湘没说话,直接起身走到书架前,随手抽了两本书出来,放到她面前。
“这两本你先看,看完了再来问。”
林安赶紧接过书,感觉手里的分量沉甸甸的,心里一阵惊喜:“谢谢师长!”
廖耀湘摆摆手,语气淡淡的,倒没有什么架子:“愿意学是好事。咱们远征军和英美打交道,翻译的作用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