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儿童福利院本就在区镇偏隅,离这个公交车站很近,步行大约三分钟便到了。
跟远近的建筑物不同,东川儿童福利院拥有一个大院落,几座低矮的楼房,自成一体。没有市中心各种大厦的高大堂皇,胜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各建筑物错落有致,外墙是马赛克,属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流行的风格,给人一种整洁干练的感觉。
院内有几株银杏树,长得比楼房还高,树叶被秋风轻拂了金黄,又掉到院落,漫散铺了一地,在阳光下闪耀温暖的光。
……
不出意外,秦澈跟陈曦和又分到同一组,在别人眼里,他俩的确非常合衬。
义工组织和福利院属于非盈利性质,不夹杂利益,人际关系简单,有陈曦和的地方,气氛更是显得格外融洽,每个人都心情愉悦。
秦澈是第二次参加福利院的义工活动,没有第一次那般手忙脚乱,很多事情处理起来都得心应手。
他带着“任务”而来,要跟福利院的职工拉近距离,陈曦和自带无限亲和力的光环,恰如其分地给他“助攻”。
于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两个义工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再加上出类拔萃的气质和外表,任谁跟他们一起都会觉得,看着就赏心悦目。
米姐也这么觉着。
米姐是福利院专职护工,一个看起来年纪约莫三十岁的漂亮阿姨,带着他们这一组义工熟悉东川儿童福利院。
她第一眼看见两人便顿觉眼前一亮,接触下来才发现,内在的心灵善美远比外在打动人心。
十六七岁的少年,朴质如璞玉。
认识了一段时间,米姐的话也多了起来。
“你们也才十多岁孩子,便懂得照顾别人了,我替这里的孩子们谢谢你们。”
秦澈:“照顾小孩的工作繁复又劳心,我们或许只是一时心热,米姐却当成自己的使命,米姐比我大不了多少,娴熟又耐心,才是真正的蕙质兰心。”
相由心生,善良平和的人更显年轻,米姐外表年龄明显比真实年龄小,秦澈的话并不算违心。
米姐笑了:“比你大不了多少?怎么可能!”
“嗯……”秦澈又认真上下打量了米姐,掂量片刻后说,“我猜米姐大概二十五?”
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就算化妆得再完美,也总会在言谈举止及各细节部位透出真实,以秦澈敏锐的观察力,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但无伤大雅的善意谎言,是生活必不可少的润滑剂,秦澈在这方面向来不吝给予。
陈羲和在一旁呵呵笑着,也不说话。
“再加一轮还差不多。”米姐开怀笑,“我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大的那个都十多岁了。”
“真看不出来。”秦澈略作惊讶。
“不过……”米姐又补了句,“明知是恭维的话,听着还是开心,我喜欢。”
米姐是个性格爽朗的人,一旦开了话题,很快便熟络起来。
当得知两人就读的学校后,米姐心中震惊不已,优秀的人从来不会无缘无故优秀,他们在无声无息中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她请教了小孩读书方面的事,连眼神都变成爱慕。
不一会儿,陈羲和被小朋友们拉到一边玩去了,就剩下秦澈和米姐。
秦澈带着目的而来,有意要了解潘小婷的身世,但他大概能猜到,想从米姐这里获得关键信息恐怕不太可能,毕竟十七八年前的事,米姐那会儿多半还不在儿童福利院。
秦澈问:“米姐,我发现福利院的建筑物外墙贴的是马赛克,应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风格,这间福利院也有不少历史了吧?”
米姐:“我来福利院不过十年,更早的事迹都是听前辈们说的,听说福利院建于三十年前,这样算来是有些年份了。”
果然猜得没错,十七八年前米姐并不在福利院。而且她的表述中还有一个信息也与秦澈的推测有些误差。
秦澈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但他很快恢复如常:“我在学校校刊上约了稿,要写一篇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方面的文章,我想着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咱们儿童福利院的历史,可能需要采访一下资历较深的前辈,不知道找谁更合适?”
“要说老资格,当属我们院长兰姨。”米姐不带一丝迟疑,“她在福利院建立之初就已经在了,我们都是她一手教出来的。如今临近退休,还是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秦澈想了想,是有这么个老太太,慈眉善目,义工组织刚到的时候她还出来迎接来着。
“这里的每一个小孩都是她的孩子,随便说出一个她都可以如数家珍。甚至包括很早以前就离开了福利院的那些孩子们。”
秦澈心中动了一下,这些信息当真是送到了心坎上,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那一会儿中午空闲时间我能去找兰姨聊几句吗?”
米姐笑:“肯定没问题啊,你们这么漂亮的可人儿,兰姨见到一定会很开心的。”
“兰姨平时都有什么喜好、忌讳?我先了解了解好说得上话。”
“小小年纪,你怎么也一副老气横秋的调调?”米姐话中略带遗憾,好好一块璞玉还要被社会沾染该多可惜。
秦澈自己何尝不知道是遗憾,然而那纯白如纸的人物终究只存在于虚幻中。现实有多么不堪,世人皆知。
况且,真要在现实中蹦出一个这样的人来,大家反而会觉得不自在,也只会说他矫揉造作。
遗憾归遗憾,米姐也只是嘴上说说,说完就忘。
“不用担心,兰姨平易近人很好说话的。嗯,喜好的话……”米姐想了想,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说:“要说到喜好,兰姨平时喜欢音乐。”
“音乐?”
“准确来说,是兰姨的一个心心念念的愿想吧。”
米姐今天的遗憾似乎特别多,多到要尽数说出来方才痛快。
东川儿童福利院有一台钢琴。听说这台钢琴福利院十几年前就有了,东川福利院也是当时少数几个有钢琴的福利院。
兰姨一直希望能有人给小孩子们上上钢琴音乐课。不过很遗憾,那台钢琴大部分时间都闲置在那里,成了摆设。
前几年来了一个护工,会弹钢琴,兰姨很高兴,特意安排她教小孩音乐,带给小孩子们来不少欢乐,可惜去年那个护工一家搬迁到另一个城市去了。
“于是,那台钢琴再次闲置下来,也成了兰姨的一件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