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头上带着帷帽,透过一层白纱,只能隐隐约约看见一个面部轮廓,看不清具体面貌。
但是只是这样隐约一眼,便可知这位郎君一定俊美异常。
季慈音紧紧地盯着他,长眉不自觉地拧起,感觉此人有几分眼熟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
“应该是雎阳公主的新面首吧。”
司马洛随意猜测。
此言引得季慈音侧目,她知道雎阳公主和驸马感情不和,早已驸马分居多年,却不知晓雎阳公主私下竟然还会有蓄养面首的喜好。
“你刚来京城不知道也正常。”司马洛解释道,“雎阳公主在府中蓄养了一群面首供她取乐,也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自古女子便要遵循三从四德,可是司马洛却对雎阳公主的行为并无贬低,一旁的永乐公主和卢宁儿也是习以为常的样子。
“怎么?你可是觉得雎阳公主不守女德,没有女子的贞静之美?”
司马洛见季慈音一副惊讶的模样,挑眉问道。
季慈音摇摇头,用帕子掩住半张脸,声音轻柔:“我只是不知道我们女子真的可以这样活。”
她似乎是说给司马洛听的,又似乎是说给自己听的。
卢宁儿撑着脑袋,露出一截雪白的胳膊,手腕上系着一根彩丝。
“我早就知道,鸾儿虽然外表柔弱,但和咱们却是一路人。”
卢宁儿笑嘻嘻的道:“不管旁人怎么想,我卢幼节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她这话惊世骇俗,若是放到外头去,恐怕要被那些古板的老夫子用唾沫淹死。
“京城人杰地灵,诚不欺我。”季慈音执起卢宁儿的手,如遇知己,“宁儿此话,深得我心。”
“好了,咱们出去逛逛吧。”
永乐公主收回看向窗外的视线,提议道。
今日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各家各户门前皆悬挂艾人,祈祷驱邪消灾。街道上熙熙攘攘,许多人家在今日出游,一起度过端午佳节。
“这位娘子,要不要买条彩丝送给家人啊。”
一位摊主叫住一脸新奇的永乐公主,朝她兜售摊位上的彩丝。
“这是什么?”
永乐公主拿起一根彩丝,贴在季慈音耳边,小声地问道。
“这叫长命缕,端午的时候会佩戴在手腕上,意味消灾避难。”
季慈音一边回答,一边露出早上季婉给她系上的彩丝。
永乐公主面露新奇,拿着彩丝在手上比划:“我以前在宫里,从未听闻过这样的习俗。”
她突然牵起司马洛的手,将手上的彩丝系在司马洛的手腕上,笑着说道:“老天保佑鹄儿无病无灾,长命百岁。”
司马洛一时没反应过来,只好抿着唇,任由永乐公主动作,申请有所动容。
永乐公主大手一挥,让琥珀把这些彩丝全都包起来,带回宫里。
“咱们去看看首饰吧。”
卢宁儿指着一家首饰铺子说道。
季慈音几人甫一走进铺子内,一阵香风扑面而来。迎面走来的正是一位明媚的美人——雎阳公主。
雎阳公主正挽着那位郎君,笑着说话,神情愉悦。
季慈音等人向她问好,雎阳公主微微颔首,同她们寒暄了几句便告辞了。
两人经过季慈音时,一阵风吹来,除去雎阳公主身上的香味,季慈音还闻到了一丝浅淡的佛香,是极其罕见的宗关香。
她的眼瞳瞬间瞪大,不可置信地转过头望向那位郎君的背影,似乎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测。
“鸾儿,快进来啊。”
卢宁儿回头,看见季慈音愣在原地,连忙唤道。
闻言,季慈音只能将心中的猜测放到脑后,连忙进去了。
四人一层一层地逛上去,最终停在了顶楼的一个首饰前,驻足欣赏。
这是一串紫檀佛珠,做工精美,看上去颜色润泽,看上去像是用紫檀中的极品小叶紫檀制成的。
“这是大叶紫檀制成的持珠,极其罕见,佩戴时还有宁心静气地功效。”
一位女娘子走过来,笑容满面地向她们介绍这串佛珠。
闻言,司马洛脱口而出:“不是用小叶紫檀做的啊。”
她的神情有些失落。
当今太后信奉佛教,司马洛一直想为皇祖母寻一串小叶紫檀佛珠,以表孝心。
“娘子说笑了,小叶紫檀六百年方能成材,怎么可能放在这里售卖呢。这位娘子不妨看看其他佛珠,说不定有合心意的。”
等到她们离开店铺,永乐公主才开口道:“我听说去年的贡品中,就有一串小叶紫檀佛珠,不如我替你去向父皇讨来。”
司马洛叹了一口气:“我早就问过了,陛下已经赏赐给雎阳公主了。”
既然如此,此事只能作罢。
季慈音在一旁听她们说话,脑中突然灵光一现,藏在犄角旮旯里的记忆浮现在脑海中。
她突然问道:“就没有第二串小叶紫檀佛珠吗?”
司马洛摇了摇头,说道:“小叶紫檀本就难得,要制成佛珠更是要选用小叶紫檀中的极品。”
“我派人四处寻访,也没有找到第二串。”
季慈音拧眉,脑海中的各种细节纷至沓来。
她想起在神龙寺拜见雪真法师时,他手上拿的那串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