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在兰若苑,等候雎阳公主梳妆的时刻。
想起雎阳公主独有的宗关香。
想起种种被她忽略的细节,都指向一个惊人的真相。
她的目光扫过卢宁儿三人,她们的脸上无知无觉,笑着谈天说地。
季慈音突然发觉雎阳公主好像已经走到了悬崖边缘,她和那人的私情若是被揭露,恐怕会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
但对此知情的她,却只能够一言不发,默默地为雎阳公主祈祷。
晌午已近,永乐公主和司马洛还要刚回去参加宫中的端午宴会。
临走之前,永乐公主拉着季慈音的手,悄悄地道:“鸾儿,明天来我的公主府,有个人很想见你。”
说完,永乐公主朝季慈音眨眨眼,眼神戏谑。
季慈音原本还没有反应过来,但是永乐公主打趣的口吻,她顿时就明白了此话的深意。
*
翌日,季慈音早早就起来梳妆了。
她纠结了好久衣服的颜色,最终还是选了一件湖蓝色的长裙。
待到梳妆完毕,清风直接看直了眼:“娘子真的是天仙下凡。”
“你又在闹我。”
季慈音轻点清风的额头,略有些羞涩。
清风囔囔道:“我是说真的。娘子从宫里回来后,不像以前一样忧心忡忡的样子了。”
“每天都在笑,气色当然越来越好,容光焕发啦。”
季慈音一愣,仔细端详铜镜里的自己,喃喃道:“真的吗?”
清风作发誓状:“千真万确!”
季慈音微微一笑,起身出门了。
永乐公主的公主府位于兴道坊内,靠近皇城,占地极为辽阔,比寻常的亲王府都还要大上一倍不止,可见永乐公主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翡翠早已站在公主府门口等候,看见顺国公府的马车,连忙上前迎接季慈音。
季慈音一下车,就看到朱红大门旁立着一面巨大的鼓,显然是昨日永乐公主所说的登闻鼓。
“公主此时就在水榭之中。”翡翠将季慈音带到府内的一处水榭旁,“奴婢告退了。”
“公主有令,只允许季娘子进去。”
明月和清风正欲跟随季慈音走过去,却被两侧的侍女拦住了。
“娘子……”
明月担忧地看着季慈音。
“无事的,你和清风在此处等我吧。”
季慈音露出一个安心的笑容,对明月说道。
永乐公主独自坐在水榭之中,身边没有任何侍女在旁边。她穿着一身鹅黄色的宫裙,头上斜插两把小梳篦,正趴在石桌上写字。
“你来啦。”
永乐公主见到季慈音到了,伸手示意她坐下。
“你在干什么呢?”
季慈音看永乐公主专心致志的样子,开口问道。
“我在写呈给父皇的奏章。”
大晋律法明确写出,大晋公主具有议论朝政的权力。
但是自开国以来,就被视作一项虚权,从未有公主行使过此项权力。
“我跟父皇说了昨天碰到的事,想让父皇把登闻鼓的制度完善成熟。”
永乐公主皱眉,“但是父皇说此事交给我负责,让我回去好好想一想怎么做。”
季慈音仔细读了一下永乐公主写的奏章,发现她写的措施大多都是空中楼阁,并无依据可循,不能使人心服口服。
“公主不妨翻阅古书,引前人的观点作为依据,也更加使人信服。”
季慈音沉吟片刻,开口提出自己的观点。
她寥寥数语,却令永乐公主醍醐灌顶。
她立刻就跳起来,丢下一句话转身就跑了:“我马上回来。”
季慈音看着永乐公主干劲十足的样子,微微一笑,便在亭中一边等候,一边观赏水景。
湖面渺渺茫茫,一望无际,一直延伸到天边,与天空融为一体,正是诗中所说的“水天相接”之景。
正当季慈音倚栏远眺之时,湖面突然出现一叶扁舟,孤零零地在水中飘荡。
随着小舟越来越近,最终停在了水榭旁。
季慈音紧紧地盯着在了船仓,似乎想要一探究竟。
下一刻,一位少年就弯腰从里面钻了出来。
他着一身白衣宽袖长袍,内衬露出一点朱红,为他眼角眉梢添了一抹艳丽之色。
腰间分别佩戴着莲花玉佩和墨玉龙纹玉佩,走动间两枚玉佩轻轻碰撞,发出悦耳的声音。
不必抬头,季慈音已经知道他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