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镇过的糖水里漂着白花花的糯米圆子和鸡蛋花,醪糟的酒香,糯米的甜软,很大程度上解了红油的辣味,清爽无比。
吃饱喝足,两人走在沿河的小路上。忽然,河堤边上响起铜锣声,接着人头攒动。
“来来来,宋知府出题作诗啦,若有才能者,皆可一试,受采纳者重重有赏。”
沈时节转头看了眼林尘渊。
“想去就去,自己争取。”
“师父真好。”话还没说完,沈时节便猴似的奔了过去。
沈时节挤进人群,一位身着华丽衣装的人站在一张红纸榜边,正在想着什么。
红纸题字,一个龙飞凤舞的“芭蕉”和“醉”字翩然纸上,此字一出,满座才子皆陷入苦思。
好一会儿,一个身着青衣的男子站了出来,他将展于胸前的纸扇收起,摇头晃脑地吟诵起诗来。
“昨夜听雨打芭蕉,红炉煮酒佳人醉。闲来对弈无人寐,半是惆怅半是醉。”
众人皆道:“好诗!好诗!”只有那知府脸上未见满意的笑容。
沈时节高高举起他的手,笑脸盈盈道:“我来我来。”
“雨打芭蕉醉芙蓉,笑容暖脂玉苍穹。乘舟兴起遥相对,何处相思何处愁?”
此诗一出,现场立刻陷入议论热烈的吹捧,就连那知府也微微露出满意的笑容。
接下来也陆陆续续有人作答,却没有一人再受到如此赞扬。
第二轮,题字“江月”,这轮和上一轮不同,这次只要求作答一句,却要求有景有情。
一名女子大胆起身,微施一礼,“幻梦江月夜,如痴照今人。”
沈时节再次起身,他还是自信答道:“清风江月离人境,垂丝白发不相思。”
满座皆喜,无人不惊,可有一人突然打断欢声。
沈时节回头看去,是林尘渊。
“此处江月彼处人,松涛卷帘照离愁。”他如此说道。
此时无声胜有声,毫无疑问,林尘渊的诗更胜一筹。
华灯初上,人流渐散,林尘渊和沈时节在宋知府的带领下进到临川宋府。
“二位才子文采熠熠,令宋某实是佩服,如今夜深,还望二位在此处暂歇,宋某承诺的奖赏明早就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