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倬到燕京城郊时天才黑了一点,他早就知晓家主在燕京另置了一处宅院,却一直没有去看看。
一是燕京之前的百里府就足够他使用了。
二是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与必要特意来看一座宅子。
今日若不是因柳策之事,怕是他也不会来这个地方。
“四哥?”
柳策正准备回趟城内的百里府,毕竟要去蜀中这件事还是需要与四哥有个知会的,没想到还没等他前去,四哥就已经找上了门。
小武小心翼翼的给自家四爷上了茶,看着四爷黑的不能再黑的脸色默默在心里念了句,六爷自求多福,逃似的退了下去。
“我明天就跟家主去信,你准备启程回雀城。”百里倬仿佛不是商量一般不容柳策反驳。
“四哥说笑了,子眉自有分寸,不会让四哥在长姐面前为难。”
“青城郡是什么地方!你去不是羊..自讨没趣么!”
“四哥,这许多年过去了,阜宁郡王明哲保身,苟且偷生,子眉却想问问他当初为何执意将许国公府女眷宗谱除名,否则长姐如今也不至于落得无法脱身的境况。”
“无论如何,蜀中太过凶险,你就说破天来也不许去。”
“若我执意要去呢?”
“日后就不必再唤我四哥!”
两人终究不欢而散。
三更已过。
明相府后院依旧灯火通明,这是很常见的情况,但明相依旧未曾就寝,却是不常见的了。
烛火点映下的朱红饰布,衬得整个房里都是昏暗的感觉,正如眼下四人心中的乌云一般。
明相正坐高处,似是在闭目养神,听着堂下众人的争执。
“公子此言差异,阜宁府如今虽已没落,但军中仍有旧部尚存,这些年若不是离鹏与已然声名狼藉,又有元正公子存在,公子怕没这么快收复军方吧?”明相府内第一谋士、首席西翁于晋云忍不住反驳坐在自己对面的明相府大公子、太尉明奕。
“先生息怒,安纨只是想着阜宁府距青城郡不远,可以清阜宁府为赈灾先行开路,争取时间弱化影响。”明奕小心的看看了自己父亲仔细的开口道。
在明相府中,父亲爱才不问出身,他这个大公子的地位可比不上这位跟自己年龄相仿的于师爷,若不是自己军方加持怕早就不知道被打发到什么闲散的地方去了。
“青城地动如此天灾燕京竟没有任何人察觉,许楷石同时被人刺杀,太过巧合了。”于晋云敲了敲手里的竹简,眼波微抬望向明相:“这也是相爷为何要推荐恭王世子前去的原因吧。”
明相眯了眯眼睛,点了点头。
明奕不甚明白,但也不好意思再问什么。
“于叔叔,小侄不懂为何要派恭王府前去?”一直坐在一旁安静侍奉尊长的明昊引看出了自家父亲的疑惑问道。
“元正不知,恭王无后,如今的恭王世子乃是由先帝庶子过继,虽然名义上无继承权,但若天子驾崩,硬要扶持也能说的通,青城郡此事太过蹊跷,怕是元正你那小姑父不准备再安分下去了,与其等他们出手不如我们送一个机会给他探探虚实!”
于晋云替明相解释道。
“那为何不再推一把,命阜宁府协同行事,这样一来...”明奕说道。
明相终于是睁了眼慢悠悠说道:“老大糊涂!”
“父亲息怒!儿子觉得....”明奕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自己儿子拽了拽袖子拦了下来。
就见明昊引向着明相拱了拱手说道:“翁翁,孙儿以为暴民既然敢杀害许大人,那恭王世子前往青城不定会遇到危险,孙儿愿率兵随行。”
“元正公子肯亲自前去,自然再好不过了。”于晋云很是赞成明昊引的提议。
就见明奕瞪了瞪自家儿子,这父子冤家倒是隔辈亲近些,明相不喜大公子,大公子不喜元正公子,但这一老一少却总是能想到一起去。
况且军方除却当年的阜宁府便就是靖王府实力最为雄厚,阜宁倒台后明相府因与靖王府联姻缘故对军方有了一定掌握但并不牢固。
直到靖王爷战死,明奕接管后才算是名义上属了相府,当初军中众将并不心服明奕,后来依靠慕国郡主游说,加上军方念在元正公子是靖王唯一留下的血脉,明奕才勉强吞下了原靖王府的军方势力。
早年公子年幼,众人还算听命于明奕,但近些年随着元正公子军中威望愈深,明奕实际上对于军方的掌控已经松动,靖王府旧部已然偏向于这位年轻的元正公子。
这也是明奕一直以来对儿子最大的不满之处。
“昊儿有心,就这样定吧。”明相摆了摆手示意让众人退下,又开口道:“晋云留下。”
待明奕父子离开后,明相并着于晋云又复饮了几杯,于晋云看了看明相低头说道:“相爷纵然对大公子有意见,也当顾着元正公子还在,总不该落了做父亲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