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下,小明家的菜园子和别人家有些不同。别人家的菜地大多是用竹子编的栅栏围起来,防止鸡鸭钻进去啄菜叶子。小明家的菜地却是被一条水沟隔开的,要去地里干活得先过一座小木桥。浇菜的时候倒是方便,直接从河里引水,省了不少力气。
菜地外头,许守田以前还特意挖了个小池塘。这池塘不深,水清亮亮的,平时洗衣都在这里。夏天天热的时候,池塘边的石板总是湿漉漉的,常有蜻蜓停在上面歇脚。
这一带夏天雨水多,大多数人家种菜都不用特意浇水。雨水一浇,地里的白菜、茄子就蹭蹭往上长。所以大伙儿也就简单用竹栅栏把菜地围一圈,主要防着那些馋嘴的鸡鸭。
关于围菜地的竹栅栏,很多人家的栅栏都修建了有一段时间,所以很多栅栏不再是竹节,而是枝枝叶叶,最后变成了一根根紧密相连的竹子高高拔起。为了防止这些竹子弯弯绕绕长得太过猛烈,大多数人都会用麻绳把它们捆成一小段一小段,这样互相限制,也不会长到道上挡路。
在乡下,家家户户的菜地边上都围着竹栅栏。这些栅栏大多是前些年插下的竹子,时间一长,原本光溜溜的竹节上渐渐抽出新枝,长出细长的竹叶,慢慢变成了一丛丛茂密的竹篱笆。
新长出来的竹子又细又韧,风一吹就轻轻摇晃,远远看去,菜地就像被一圈翠绿的屏风围住似的。
不过,竹子长得太快也有麻烦。有些新竹长得太猛,横七竖八地往外蹿,有的歪到小路上挡道,有的往菜地里钻,反倒妨碍了种菜。
所以,村里人隔段时间就得收拾一回。他们用结实的麻绳,把长得太散的竹子一捆一捆地扎紧,让它们互相牵制着,不能再乱长。捆好的竹栅栏整整齐齐的,既不会挡路,也不会影响菜地里的阳光。
春天一到,路边的竹栅栏就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小明和徐覃桦每天放学经过时,总要停下来抽几根嫩竹芽玩。那些嫩芽细细的,约莫寸把长,尾部泛着青白色,尖尖的脑袋微微打着卷儿。他们小心翼翼地掐下来,生怕弄断了这娇嫩的小东西。
两个孩子常把竹芽挂在耳朵后面,学着大人的样子。村里的大人们干活时总爱在耳后夹支烟,他们虽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却觉得这样很神气,仿佛自己也成了能顶事的大人。竹芽在耳后晃悠,蹭得皮肤痒痒的,带着春天特有的清新气味。
有时候他们也会把竹芽含在嘴里嚼两下。嫩芽尖带着淡淡的甜味,咬起来脆生生的,像刚冒头的笋尖。不过终究不是正经吃食,在嘴里咂摸几下就吐掉了。
竹栅栏被他们掐过的地方,第二天又会冒出新的芽尖,在春风里轻轻摇晃,像是永远都掐不完似的。
这些竹叶还有一个妙处,就是能给小白鸽提供水源。那年春天,在一年级下册大概四五月份的时候,一次小明和徐覃桦放学回家,走到菜园拐角时,突然发现篱笆下蜷着一团白乎乎的东西。
“快看!”徐覃桦蹲下身,轻轻拨开杂草。那是一只受伤的小白鸽,羽毛白得像新摘的棉花,两只脚蹼是鲜艳的红色。它的一边翅膀耷拉着,可能是被野猫追急了撞在篱笆上受伤的。
“真好看。”小明蹲下身,摸了摸鸽子身上雪白的毛,“就是脚的颜色有点灰扑扑的,脏脏的。”
这时徐覃桦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小明看世界时的颜色和大家并不一样。后来他在书上查到这个叫红绿色盲。
其实这些异常早有端倪:比如每次隔壁刘大婶送来新鲜蔬菜,晚上择菜时小明总是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看,很少动手帮忙。徐覃桦起初以为他是累了——毕竟每天放学回来天都黑了。但渐渐地,他发现小明是真的分不清哪些叶子该扔掉。
有一次,小明坐在徐覃桦旁边,把地上那些发黄的烂叶子一片片摆在膝盖上,借着月光看得特别认真。
“在看什么呢?”徐覃桦问。
小明抬起头,眼睛里充满好奇:“我在看这些叶子上面的纹路。好好的叶子,为什么就坏了呢?”
当时徐覃桦还觉得奇怪,明明叶子已经发黄发黑,直接扔掉就好,哪还用看纹路?现在想来,在小明眼里,这些叶子的颜色恐怕和好叶子没什么两样。
捡回鸽子的那个晚上,一家人都特别高兴。柳水娟小心翼翼地用温水帮鸽子清洗伤口,又找来纱布轻轻包扎好。她在院子里找了个结实的纸箱子,给鸽子做了个临时的窝。两个孩子围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柳水娟忙活。
那天晚上,小明和徐覃桦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等听见柳水娟房里传来均匀的呼吸声,他们就轻手轻脚地爬起来,借着月光溜到院子里。鸽子听见动静,在纸箱里发出“咕咕”的叫声。
小明蹲在箱子旁,小声跟鸽子说着今天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徐覃桦则用手指轻轻抚摸着鸽子洁白的羽毛。
可过了两天,鸽子还是什么都不肯吃。柳水娟掰了新鲜的菜叶,孩子们撒了金黄的玉米粒,可鸽子只是焦躁地在箱子里转来转去,“咕咕”地叫个不停。
可能是小明脸上的担忧太明显,叹气的次数太多,班上的同学纷纷询问他怎么了。当小明说出困境后,班上的孩子们各显神通。有的说鸽子是太孤单了,需要找伙伴;有的说鸽子像小狗一样,得遛一遛才不会积食。然而,前面两个提议都被徐覃桦否决了,理由不言自明。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褚易提出的——他说鸽子不吃东西是因为口渴。小明急忙解释他们已经给鸽子喂了水,但褚易叹了口气,一脸深沉地说:
“鸽子可跟人不一样,它们小小一只,娇贵得很。必须喝早晨太阳晒干前的露水,这种露水对鸽子身体好,它身体好了自然就会吃东西。”
小明对这个方法深信不疑。第二天一大早,他和徐覃桦就起床收集露水。竹叶上的露水最多,他们忙活了半天,攒了小半瓶,可鸽子还是不喝。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求求柳水娟趁空闲时间来监督鸽子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