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半个时辰,所有人也就交完了。
既所有人已提前交完,汤家主便将手上的诗词交于评判,如此也能早些结束。
酉时。
评判已提前评选完,汤家主宣布排名,“总评第一,莫时言。”
“总评第二,顾淼。”
……
“总评第五,汤漾。”
汤家主再分别将每一环节排名并前五所做诗词文章一起张贴出来。
起初有些人以为莫时言的总评第一只是因着身份之故,但细看过文章与诗词后,众人皆认可了这个排名。
莫时言如今不过十岁,遣词用句中还看得出些许稚嫩,但却看得出破题时的一针见血与作文时的灵气。
莫时言文章排在第一,诗词排在第五,前几个正是江南一带以诗文见长的才子。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②
莫时言看了前面几人的诗词,对这句最喜,不由心生感慨,果然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众人又将未张贴出的文章诗词一一传阅点评。
时间很快就到了戌时,正是黄昏时,有些文兴被勾起的长辈也提笔写诗。
此时算是有了一些寻常文会的样子,众人或是聚在一起交流学识,或是互相传阅彼此的诗作,又或是为学识上的分歧争吵。
莫时言受到影响,在汤漾的牵头下,与几位才子搭上了话。
一番交谈下来,莫时言感觉自己受益良多,几人也都觉得莫时言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造诣颇为了不得。
文会文会,以文会友。此次“文会算不得标准文会,可以说是几大世家联合起来对小辈的考核,但到现在,莫时言终于明白了文会的意义。
几位才子又作了几首诗,莫时言看后不得不佩服,他自诩学问做的不错,但与擅长诗词的几人一比,还是差了一筹。
戌时三刻,汤家主派小厮请众人移步宴客厅。
莫时言便与几人结伴同行,走到宴客厅,厅内已响起琵琶声。
已经将要入夜,汤家主便安排了歌舞,赏舞听曲,喝两杯酒,看看园中夜景,一派轻松。
有人兴致高了,便让琴姬让位,自己上去抚琴,或是与人合奏。
莫时言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怪不得父亲从来不去什么劳什子宴会。
看着一群人已经放开了享乐,莫时言索性出去透透气。
汤漾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发现莫时言还未回来,怕莫时言迷路,便出去找莫时言。
找到莫时言时,莫时言正在荷塘边的凉亭里。
正在走神的莫时言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转过头,发现是汤漾,有些疑惑,“汤兄怎么来了?”
汤漾在一旁坐下,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见贤弟许久未归,来寻一下。”
莫时言指了指荷塘,此时已经入夜,月上柳梢,池中荷花未开,荷叶连连,月色洒下,仿若仙境。
汤漾挑了挑眉,“如此,倒是为兄叨扰贤弟了。”
莫时言笑道:“汤兄亲自来寻,时言感激不尽,只得以偶然观见的美景相赠。”
汤漾喝了口水,看了会儿夜色,才开口问道:“贤弟可是不适应?”
莫时言没有隐瞒,“是有些不适,此前虽参加过宫内大宴,但因是在宫内,并无人放得开。”
汤漾好奇,“贤弟此前没去过别家宴会?”
莫时言摇了摇头,汤漾便不再询问。
两人又坐了片刻,汤漾率先开口:“走吧,宴会该散了。”
回到宴客厅,果然已经散席,汤父与许惊秋正在向汤家主告辞,两人回来的刚好。
辞过汤家主后,四人便往外走。
待回到汤府,已是亥时四刻。
莫时言让墨染打来热水后,匆匆沐浴一番,便歇下了。
今日又是演戏下套,又是文会作文作诗,晨间还起来练武,莫时言早就累了,如今躺在床上,总算是可以歇下来了。
一夜好眠,第二日一早,莫时言起来便觉神清气爽。
照旧练过武后,莫时言用过早膳,又如前几天一般,继续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