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陷入短暂安静,我把球摆好,后退几步,站定。
短助跑,没有一点多余动作。
最后一步踏出,我轻轻一挑。
勺子点球。
皮球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缓缓越过门将飞扑的身体,落入球门正中。
2:0。
我闭上眼,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我知道还没有结束。
—
第73分钟。
对方开出角球,我方禁区内一片混战,双方球员人仰马翻。
皮球在门前乱窜,几乎要被他们捅进球门。
千钧一发之际,我们的中后卫倒地解围,将球大脚踢出禁区。
反击的机会来了。
中场抢在第一点拿下球权,没有丝毫迟疑,顺势直塞。
我早已提速,冲过半场,直插对方腹地。
球穿过人群,在大禁区弧顶处,落到了我脚下。
我背对球门接球,身后的防守球员紧贴着冲过来。
没有时间,没有空间。
我没有回头观察,也没有盘带调整。
只是顺势一转,脚腕收紧、重心一摆,本能地甩出一记内旋。
“砰——”
球飞起来的那一瞬间,我甚至还没完全站稳。
它划出一道潇洒的弧线,从门将指尖之上轻盈掠过,直奔球门远角。
下一秒,球网猛然绷紧。
3:0。
从一切归零到扩大差距,我们只用了短短十几秒。
—
全场沸腾。掌声、呐喊、嘘声,混成一片。
我转过身,看向场边。
他站在教练席边缘,双拳紧握,冲我点头,眼里燃着光。
我招呼着队友,一起奔向他。
可就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我突然放慢了脚步。
转过身,面对全场,我抬起食指,放在嘴唇前。
“闭嘴。”
那个手势,像是回应了去年的挑衅,也仿佛回应了世界所有恶意的误解。
可我没有说出口。
我心里想的,其实是三年前读到的那条推文——那句让我痛到流泪的文字:
“他为了成就自己,毁了那个孩子。”
我今天不是在为自己的欧冠帽子戏法庆祝。
我是在告诉那个键盘背后的人:
“闭嘴。他值得这场胜利。”
“他没有毁我。他救了我。”
—
那天晚上,我没有庆祝太久。
我回到更衣室,坐下时还在喘着气。
他走过来,轻轻摸了摸我的后脑。
“你今天,像以前那个你了。”
我转头笑:“你说,是不是我伤好了?”
他点头,却补了一句:
“不是膝盖,是心。”
我一愣。
然后默默笑了笑。
是的。我终于把那口闷在心里的气,吐出来了。
但我知道,我从来不是为了赢而踢球。
我一直都是,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