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起,我越发沉默。
我依旧笑着听他战术讲解,点头回应他所有的鼓励,遵从他布置的每一套战术。
我不再让他看见我深夜练球后的眼泪,也不再主动多留一句话。
我把心藏好,把秘密埋进自己最深的地方,只为继续陪在他身边——作为一个球员,一个被他信任的孩子。
他永远不会知道,那场梦里,我紧紧抓住了他的手。
我也永远不会告诉他,那一句“我迟到了”,我愿意用一生去等。
—
不知何时,一切都变了。
不是某一天忽然变了什么,只是我慢慢意识到:
他不再总是出现在我训练结束后的门口,不再每一场比赛前后都第一个找我说话。
开会时,他要协调更多的部门;训练时,他常常被叫走去和高层沟通;赛后发布会结束,他还要应付媒体、公关、各种会议安排。
他变得忙碌,也变得从容。他已经从那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队教练,变成了一线队全队信任的领袖。
而我——也从那个只需要他引导的少年,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大人。
我学会了自己整理录像,自己提前跑热身;
学会了对场上失误的队友轻声鼓励,对懈怠的替补大声提醒;
学会了在比分落后时提醒大家别慌——就像他曾经对我做的一样。
我越来越像他。
在球场上,我是他的延伸,是他战术意图最准确的表达,是他的眼睛和判断,是他最信任的“核心”。
可在场下,我越来越少和他说话。
不是刻意疏远。
而是我知道,他已经有太多要担心的了。
我不愿再让他为我分神。我不愿再让他看到,我在场边静静发呆的眼神。
我学会了把所有情绪都发泄在球场上。
每一个精准的直塞,每一次精彩的过人,每一次咬牙跑完最后十米的逼抢——
那些汗水和呼吸里,藏着我所有说不出口的爱意与不舍。
我从未告诉过他,但每一个我替他赢下的球权、每一次我为他创造的机会,都是我在说:
“我还在你身边。”
—
媒体开始频繁报道我。
“最年轻的中场指挥官”。
我第一次登上了国家级媒体的专访页面。有人说,我是下一个足坛巨星。
也有人开始讨论我和他的关系:“他亲手带大的”,“战术理解甚至超过场边的教练本人”。
他没有评论任何一句。
我也没有回应任何一条。
我只是比以前练得更久,跑得更狠,笑得更少。
我站在球场中圈,望着他的背影时,心里常常升起一种难以言说的空荡感。
不是他变了。
是我终于意识到——我们都在长大。
他走得比我快一步,我便只能努力奔跑,才能不被落下。
—
有一场比赛,我们在客场逆转对手,3-2赢下。
终场哨响那一刻,我跪在草地上,大口喘气,全身抽筋。
我听到他在指挥区拍手、朝替补席大喊,但我没有再像从前那样第一时间看向他。
我只是闭上眼,把手放在心口。
那场比赛,我踢出了职业生涯的最佳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