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人机生存指南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A大的校园里,银杏叶已经大片大片地转成了灿烂的金黄色,随风飘落时,像一场盛大而安静的金色雨。

薛宜年的生活,也像这逐渐变得有序的季节一样,进入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常规运转模式。

课程、实验室、图书馆、宿舍——四个坐标点,构成了他主要的活动轨迹。

他像一个效率至上的玩家,精确地规划着自己的时间,在不同的“地图”之间切换,目标明确地刷着“经验值”和“技能点”。

在数据挖掘实验室,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负责清洗数据的新手了。

李博士似乎对他那份“脚本优化建议”印象颇深,加上他在文献综述方面展现出的快速学习和信息整合能力,很快就将他正式纳入了一个“分析模型”项目的小组。

虽然目前主要还是跟着林学姐打下手,负责一些数据预处理和模型测试的工作,但已经能接触到项目的核心部分了。

林学姐是个做事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但技术能力很强,也乐于指导。

薛宜年和她合作,感觉像是和一个靠谱的、专注于任务本身的队友组队,沟通成本很低,效率很高。

期间,他不可避免地又用过几次顾斯给他的那个内部数据库账户权限。

每一次使用,都让他感觉像是开启了“GM模式”,那些别人需要费尽周折才能找到的文献、数据、甚至是一些前沿的技术讨论,都唾手可得。

方便是极其方便的。

但每次使用后,他心里那点微妙的“不自在感”也会随之增加一分。

像是在默认某种不对等的交换,用“便利”换取了未知的“绑定”。

顾斯的“关怀”也如同这个数据库权限一样,变得越来越“常规化”。

他不再需要特意找理由,就能很自然地出现在薛宜年的日常动线中。

比如,每周总有那么两三天,薛宜年从实验室出来时,会接到顾斯的电话,问他是否结束工作,然后“顺路”开车过来接他回老宅,省去了他挤地铁或公交的时间。

车上,顾斯会像个真正的兄长一样,随意地和他聊几句学校的事情。

他似乎对薛宜年的课程、实验、甚至遇到的老师和同学都有所了解,总能给出一些恰到好处的建议或评价。

“听说你们那门计算语言学课,这周要讲依存句法分析了?这个部分的算法比较复杂,但很有用,好好听听。”

“李博士那个项目,如果需要大规模并行计算资源,跟我说一声,公司这边有空闲的服务器可以借调。”

“周末有什么安排吗?还是待在宿舍?”

他的关心细致入微,语气永远温和,理由永远充分。

薛宜年找不到任何拒绝或者质疑的理由。

他只能礼貌地回应,接受对方的好意和信息探查。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高级玩家重点关注的“小号”,对方持续不断地给他送装备、送经验、指点路线,确保他能顺利成长。

但也同时,将他牢牢地置于自己的视野和掌控范围之内。

这种感觉,让他既觉得省心,又隐隐感到一丝压力——因为承受别人的期待本身就令人感受到压力。

像穿着一件量身定做、极其合身舒适、但材质是某种坚韧金属丝编织成的外套。

“顾斯哥,你好像很了解我们学校的事?” 一次在顾斯“顺路”送他回家的车上,薛宜年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顾斯握着方向盘的手顿了一下,随即笑了笑,语气很自然:“还好。毕竟薇薇也在A大,而且我和你们学院的几位教授也有些私交,偶尔会聊起。”

这个解释无懈可击。

薛宜年“哦”了一声,没再追问。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里却在默默分析:“信息来源:顾薇薇+教授私交+未知渠道。信息覆盖范围:课程、实验、人际。目的:未知。风险评估:中等偏高。”

近些日子以来,随着跟顾斯越来越熟悉,薛宜年越来越觉得,顾斯或许把他当成了一个养成游戏中的“孩子”。

但他为什么不去养顾纶呢?

哦对,薛宜年突然想起来。

顾纶在B大的学习状况,据他本人描述,是“一塌糊涂”。

专业课听不懂,社团活动没兴趣,和室友关系一般,唯一的乐趣似乎就是每天跑到A大来找薛宜年。

好吧,原来如此。

他该庆幸自己长了一个还不错的脑子,能得到顾斯的青睐。

--

顾纶最近越来越粘人了。

薛宜年对于自己需要花费大量“情绪能量”来安抚和管理顾纶这个“绑定队友”感到有些疲惫,但五年多的“共生关系”让他无法彻底放手不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