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私会后,韩靖川终于睡了一次好觉。
早知效果如此显著,他第一晚失眠就应该去找舒乐。
婚前最后一天韩靖川任劳任怨地当起了车夫。陪着父亲们去县里买肉买菜,去村里其他人家借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和买柴火,顺便再次邀请大家次日去吃酒。
酒席决定由方杏花掌勺,她厨艺进步飞快,得到了韩靖川的一再肯定。大伯娘和星哥儿从旁协助,大伯父烧火。
担心几人忙不过来,柳竹找了与他交好的赵大媳妇刘秀,还有邻居魏阿么魏巧书帮忙,给他们二人一人50文谢礼。
房子也终于修得差不多了,至少不用下雨天看水帘洞。
一切准备就绪。
晚上,韩靖川再次失眠,脑子里反复演练着第二天的婚礼流程,生怕自己忘了步骤,又怕有什么东西没准备好。
睡前韩父好像和他说了什么,他一点没听进去。
当初高考都没这么紧张过。
舒乐也瞪着房顶没睡觉。他倒是对流程不太在乎,云娘说了会有人全程提醒他,跟着做就行。
他主要是想到晚上云娘塞给他的那本避火图就口干舌燥。
按理说他一个现代人,什么高深的片子没看过?虽然没有亲身体会过,但是基本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可他以前关注的性别不一样啊!
云娘给他的是号称哥儿专属图,他发誓只是有些好奇而已才会翻开,万万没想到古人这么豪放!每一页都描绘的过于细节、逼真,那些姿势是人类可以做到的?
还有那些哥儿的表情,真的那么快活吗。
舒乐两眼无神,后悔的要死,反正明天也用不上,他到底为什么要看,真是好奇心害死猫。
五月初五
韩靖川卯时初就醒了。他和贩马老板定好了今日卯时一定要把马匹送到他家,一会儿得让小溪去村口迎一迎。
还有卢掌柜给他介绍的礼乐队,吉时前不知道能不能准时到。
他在屋里焦虑地转了好几圈,干脆出屋去打水洗脸,今天务必要仔细打扮。他现在可是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可告人心思,说不定打扮英俊些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没多久韩家人陆续都起床了,匆忙吃过早饭,柳竹和韩小河帮韩靖川穿婚服,方杏花和大伯娘在灶房备菜。
星哥儿开始布置婚房。
“小溪呢,赶紧去村口看看马到了没。”韩靖川不放心,在屋里高声喊。
“这就去!”韩小溪穿上鞋子就往村口跑,昨日韩靖川说租了匹马成亲,村里还是第一次有人用马迎亲的呢。
柳竹把韩靖川的头按住,接着给他束发,今日头发要用发簪全部束起。
大伯在院外不远处的空地上摆桌椅。
“哎呦,韩大哥忙着了?先说声恭喜了。”是喜婆来了。
大伯憨笑道:“谢谢。”
喜婆一进屋就发现喜床铺的有问题,赶忙指导星哥儿重新铺。
魏巧书和刘秀这时也来帮忙了,不大的灶房顿时挤得转不开身。
韩靖川嘴里正念叨“礼乐队不知道来没来”就听到屋外传来韩小溪的大嗓门:“二哥,马到了,我正好还碰上了礼乐队就一并带回来了。”
一匹颈戴红花的枣红色高头大马正在院里打着响鼻。
韩阿奶牵着宝兰对着送马师傅道:“辛苦您跑一趟,一会儿一定要留下吃酒!”
礼乐队跟在后面也到了,韩阿奶忙着招呼。
“哎呀,吉时快到了,新郎准备好了没?”喜婆着急道。
“好了好了。”柳竹给韩靖川顺了顺婚服,又让他转一圈看看有没有问题。
“哥你太好看了,书里的探花郎怕是都比不上。”星哥儿真情实感地夸赞道。
韩父已经套好了牛车,上面放满了迎亲礼。
韩靖川走出屋子,翻身上马,略显繁复的婚服没有阻碍他的行动。他暗自庆幸,幸好自小就学骑马,不然今天他的英姿就要大打折扣了。
礼乐队拿起锣鼓唢呐准备开始演奏。
突然韩靖川一摸衣袖,遭了,婚书没带!
又赶紧回屋找婚书。
一阵人仰马翻,终于准备妥当。
喜婆站在院外高喊:“迎亲吉时到,出发!”
韩靖川骑马在前,喜婆走在身侧,后面跟着韩父、韩小溪和韩小河驾着的牛车,礼乐队分列两侧开始奏乐。
一行人浩浩荡荡,陆续有村民也跟在最后一起往云娘家走。
人们看到骑着骏马的韩靖川都觉新奇。
“居然骑马迎亲,不得了啊。”
“还有吹奏的,这阵势,韩家居然只是娶个哥儿!”
“早知道川小子长得俊,看看今天一打扮,骑着马,玉树临风!”
只见韩靖川玉簪束发,嘴角噙笑,轻攥缰绳,身姿潇洒,红色婚服衬得他愈发丰神俊朗。
有小孩子蹦蹦跳跳上前说着吉祥话,韩父和韩小溪掏出准备好的糖果扔给他们。
一路来到云娘家门口,奏乐停,韩靖川翻身下马。
喜婆高声喊道:“迎亲队伍到!”
屋内的舒乐还没梳妆完。
周华想给他涂脂粉,舒乐怎么都不同意,躲闪间头发差点乱了。
云娘赶忙道:“算了算了,不涂就不涂吧,乐哥儿天生丽质无需粉黛,点上口脂就行。”
舒乐勉强同意。
这边还在忙着最后的梳妆打扮,已经有哥儿女子急忙走到院子里拦门。
李家哥儿笑着道:“新郎既是读书人,作首催妆诗应该难不倒吧。”
韩靖川没想到村里成亲也要才艺展示,好在他早有准备,把先前作的一首催妆诗朗声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