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周荃来问,胡正把那家店描述的十分详细,末了才问:“你怎的想起问我这个?”
周荃道:“这你别管。”
说着,他起身回家,胡正连忙搁下手里的酒,起身相送,等到周荃走到转弯后,他才想起来,昨日在寨子外面,他遇见了宋家兄妹俩。
一个背着背篓,一个抱着篮子,走得飞快。
*
带着灰灰仔,宋颂行走在林间的确放松很多,灰灰仔机警,能分辨出草里的东西,它不叫便说明是安全的,能走。
到了枸杞子树下,宋颂说道:“你在这不要跑动,我很快就摘完。”
他也不知灰灰仔能不能听懂,不过看灰灰仔当真坐了下来,他便当它听懂了。
不再耽搁,宋颂将背篓背在身上,双手抱住树干往上攀爬,灰灰仔仰起头,忽然起身冲着枸杞树直叫,把宋颂吓了一跳。
宋颂低头看去,灰灰仔又不叫了,等他转头继续爬的时候,灰灰仔又叫,几次下来,宋颂觉得自己明白了它的意思,他喊道:“你放心,没有危险的。”
像是听懂了他的话,灰灰仔又重新坐下来,是不叫了,只是眉头皱起,看起来很是忧心的模样。
宋颂没管它,一口气摘完剩下的枸杞子后,才长长出了口气,这棵树的枸杞挺大,现在摘的估摸着有个五六十斤,晒干后可能在十到十二斤,也是不错了。
树上的只还有些青色的果子,宋颂没摘,这一趟背篓没装满,看着还有一半的空背篓,加上灰灰仔跟着,宋颂便打算挖点野菜或是别的东西回去。
昨天刚下过雨,林间菌子都发了出来,这片林子也没人来过,野菜也多,他看着这么多可以吃的东西,喜不自胜。
他瞧见了地皮菜,有很大一片,他一点没给剩下,都尽数捡走,他还在树根草丛间看见了很多蘑菇菌子,他很多不认识,只敢捡着认识的摘,怕摘到毒蘑菇。
回去时绕了点路,他还看到一棵倒下来的大树,大树叶子枯败,树根看着发干,一瞧就是倒了很久了,宋颂爬到树上,发现了一大丛木耳。
这可是个金贵东西,他之前听村里人说过,镇上酒楼一碟凉拌木耳就要三十五文,这一丛可不止一两斤,他卖了吃了都不会亏。
他把背篓里的菌子全拿出来,放在了木耳的上面,菌子娇嫩,轻轻一压就坏了。
这背篓里既有枸杞又有木耳,既有地皮菜又有菌子,不可谓不重,宋颂费力地把背篓端到树上,让它的高度跟自己差不多。
背篓重,宋颂尝试了两次,第二次甚至灰灰仔都看不过来了,走过来用头帮他顶上去,这才稳稳当当地放在树上。
“谢谢你。”宋颂摸了摸灰灰仔的头。
灰灰仔眼睛眯起来,耳朵支楞着,看着就一幅喜悦的模样。
见宋颂背上了背篓,灰灰仔便一马当先的冲了出去,跑了几步后就停下,朝他汪汪叫,每走几步便是如此,像是在为他开路一般。
有灰灰仔在前面探路,宋颂半点脑子都不动,一直跟着灰灰仔走,不到三刻,他就看见了寨子的大门。
宋莹正好也挖完了野菜,跟着李尧月回去,他喊了声,大小三人同时回头,见他被背篓压得弯腰,李尧月连忙过来接下。
“嚯,你这上哪儿弄的,这么多。”把背篓放在地上,宋颂也轻松很多,他直起身子,揉了揉脖子。
宋颂边揉边道:“不知道,我本来是去摘枸杞的,结果看见野菜多,就一路挖过去,还是灰灰仔带着我回来的。”
灰灰仔叫了两声,昂首挺立。
山林高深,但周围安全的地方都被寨子里的人挖的差不多了,宋颂能挖这么多,说明去的地方肯定远,思及此,李尧月忍不住道:“山里危险,你带着狗也不安全,下次你若还要去,就多叫两个人,或是多带两条狗。”
他一个人是万万不能去的,不过宋颂带着灰灰仔,看来大当家是知道的,那怎么还敢轻易让宋颂一个人出去。
灰灰仔耳朵一抖,前爪后退了一步,方才那个昂首挺胸的骄傲劲登时没了,它低下头,在宋颂两边左右嗅嗅。
李尧月看着宋颂眉间露出歉意的模样,就叹了口气,宋颂一个哥儿,若不是实在没法了,又怎会独自走那样远呢,他养活自己都难,更何况还有个妹妹。
李尧月越看越心疼,把自己的野菜篮子递给宋雁雁,对宋颂道:“我帮你拿回去。”
端了一下,没端动。
李尧月愣住了,她力气可比一般哥儿女子要大,怎么会端不动,她一边想着一边再次蓄力,憋红了脸也才走几步路。
宋颂看得着急,连忙上去把背篓接下来,才重新放稳,就听见李尧月幽幽道:“作为大夫我劝你一句,年轻时不好好保养身体,老了只会更难过。”
宋颂嘿嘿一笑,眉目间露出喜悦的笑意:“明年就不会这样了。”
看着被压弯的背脊,李尧月皱着眉头上前托着,还不忘交代着后边儿两个小的跟上。
宋雁雁一手一个篮子,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是明年?”
宋莹道:“可能是明年就没有苦日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