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太阳早早就出来了,宋颂俩人也趁着天不亮就出门了。
宋颂站在树杈间,把手上装满了的篮子递给宋莹,接着宋莹换了个空的小背篓给他。
小篮子和小背篓上面都有他昨晚临时缝上去的布巾,把那些镂空部分都挡住了。
这地偏远,没有人来打扰,宋颂很快就摘满了一背篓,和宋莹一起回了家。
回到家,宋莹去灶房做饭,宋颂则把放在堂屋里的簸箕给端了出来,早上出门太早,露水还没消散,不敢把枸杞拿出来,怕沾上水汽,这时候太阳出来就好了。
“颂哥儿,早上吃面?”宋莹问道。
“昨天不是还剩了些兔子佐料,也一并热了,下面。”宋颂应了一声。
头一顿炒兔子肉里头自然只有兔子,不过昨晚热着吃第二顿的时候就加了些野菜进去,有荤油炒过的菜,绿油油的,也好吃。
到今天早上已经不剩什么菜和肉了,只剩下辣子山姜之类的调料,正好早上吃面,有这些不用另拌调料了。
面条是宋莹擀出来的,卖相不好,不过是自家人吃,也不看重这些,宋颂一进灶房就闻见麻辣的香味,馋的他直咽口水。
两人快速吃完饭,眼看着快到巳时中了,才收拾收拾,准备又去一趟。
临走时,宋颂让宋莹拿上她挖野菜的篮子,道:“我估摸着剩下的一背篓应该装得完,你就不跟我一起去了,你跟寨子里其他人去挖野菜,我弄好了就过来找你。”
宋莹年纪小,枸杞树却是不近,走太久她也受不住,想着剩下不多,宋颂便想着两人分开走。
“啊。”宋莹有些犹豫,她才上来,跟寨子里的人不熟,觉得尴尬。
不过片刻,她自己想明白了,家里人少,分开走是最好的,也就不再犹豫,说:“我等下找雁雁一起。”
宋莹挎着小篮子去找宋雁雁了,宋颂走在她后头,锁了门,想了想,往周荃家走去。
也是巧了,正好遇见回来喝水的周荃,见他来了,周荃眼睛一亮。
“周大哥。”宋颂看见他扛着锄头,便快走两步,到了跟前,“周大哥,我去摘枸杞子,中午不一定能回来,午饭你就自己将就一顿,回头我给你补上。”
周荃不在意补不补的,他看向宋颂身后,担忧地皱起了眉头:“你一个人去?”
宋颂不明所以,点了点头。
周荃有些着急了,“那地儿离寨子有些远,万一遇上大东西怎么办?”
宋颂一愣,他想着能赚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半点没想起山林里的危险。
周荃见他一副懵懂的模样,就知道他什么都没考虑,叹了口气,周荃想,宋颂第一次进山,他还是多盯着点吧。
周荃道:“你一个人我也不放心,你把灰灰仔带上,它机灵。”
其实比起灰灰仔,他更愿意是他跟着去,可惜他是汉子,宋颂是哥儿,单独出去不好。
周荃吹了声口哨,趴在后院休息的灰灰仔听见声音,两只耳朵竖起来辨认了一下方向,才朝前院跑来。
周荃为他考虑得如此周到,宋颂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着周荃弯腰跟灰灰仔低声交代,宋颂有些愣神。
“好了,你走慢点等它辨认方向,后头就算是迷路了也不用怕。”周荃拍拍灰灰仔的脖子。
灰灰仔朝宋颂走去,在他腿边嗅闻,宋颂之前跟灰灰仔认识,知道这是在闻气味,也就没阻止。
“谢谢你,周大哥。”宋颂捏着衣角道。
周荃摆摆手:“天黑的早了,别贪多,看着天色回来。”
宋颂心中对他自是感激,再三保证自己只去一趟就回来,周荃这才放心。
看着宋颂的身影消失在远处,周荃思考了会儿,也不急着下地了,回家拿了酒往胡正家去了一趟。
上午胡正两口子都在家里,他刚进门就遇见李尧月带着宋雁雁和宋莹往外走。
各自打了声招呼,李尧月回头替周荃喊了声胡正,才带着两个姑娘往外走。
胡正匆匆出来,身上穿着围裙,看起来像是在做饭,见周荃来了,忙道:“不去地里?”
说着,他回屋端了凳子,也把身上的围裙给脱了下来,才看向周荃。
“等下去。”周荃把酒递给他,抬头时扫了一眼院子,院子里都晒着胡正两口子炮制晒干的药材,里头枸杞也有不少。
胡正接过酒,打开嗅上一嗅,眼睛便亮了,这酒醇香浓烈,可是周荃特别宝贝的那坛酒,他笑着调侃道:“这酒你竟舍得拿来送我?”
周荃看也不看,直接问道:“你常去医馆药铺,可知哪家收大量枸杞子的?”
没承想他是来问这事的,胡正眼神疑惑,却没多问,思索了片刻道:“南门外有家孟氏医馆,我记得一直在收枸杞山茱萸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