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仙子神色一凛,目光扫过众人:“王母娘娘心系八公主,故而差我前来。如今既已寻到,也算了却娘娘一桩心事。”
绛女满心诧异,暗自思忖,真是来找八妹?
但她们的母亲,也就是王母娘娘,居天庭瑶池,且已闭关许久,即便心血来潮,推算得知八妹偷偷下凡寻觅金梭,来到了陈塘关,有必要急急忙忙派牡丹仙子走一趟?定然,还有旁的事!
而且牡丹仙子见自己时,有所惊讶,母亲派她入凡时定然未曾交代自己也在陈塘关。
以牡丹仙子的脚程,和瑶池距离陈塘关更加远的距离来算,她出瑶池时,恐怕织女也才刚到桃花水上,自己更是在其他地方寻找织女呢。
所以,母亲将牡丹仙子派来,到底为何?
此事定有蹊跷,可瞧牡丹仙子的模样,却又似有难言之隐,不愿将实情和盘托出,真不知其中藏着怎样的隐情。她抬眸望向牡丹仙子,几次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按捺住心中疑惑,只待寻个更合适的时机再说。
织女依旧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活泼模样,丝毫没察觉到异样,满心真以为是母亲思念自己,才特意派了牡丹姐姐前来探望。她眼眸亮晶晶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亲昵地拉住牡丹仙子的手,将她拽到一旁,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牡丹姐姐,母亲她近来可好?闭关可有进展?我在可惦记她了。”织女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满脸期待地望着牡丹仙子,迫不及待想要知晓王母娘娘的近况,言语间满是对母亲的牵挂。
牡丹仙子晓得织女的性子,被拉开时也没有恼怒,与织女去了一边,拉着她的手一一回道。
绛女扶着瑶姬的手臂,传音说了自己的疑惑之处,瑶姬微不可查的点点头,双手拢进袖子,捏紧。
她怕母亲是冲着瑶姬姑姑来的,当初大哥险些彻底身陨,万一母亲是记仇到姑姑身上呢。
虽然以牡丹仙子的个性,和她对瑶姬姑姑的情谊,她不会做这种事。
可母亲的谋划,也不见得就落在牡丹仙子身上。
瑶姬倒是不怕自己如何,只是担心婵儿莽撞行事,会导致陈塘关受累。而且,她也清楚女儿的性子和念想,自己是凡人,跟不住她,限制不住她了。她转而拉着殷夫人的手,背过身,小声为她介绍瑶池王母娘娘、牡丹仙子的情况。
殷夫人听的云山雾罩,但见瑶姬面色严肃,似乎不只是介绍而已。
等了一会儿,便听见绛女传音,让她多加小心,怕天庭另有打算。
殷夫人想到去了朝歌的丈夫和儿子,金乌之事还不算彻底解决,最好不要再节外生枝,然而这些事找上门来,便只能见招拆招了。
她告罪一声,便退出小院,凡人无辜,总是受累,得回去安排布防了。
回到总兵府,殷夫人突然觉得手中异样,张开手心一看,是一道金色符箓。
却说那东华帝君仔细地查看着地脉的情况,确保没有一丝疏漏。确认一切都已妥善后,他才返回。
当他接近小院时,敏锐的感知让他察觉到了一股熟悉而又独特的气息——牡丹仙子竟然也在此处。
东华帝君微微皱眉,没有急着现身。他静静地观察着小院中的情形,想弄清楚牡丹仙子的来意。
瑶姬身为长公主,与王母娘娘曾共居瑶池,关系不可谓不好。但瑶姬下凡嫁人生子之事,掌管姻缘与繁衍之道的王母,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他还未曾看透。
曾经心有杂念,不得不闭关百年,没想到已物是人非。东华帝君心中,何曾没有愤怒,没有遗憾,没有无奈。
在天庭,牡丹仙子地位特殊,身为王母娘娘身边最受器重的仙女,其受宠程度甚至远超王母的八个女儿。平日里,她常伴王母左右,参与瑶池大小事务,不仅是侍女,也是重要的臣子,轻易不会被派离天庭,所参与之事必定意义重大。
此番竟现身陈塘关这小小的地界,东华帝君深知其中必有缘由。
他微微眯起双眼,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王母娘娘派牡丹仙子前来,绝非偶然。心中暗自思量,这陈塘关虽地处凡间,可那封印异动、妖力四溢,诸多变故频发,莫不是天庭知晓了此间情况,派她来探查?
不,她来的太快了,不该是为了封印妖气泄露之事而来。又或者,是另有图谋?
想到此处,东华帝君心中愈发不安。
无数个会元过来,曾经并肩作战过,曾经针锋相对过,他太清楚王母娘娘的手段与心思了,天庭每一步行动皆有着其深远的谋划。
牡丹仙子看似温婉柔美,可身为王母的心腹,实乃瑶池肱骨之臣,自有其过人之处,此次到来,说不定还隐藏着更深的目的。
他隐于无形,气息收敛,静静观察着牡丹仙子的一举一动,试图从她的言行中寻出些许蛛丝马迹,好提前做准备。毕竟,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然而,在东华帝君不自知的情况下,他紧蹙的眉头微微展开,眉眼也温柔了些许。
月华初上的精卫村
杨婵与静娘对坐,听她讲了一个关于九尾狐与先祖的故事。
毕方曾说过,东边的巫和南边的不一样,东边的巫在失去神明之后,会力量衰微几近于无。
杨婵看静娘,便如一凡人一般,几乎没有任何灵力在身,但奇诡之处在于,她身上缠绕着丝丝缕缕的道韵。要知道,即便是仙女,也有不少参悟不透己身道的。
这便是巫,借用神明之道,不需要自己参悟便可使用。
那牛郎父亲身上的诡异力量,便该是静娘所释放的。与自己用无情道提前结算因果的效果差不多,静娘所用的应该是因果反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静娘悠悠转醒时,只觉头脑昏沉,待视线逐渐清晰,瞧见床边端坐着一位气质出尘的女子,身着素衣,眉眼间透着端庄与肃穆。
刹那间,她心中一动,巫的灵感告诉她,眼前之人乃是人族圣人执念传承者。她转头,又见到明亮的宝莲灯,便确认眼前这位便是声名远扬的西岳神女娘娘。
当初天河弱水降世,是神女娘娘最终束缚了弱水,天下人皆知娘娘慈悲。
静娘已然彻底清醒,知晓神女此番突然现身,绝非偶然。自己接受大巫传承之事,恐怕已难以隐瞒。稍作思忖,她深吸一口气,起身端正坐好,脸上露出坦然之色。
“神女娘娘,既然您来了,想必对我身上发生的事已有所察觉。”静娘声音轻柔却又透着坚定,“我也不再隐瞒,一切都要从三年前那场奇遇说起……”
杨婵点点头,保持着端庄的姿态。
哎,早知你如此坦诚,我就直接来问了。何苦与河神一起去探那封印,差点引发大祸。
随后,静娘将自己洗衣时掉进桃花水,被暗流卷进水底,如何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得大巫传承的详细经过,一五一十地向杨婵道来。
从神秘声音的诉说,到传承仪式的惊险,再到如今运用道韵之力守护村子,毫无保留。
讲述过程中,她的目光始终坦诚地与杨婵对视,言辞恳切,似是将压抑许久的秘密一股脑倾诉出来。
杨婵听完静娘的倾诉,微微颔首,轻声说道:“原来桃花河底的封印你已经见过了,那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何会有妖力倾泻而出?你可知道?”
这处封印的手法与北俱芦洲的如出一辙,可内里情况差的太远了。
静娘闻言,并未立刻作答,而是微微低下头,陷入短暂的沉思。
片刻后,她抬起头,目光中满是凝重与追忆,缓缓开口:“神女娘娘,在回答您这个问题之前,请容我先将当年九尾狐一战的始末告知于您。”
杨婵愣了愣,轻轻点头。九尾狐,毕方曾经说过,已经灭绝了。但是,当初她没来得问具体情况。
想起毕方,杨婵满心遗憾。
静娘深吸一口气,似在平复内心复杂的情绪,“那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九尾狐一族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与道,与帝俊手下大将句芒展开殊死搏斗。”
静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若带着杨婵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战场。
杨婵听到句芒,脸色微变,当初母亲说青丘是亡于祝融之火啊。天庭琅嬛阁记载,当真是假的?那为何,要做一个假的记载呢?
“彼时,天地变色,日月无光,九尾狐们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强大的神力,与敌人周旋,双方每一次对撞都带着毁天灭地的力量。”静娘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先祖英勇无畏的敬佩,“然而,句芒带领的妖兵太过强大,青丘国虽拼死抵抗,却仍陷入了绝境。为了避免更大的灾难,大巫与九尾狐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以自身的性命和力量为代价,设下了封印,将敌人连自己一同封印在祖地。自此,青丘陷落,桃花水出。”
讲述完这段惊心动魄的过往,静娘顿了顿,看向杨婵,满是期待与担忧:“神女娘娘,这便是当年一战的始末。至于那封印里面如何,其实我并不知晓。我只知道,里面封印的是帝俊手下大将句芒和他带领的妖兵,镇压封印的是九尾狐掌控的道、神力,先祖的性命、真灵,后辈的血脉、族人的灵魂和先天灵宝红绣球。”
“所以,涂山氏全族,从祭司、村老到普通百姓,竟都是镇压封印的牺牲,是祭品?”当日那股从桃林而出镇压封印的灵力,光芒耀眼,白光中隐隐透着柔和的粉色,仿若蕴含着无尽的桃花生机,又似乎裹挟着无数星星点点。那星星点点,居然就是涂山氏血脉之力。
杨婵看着静娘平静的眉眼,一时语塞,不知为何,泪水便涌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