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三位女仙皆住在杨家小院,为了让她们住的舒坦,忙碌了一晚上端茶倒水的杨天佑、杨蛟父子,去草堂暂住。
织女觉得,瑶姬姑姑家中与董家村那些村民家又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织女还说不上来,但觉得瑶姬姑姑比董家村的姑婆们要幸福的多。
绛女心中对牡丹仙子的来意疑虑重重,辗转难安,终于在夜色深沉时,下定决心要探个究竟。
她来到瑶姬身旁,微微凑近,说道:“姑姑,我想与您秉烛夜谈。”
瑶姬抬眸,目光与绛女交汇,瞬间心领神会,轻轻点头应允。
两人一前一后,悄然走进屋内。
随着木门“吱呀”一声缓缓合上,屋内的烛火轻轻摇曳,将她们的身影映在窗棂上。
而屋外,牡丹仙子与织女独处。
织女依旧没心没肺,满脸笑意,拉着牡丹仙子的手,兴致勃勃地分享着在凡间的趣事,说着梅花鹿、小豹子,言语间满是天真烂漫。
牡丹仙子嘴角虽挂着淡淡的笑容,眼神却不时闪过一丝犹豫,欲言又止。
每当织女停下话语,满怀期待地望向她时,她张了张嘴,却又将那些即将脱口而出的话咽了回去,只是轻声敷衍着回应,目光时不时飘向绛女和瑶姬所在的房间,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夜幕如墨,繁星点点,陈塘关的小院被静谧笼罩。
屋内屋外,时不时皆有笑声,显然都聊得甚好。
夜愈发深沉,万籁俱寂,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带动着窗棂上的布幔微微晃动。
凉意悄然袭来,屋内的烛火也在这静谧中显得愈发昏黄黯淡。
瑶姬已是凡人之躯,在这漫长的夜谈中疲惫不堪,双眼渐渐泛起困意。她抬手轻轻掩住唇,打了个哈欠,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说道:“绛女啊,姑姑实在熬不住了,得睡了。”
绛女见状,连忙点头,乖巧地说道:“姑姑,那我陪您一起睡。”说罢,她伸出手,轻轻抚灭了烛火。
屋内陷入一片黑暗,唯有窗外洒进的月光,为屋内勾勒出淡淡的轮廓。
两人轻手轻脚地躺到床上,不一会儿,便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
屋外,牡丹仙子一直留意着屋内的动静。见烛火熄灭,又等了片刻,确定她们已然睡下,这才微微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她转身走向织女,拉起她的手,轻声说道:“八公主,随我来。”
织女一脸茫然,不知牡丹姐姐要拉自己去哪儿,但还是乖乖地跟着,任由她牵着自己走出了门。月光下,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只留下静谧的小院,沉浸在夜色之中。
东华帝君见绛女与瑶姬随后踏出屋门,悄悄追踪而去,便也跟了上去。
陈塘关,人神之约罗网高悬,如同无形的禁令,压制着天地灵力,让寻常神仙难以飞行。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那些走正当手续进入陈塘关的神仙,是可以飞的。只不过大家都晓得陈塘关的规矩,没有极为严峻之事,不会乱飞。
此刻,牡丹仙子拉着织女的手,周身泛起柔和的仙光。她得到了此地的通行许可,故而不受罗网的限制。随着仙光的闪耀,两人缓缓离地,向着浩瀚星空飞去。
杨婵与静娘从精卫村走出,本要去陈塘关见殷夫人,恰好看见飞过上空的两位仙女。
织女?还有一位是谁?不行,陈塘关不能再莫名背上一个弄丢公主的罪名了。杨婵咬了咬牙,不能大意啊。
下方的陈塘关渐渐远去,城墙上熊熊燃烧的火把逐渐化作闪烁的微光。
殷夫人站在城门楼上,看着仙女身影逐渐消失,想起绛女的告诫和那符箓中牡丹仙子的话,皱眉片刻,追了上去。
风声在耳边呼啸,星辰在四周闪烁,织女不禁问道,“牡丹姐姐,我们这是要去哪儿呀?”
牡丹仙子并未作答,只是专注地向着星空深处飞去,她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凝重。最终,她带着织女在星河间停住,四周繁星闪烁,仿若触手可及。
转过身,望着懵懂的织女,牡丹仙子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缓缓抬手,取出王母娘娘赐予的金簪。这金簪流光溢彩,一看便非凡物。
只见牡丹仙子手持金簪,在空中飞速划过,金色光芒如丝线般交织、蔓延。眨眼间,一个神秘的法阵在两人身边成型,光芒流转,符文闪烁。
法阵既成,天机瞬间被屏蔽,外界的窥探被隔绝,也为她们二人筑起了一道坚固的保护屏障。
织女被这一连串举动惊得目瞪口呆,小心翼翼地看向那根金簪,又望向牡丹仙子,满是疑惑与不安,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问道:“牡丹姐姐,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怎么突然这么神秘?”她的眼神中写满了担忧,心中隐隐觉得,即将听到的消息恐怕非同小可。
法阵光芒稳定地流转,将二人紧紧护在其中。
牡丹仙子环顾四周,确定万无一失后,神色凝重地看向织女,语重心长地说道:“八公主,娘娘爱女之心,天地可鉴,您不可不察,不可不知,更不可不敬。”
那时,天庭之中,天帝明显更加看重十位太子,自诞生便承载着天帝的殷切期望与深厚爱意。
汤谷,乃太阳的诞生与栖息之地,其蕴含的炎阳之力雄浑磅礴,源源不断地从地底深处喷涌而出。这股炎阳之力,乃是天地间最为纯粹的阳气精华,拥有着无尽的生机与力量。
天帝深知,让太子们在汤谷居住,能使他们自幼便沉浸在这充盈的炎阳之力中,潜移默化地汲取其精髓,淬炼自身的仙体与神魂。
而八位公主,却只能居于瑶池一隅。
瑶池虽美,公主们的宫殿虽也精致,却远不及太子们居所的奢华。殿内装饰简朴,日常所用的仙器、仙丹等修炼资源,也远不如太子们那般充裕。
日常的庆典宴会,亦是如此。
每当举办盛宴,太子们皆被安排在最为尊贵的位置,与天帝相邻而坐。他们身着华丽的仙袍,佩戴着珍贵的法宝,在宴会上谈笑风生,接受众神的赞美与祝福。
而八位公主,往往被安排在偏席,在热闹的宴会氛围中,显得格外落寞。她们精心准备的才艺表演,在天帝眼中,似乎也只是过眼云烟,未得到丝毫的关注与赞赏。
更有甚者,大公主绛女屡立奇功,其卓越风姿与斐然功绩本应备受瞩目,可天帝在论及功赏时,目光从她身上匆匆掠过,神色淡漠,言语间吝啬于给予任何特殊褒奖,仿佛她的功绩只是不值一提的寻常之事。
反观大太子,虽曾出师不利,折戟沉沙,颜面尽失。但天帝望向他时,满是宠溺与关切,毫无对其失误的苛责。论赏之际,天帝大手一挥,珍贵法宝与大量仙丹如璀璨星辰般涌向大太子,那丰厚的赏赐尽显对大太子的珍视,仿佛他的挫折只是成长路上的小小插曲,未来仍被寄予无限厚望。
在天帝心中,大太子的地位无可动摇,即便犯错,也依旧是如珠如宝般的存在,而大公主绛女即便功勋卓著,也难以在天帝的天平上赢得相应的倾斜。
王母娘娘满心愤懑,却在天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下,无力抗争。怒火虽炽热,却只能默默咽下,无奈之下,选择不再对金乌们倾注过多关怀,将心力更多地转向八位公主。
那些日子,天庭众仙神也多有势利之辈,瞧着天帝的态度,便肆意轻视八位公主。
王母娘娘岂会容忍这般行径,但凡知晓,必定雷霆出手,严惩那些有眼无珠的神仙。
为了八位公主能修成大道,王母娘娘可谓殚精竭虑,暗中寻觅各种机缘。可这一切,她都只能默默操持,无法言说。
只因天帝言出法随,而她所秉持的道是以法为尊,过往行事不得不处处遵从天帝之意,诸多谋划只能在暗中悄然进行。
转机出现在南极仙翁上天成为长生大帝之时,长生大帝的出现,在天庭权力格局中注入一股新的力量,王母娘娘借此契机,暂且挣脱了玉帝的部分掌控,行事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
后来,天帝一道旨意,令八位公主离开瑶池,前往星河之间编织云霞天衣。
那星河环境恶劣,编织天衣的任务艰巨又枯燥,对公主们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磨难。
王母娘娘听闻此令,顿时怒不可遏,差一点便要抗旨不遵。
牡丹仙子和一众仙子见势不妙,急忙苦苦相劝,众人纷纷下跪,恳请娘娘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