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双眼睛。如鹰隼般警觉锐利的眼睛,没有经历过苦难和危险无法练就的冷静凝视。
最先迎上来的是身材肥胖的神父,头戴蝠形帽,身穿修士袍,袍领上托着一张肉墩墩的世俗面孔。圆润的下巴仿佛随着脚步一颤一颤,脸上的热情和善不似作伪。
他是唐·克罗切的胞弟本杰明诺·马洛神父,对名声在外的哥哥忠心耿耿。人们私下议论说,他会将忏悔者在告解亭里吐露的一切秘密,转头就告诉那位恶魔兄长。
在与迈克尔握手时,本杰明诺神父的轻微紧张在接触到迈克尔抿唇善意微笑时消弭,在惊讶之中松了口气,这并不像杀人犯的微笑,反倒像是巴勒莫大学里腼腆善良的学生。他甚至在下一秒怀疑起那些关于迈克尔·柯里昂的传闻是否有所夸张。
第二位是西西里所有警察的上司弗雷德里科·维拉尔迪警督。他身材瘦削,穿着考究。他的态度和本杰明诺神父截然不同,冷峻湛蓝的双眼透露着敌意的审视,他不可能喜欢这个谋杀高级警官的美国人。
维拉尔迪警督的手握起来像刀刃,迈克尔面色如常地松开手。
第三位又高又壮,魁梧的身形与一头红头发让他更加突出。红头发在西西里极为罕见,而在西西里人刻板印象中,出卖耶稣的犹大是红头发的,这种发色并不受欢迎,甚至会受到歧视。
他是三人中最热情的一个,他紧紧握住迈克尔的手,给了迈克尔一个大大的拥抱,“迈克尔,欢迎你来到巴勒莫!”随之松开手臂,好奇地打量迈克尔,“我是斯特凡·安多里尼,和你父亲一起在柯里昂家族里长大的。我在美国见过你,那时候你还小。你记得我吗?”
出乎意料的是,迈克尔居然真的有印象。得益于安多里尼那少有的、令人难忘的红色头发。
他的面孔同样令人难忘。他的嘴很大,厚嘴唇鲜红得像屠户刚切下的鲜肉,毛茸茸的鼻孔上的两只眼睛深深嵌进眼窝里。见到这张面孔的人,晚上肯定会做噩梦。
如果倪雅在场,她就会知道怎么形容这张脸了,红头发大嘴巴,身材魁梧,天啊,完全是近年那部大热国产动画里的海夜叉真人版。
这三人的组合关系扑朔迷离,令迈克尔心中疑窦丛生。
本杰明诺神父的出现尚在情理之中,作为唐·克罗切的胞弟,由他来承担迎接客人的角色,不难体现唐·克罗切对客人的重视。
但另两人却让这场接待显得格外微妙。
安多里尼看似热情好客,看向他的目光中却带着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更审慎的打量,仿佛在判定他是否值得托付。而维拉尔迪警督,那双诺曼人标志的贵族般的蓝眼睛里渗出的敌意不加掩饰,只是有更重要的任务让他摒弃前嫌,暂时忍耐合作。
迈克尔敏锐地察觉到,两人之间明显关系紧张,似乎结怨颇深,战争一触即发,但又因为某种原因相互克制。这三方只有一个共通点能解释——图里·吉里安诺。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锲而不舍追捕图里·吉里安诺的维拉尔迪警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次以商讨安排吉里安诺逃离西西里为目的的会面之中?
司机为他们打开车门,维拉尔迪警督迅速钻上副驾驶位,一副并不想和他们牵扯太深的疏远态度。而此时,本杰明诺神父表现出了基督教的恭谦,非要坐在中间,让迈克尔坐在窗边,方便他欣赏巴勒莫美丽的景色。
轿车缓缓驶入城区。
透过车窗,巴勒莫展现出一种混杂而奇异的美感。
街道两侧的建筑彼此挤靠,风格却截然不同:格调高雅的摩尔式住房旁,紧贴着立柱高耸的希腊风格公馆,再往前,则是雕刻繁复的西班牙教堂立面,在阳光下投出厚重的阴影。
私人住宅染上不同的柔和的颜色,阳台上挂着花篮,窗帘在风中飘起,仿佛一道道随风延展的布幔,在车顶上空搭起一层层若隐若现的天幕。
迈克尔注意到,每隔一段就有宪兵站岗。身着军服、荷枪实弹,有的伫立于街角,有的干脆就出现在阳台上,与花盆、藤蔓和吊灯形成一种诡异的并列。
街上行驶的车不多,更多的是来自乡村的骡车,拖着早晨采摘的新鲜农产品进城。那些车装饰得出奇地精致,他凭着戴头盔的武士与戴皇冠的国王推断,车上画着的是查理大帝与罗兰的故事。
而有些车上画着的是一个穿鼹鼠皮裤和无袖白衬衣的英俊青年,他腰里别着枪,肩上挎着枪,两行简短的故事后面总用红色的大写字母写着一个名字:吉里安诺。
经过拐角处,迈克尔就看见一幢大房子墙上的告示,他只看得清“吉里安诺”这个名字。本杰明诺神父顺着他的视线,朝车窗方向开口,“那是吉里安诺的声明,他允许巴勒莫人重新乘坐有轨电车。”
迈克尔露出一个微笑,像是听到了某种风趣的传闻,“他允许?”一个逃犯允许?
坐在另一侧的安多里尼笑了起来,脸上带着若有似无的自豪,“只要宪兵坐电车,吉里安诺就炸。他已经事先告诫公众不要坐电车了。”
“吉里安诺为什么要炸有警察的电车?”
面对这个问题,本杰明诺教父眼观鼻鼻观心,并没有出声;前排的维拉尔迪警督从鼻子里冒出一声冷哧。
安多里尼回答,“因为罗马当局逮捕了吉里安诺的父母。”
本杰明诺平静而骄傲地说,“家兄出面斡旋,已经将他们释放了。他也对罗马当局行为感到恼火。”
迈克尔心下思忖,本杰明神父刻意让他坐在窗边,是想减少成为袭击目标的可能性。唐·克罗切能迫使罗马政府放人,这背后一定换了什么东西,或达成了某种交易。但图里·吉里安诺,明显并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