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的家丁护卫,有一些也想要上前护主,但是玄甲军一个冰冷的眼神过去,他们就不敢动了。
也许他们也经常被欺压,早就看不惯他们这位主子了。
最后,杨晓被绑的像个粽子,也不知道是谁,甚至还往杨晓的嘴里塞了破布,他只能疯狂地呜呜,然后如狗一样的被拖走。
杜如晦一声怒吼震慑住了众人,随即就是安抚。
他对百姓温和道:“诸位,陛下尚在长安,没有抛下他的大唐子民。大敌当前,为了守卫我们的长安,陛下下旨,长安戒严,请诸位回到自己家里,不要肆意走动,不得违法乱纪。若有见到扰乱民心者,诸位可到任意城门向上官举报。但是若有人趁乱作乱,定斩不饶!”
然后,杜如晦又挂出一脸的假笑,众人:“陛下如今正端坐在太极宫里,等待诸位上朝呢,你们听,朝钟响了。”
朝钟应声而响。
“咚”。
“咚”。
“咚”。
在众人见了鬼的神情中,杜如晦如沐春风地问了一句:“诸位大人们不准备上朝了吗?”
若是没有他身后的军队,众人可能真的就不准备上朝了。
百姓不知道,他们知道啊,皇帝是真的跑了。
但是很可惜,杜如晦身后跟了十几名玄甲军,十几名玄甲军背后还有几百名神策军。
这个时候,想必也没有人不长眼睛,敢说不去上朝。
于是从西城金光门到太极殿的大街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由玄甲军押着大唐的官员们去太极宫上朝。
朝钟敲完,长安的官员们陆陆续续“自愿”走入太极殿,惊奇发现,本该空无一人的大殿竟然真的有人。
太极殿上方代表皇位的座位确实没人坐,但是那个座位的正前方设置了一席座位,上面正坐着一个身着亲王服饰的人,隐隐约约能看见这人朝服中的软甲。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他们不认识。
那位亲王见到一摞一摞的人,只是淡淡道:“到自己的位置上坐着,人还没来齐,再等等。”
天宝朝臣众人看到押着他们的长官,也就是杜如晦向着上方那位行礼,明显就是以那位亲王为尊。
众人眼皮一紧,也乖巧地行礼,然后落座。
随后又有一些人稀稀拉拉地走进来,有他们认识的,也有他们不认识的。
有人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不认识的人,都仅仅是对着那位秦王行一礼,也不说话。那位亲王也不说话,只是点点头挥挥手,他们就会自然地自己找地方落座。
而他们认识的,则是一脸懵逼地看着上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人带他们,也没有行礼,就被同僚拉到一旁。
然后他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崔光远,和一个不熟悉的人有说有笑地走进来。
两人一同像上首亲王行礼。
众人眼皮一跳。
那位亲王说话了:“崔光远来了?”
“陛……殿下,是臣。”崔光远的声音难掩激动。
众人的眼皮又是一跳。
“你和辅机坐一起,等会还有事要你帮忙。”
“是。”
众人摸不着头脑,有人仗着和崔光远有些交情,悄悄地给崔光远使眼色。却不想崔光远眼观鼻鼻观心,理都不理他们。
而当那位与大唐赵国公长孙无忌同字的辅机和崔光远说话时,崔光远不敢怠慢一丝,回话都十分积极,甚至有些谄媚。
然后有一位身着紫袍的人走进大殿,见到那位亲王愣了一下。
那位亲王却起身一礼:“赵郡王。”
“秦王。”那位郡王也一礼,“秦王这是……怎么回事,陛下呢?”
“事态太复杂,郡王先落座,辅机,你去与郡王讲一讲如今现状。”
好了,现在天宝的朝臣们知道上座那位亲王是“qin王”,至于是哪个“qin”,还没人搞得清楚。
就在众人猜测之际,有人看到刚才那位郡王脸色大变:“这不可能!”
“赵郡王瞧瞧崔光远,再瞧瞧下面这些人,若不是如此,该怎么解释如今的事态呢?”
“……”赵郡王脸色变幻。
然后又有一武官衣着走进太极殿,与赵郡王的反应一模一样:“……秦王殿下,陛下呢?”
“敬德!”
那位将军就被一位与鄂国公尉迟恭同字的人拉到一边,两人开始说悄悄话,然后又是熟悉的:“这不可能!”
“那你说现在是个啥情况嘛。”
然后那位将军地脸上也是风云变幻。
“咚咚咚”,秦王敲了三声响,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似乎还有些人没来,但是来不及了。我们着急,不等他们了,到时候你们,派人去与你们的同僚传话吧。”李世民指着后排的人,强调,“记住,每个人都要传到,若是让我发现不尽心。”
后续的话,李世民并没有说,大家都懂。
天宝朝臣们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意思:长安果然是变天了。
“好了,我们开始朝会。”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乃大唐秦王李世民,在座有没有不认识我的?”
“咕咚”,倒下去两个天宝文官和一个天宝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