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尽快一统内政,共御外敌,李世民采取了崔光远的建议:直接摊牌。
太宗文皇帝的头衔,在天宝年间依然有极大的威望。
没有什么比太宗文皇帝显灵更加振奋人心的了。
但是想让大家相信太宗陛下回来了,尤其是大唐中枢朝廷的人精们相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隆基出逃后,大量朝臣连夜跑路。也亏得李世民封城的速度快,还是留下了不少手脚慢的人。
这些人里面当然不包括大唐中枢高官,所以今日到场的就没几个紫袍,大多数都是红袍,甚至还有被拉来凑数的绿袍。
现在这些人在大殿上晕乎。
他们被玄甲军押送过来之前,有多少人秉持着拼命的心态,准备鱼死网破。
结果就来了这么一个炸裂的消息。
辅机是真辅机,敬德是真敬德,玄甲军也是真玄甲军。
李世民抛出的消息实在是过于炸裂,炸得天宝朝臣集体宕机了。
当然质疑声并不是没有,但是有崔光远在,能让这群人质疑伟大的太宗文皇帝陛下?
绝对不可能。
更何况还有真理玄甲军驻守在大殿外。
天宝朝臣还没消化了李世民的身份,李世民接着又是一个个炸弹扔出。
“众卿有些疑惑很正常,现在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臣属们。不过鉴于我才28岁,我也不知道他们最后是什么位置,所以我就介绍一下名字,你们自动对号。”李世民道。
“这位是李孝恭,目前是赵郡王。”
“这位是秦琼。”
“这边坐着的事长孙无忌,那边是房玄龄,杜如晦。”
“还有尉迟恭,程知节,段志宏……”
李世民一个个点名,天宝朝臣晕头转向:陛下求你了,别扔炸弹了,我认,我认还不行吗?
等到李世民介绍完,道:“有什么想问的吗?”
一位天宝朝臣弱弱地问道:“陛下,魏征呢?”
“魏征?”虽然魏征是个有本事的谋臣,但是他真的这么重要吗?李世民心中不由地嘀咕,“魏征要杀我,被我捆了关在秦王府呢。”
天宝朝臣们互相看了看,没人敢接着问这个问题了。
不过其他问题可以问,又有人以更加弱弱地声音问:“陛下自称秦王,臣请问陛下,来之前,是还没登基吗?”
李世民露出一抹善意的微笑:“快了,不来的话,现在应该是太子了。”
天宝朝臣们脸色一变:完啦!是正在玄武门之变的太宗陛下,是太宗陛下promax!
“还有人有什么问题吗?”李世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四下看了看。
天宝众臣想象着史书上太宗陛下那天的风采,各个默默地低下头,生怕被看到。
“我有。”李孝恭说话,“我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在这儿,我们的大唐呢?”
李世民对李孝恭还挺客气:“稍后我派人专门给赵郡王解释,如何?”
李孝恭点点头。
“诸位都没有疑虑,那我们先议一议叛军的事情。”
李孝恭与秦琼又是一惊:“叛军?什么叛军?”然后就被长孙无忌和尉迟恭按了回去。
天宝朝臣的头更低了。
李世民道:“安禄山的事情,我已然全部清楚了,当今皇帝昏庸无能,朝中奸佞横行,以致于此祸。现如今皇帝已经出逃,而我与我的臣属们刚好又来了。所以自即刻起,你们需听我秦王教令。”
“有人有异议吗?”李世民扫视四周。
贞观朝臣不存在异议,天宝朝臣不敢有异议。
“潼关已经失守,据探,安禄山在潼关陈兵十五万左右,日夜袭扰长安。”这是老六告诉李世民的。
“目前,我们猜测他们借着胜仗,于近期动手强攻长安,兵力在五万左右。长安兵力目前只有万余,所以我需要招兵组军,我的玄甲军不动,除开左右十二卫外,再另设天策军。”
“至于统帅你们不必担心,都是现成的。”
天宝朝臣:我们一点也不担心,您这满手ssr随便打都不会输。
“陛下是要恢复旧制吗?”某位兵部郎中反而问了个刁钻的问题。
“改了很多吗?”李世民也问道。
“确实是改了许多。”
“那就麻烦了。”李世民想了想,“改制要时间,我们最缺时间,我们的时间不能浪费在这种事情上。现在什么样就什么样吧,先不改制,但天策军必需优先设立,我们马上就要打潼关了,这事儿着急。”
还得是太宗,直接就是收复潼关。要是当今陛下,他先想的一定是往哪儿跑。
“招兵买马的事情由民部与兵部商议进行,今日就开始,务必为第一要紧事。”
“是。”天宝朝臣中属于户部与兵部的几位郎中一同领命。
“民部出个人,来回答我问题。”李世民指了指
于是户部出来了一个绿衣主簿,低着头跪在地上。
李世民惊叹道:“你们民部没有人了吗?怎么都轮上你了,你的主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