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注:
1.不舍昼夜: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
2.晋武帝:即司马炎。
3.长江:见上回脚注。
4.吴国:即东吴。
5.凤凰元年:公元272年。孙皓因“凤凰集于苑中”,改元建衡为凤凰。
6.孙皓:见上回脚注。
7.蒋陵:见上回脚注。孙权墓。
8.建业:见上回脚注。
9.北伐闹剧:指公元271年末,孙皓因刁玄谶语兴兵伐晋,遇大雪而还的事件。
10.谶纬:见上回脚注。
11.宗室:见上回脚注。
12.豫章王孙曜:主角之一。
13.南平安:指平定交州的战事。
14.景帝:即吴景帝孙休,孙曜之父。
15.滕牧:吴国官员。史载滕胤(曾任大司马、丞相)于孙亮时期被孙綝所杀,但滕氏作为江东大族,仍有其他成员在朝。滕牧为虚构或指代滕氏某位受孙皓信任的官员,以使情节合理。
16.滕芳兰:虚构人物,滕牧之女,嫁与孙曜。
17.滕胤: (?-256年),字承嗣。吴国重臣,官至大司马、丞相。后因反对孙綝废帝被杀。
18.父皇:孙曜对已故父亲孙休的称呼(在内心或私下场合)。
19.刘珵:主角之一。
20.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行事。
21.阿珵:对刘珵的昵称。
22.车到山前必有路:俗语,比喻事到临头,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
23.礼制:指古代社会关于等级、名分、仪式等方面的规定和制度。
24.采纳: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男家向女家送礼求婚。
25.问名:六礼之二。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26.纳吉:六礼之三。男家问名后,在祖庙占卜,得吉兆,通知女家。
27.纳征:六礼之四。又称纳币。男家向女家送聘礼。
28.请期:六礼之五。男家择定婚期,请求女家同意。
29.宗正:官名,秦汉以来设置,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30.亲王级别婚服:魏晋时期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的贵族婚服有规制。亲王通常穿着特定颜色(如绛色)和样式的袍服。
31.梁冠:古代男子的一种礼冠,冠上有梁,梁数多少代表等级。
32.酒爵:古代饮酒用的器具。
33.迎亲:六礼之六。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
34.拜堂:婚礼仪式,新人拜天地、父母和夫妻对拜。
35.合卺(hé jǐn):古代婚礼仪式。新人各执一瓢(卺),共饮合欢酒。后演变为交杯酒。
36.红盖头:古代新娘出嫁时蒙在头上的红布。
37.喜娘:旧时婚礼中侍候新娘的妇女。
38.《女诫》:东汉班昭所作,是古代对妇女进行封建道德教育的教材。
39.合卺杯:见脚注36。
40.共赴云雨:委婉语,指男女发生性关系。
41.洛阳:西晋都城。
42.阿晟:指司马晟。
43.阿襄:指曹襄。
44.阿祎:指刘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