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江山为局伊人弈 > 第22章 虚封吴兴彰帝略 远戍凉州砺锋芒

第22章 虚封吴兴彰帝略 远戍凉州砺锋芒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刘祎轻叹道,“若非生计艰难,或受极大冤屈,谁愿铤而走险,以阖族性命相搏?朝廷对待边疆部族,当恩威并施,以怀柔为主,方能长治久安。”

她们的讨论,引起了帐外一名护卫将领的注意。此人乃司马炎特派,负责护卫司马晟安全,颇为忠谨。他走进帐内,行礼道:“三位公子高见。末将听闻,此次秃发树机能叛乱,确与地方官员侵夺其部众草场、滥征赋税有关。胡烈将军虽勇,然性情刚愎,未能妥善处置,以致激变。”

这番话,印证了她们的猜测,也让她们对凉州局势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随着大军日益接近凉州腹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也越来越浓。斥候往来更加频繁,带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具体——叛军主力活动区域、兵力部署、可能的伏击地点等等。主帅营帐中,彻夜灯火通明,将领们频繁出入,商议军机。

司马晟虽不能参与核心决策,但作为记室,她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军情简报。看着舆图上那些代表敌我双方的标记,听着将领们分析战局,她才真正感受到战争的冰冷与残酷。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的生死。

一日深夜,三人尚未入睡。帐外寒风呼啸,夹杂着隐约的狼嚎之声。帐内只点着一盏微弱的油灯。

司马晟坐在榻上,看着跳动的火焰,心事重重。白日里听到的战报并不乐观,叛军行踪诡秘,且极为悍勇,晋军虽兵力占优,但在地利、人和方面,似乎都处于劣势。

“怕吗?”曹襄忽然开口问道,她不知何时已放下手中的兵刃,坐到了司马晟身边。

司马晟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说不怕是假的。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兴奋,又有些沉重。”

刘祎也凑了过来,轻轻握住司马晟的手,她的手有些微凉。“我也是。一想到随时可能爆发战斗,就心慌得很。但看到那些将士们严阵以待,又觉得……应该相信他们。”

曹襄伸出手,覆在她们交握的手上。“‘吉人自有天相’??。我们身处中军,当无大碍。只需……保护好自己。”她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

三只手,就这样交叠在一起。帐外的风声似乎小了些,帐内的灯火也显得温暖了许多。她们感受着彼此掌心的温度和那份无言的支撑。在这遥远而充满未知的凉州边塞,她们不仅是君臣,是同伴,更是彼此生命中最可靠的慰藉。那份在洛阳初萌、在灾区加深的情愫,此刻在战火的阴影下,愈发显得真挚而宝贵。她们不知道这场战争将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未来会走向何方,但至少在此刻,她们拥有彼此,共同面对这凛冽的西风和即将到来的风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注:

1.显阳殿:见上回脚注。洛阳宫殿名称。

2.司马炎:见上回脚注。西晋开国皇帝。

3.荀勖:见上回脚注。西晋重臣,时任中书监,掌管诏命文书。

4.李胤:见前文脚注。时任御史中丞,负责监察。

5.“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语出《论语·述而》。意为:遇到事情便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后能成功。此处用于称赞司马晟处事态度。

6.吴兴王:亲王爵位。吴兴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湖州),是孙吴腹地。以此封号封晋室子弟,政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历史上司马炎确有封其子为王的举措,但封地多在北方或中原。此处为剧情需要设定。

7.指吴示威:指向吴国,显示(或威胁)武力/决心。

8.“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语出《左传·庄公十一年》(借伶州鸠语)。形容事物兴起迅猛,衰亡也很快。此处曹襄用以感叹王朝更迭。

9.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

10.曹丕: (187年-226年),曹操之子,曹魏开国皇帝(魏文帝)。

11.山阳公:曹丕废汉献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保留一定待遇,食邑在山阳郡(今河南焦作一带)。

12.阿祎:对刘祎的昵称。

13.“名者,实之宾也”:语出《庄子·逍遥游》。意为:名称是实体的附属品。此处曹襄提醒司马晟不要只重虚名。

14.阿襄:对曹襄的昵称。

15.陆抗:见上回脚注。吴国名将,时任大司马,都督荆州诸军事。

16.荆襄:荆州和襄阳地区的合称,泛指长江中游战略要地。

17.“仁而有断,智而知足”:古人评价将领的德行与智慧标准。仁爱而有决断,明智而知进退。可视为对陆抗品格能力的概括。

18.羊祜:见上回脚注。西晋名将,时任都督荆州诸军事,与陆抗对峙。

19.“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意为:最高明的用兵策略是用谋略战胜敌人,其次是用外交手段瓦解敌人,再次是出兵击败敌人,最下策是攻打城池。

20.孙皓:见上回脚注。吴国末代皇帝,以暴虐猜忌闻名。

21.兵者,诡道也: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意为:用兵作战是一种运用诡诈的活动。

22.善之善者也: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最高明的用兵。

23.孙秀:见上回脚注。叛吴降晋的吴国宗室将领。

24.凉州:东汉十三州之一,辖境大致包括今甘肃、宁夏及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西晋沿袭,是重要的西北边疆。

25.河西:指黄河以西地区,特指今甘肃一带的狭长地带,即河西走廊。

26.鲜卑: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有多个分支部落。

27.秃发树机能: (?-279年),西晋初年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于泰始年间(265-274)起兵反晋,一度势力强盛,屡败晋军,后被马隆击败斩杀。

28.胡烈: (?-270年),魏末晋初将领。曾参与灭蜀。时任凉州刺史,在与秃发树机能作战中兵败身亡。

29.西域:汉代以来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

30.关中:指函谷关以西,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是西晋京畿重地洛阳的西部屏障。

31.蕞尔蛮夷:形容弱小鄙陋的外族部落。带有蔑视意味。

32.太尉:三公之一,掌管军事,为最高军事长官(有时为虚衔)。

33.荀顗(yǐ): (?-274年),字景倩。荀彧之子,荀勖之叔。西晋初年重臣,官至太尉。

34.“社稷隆替,黎庶系乎其躬”:化用明末清初顾炎武《日知录》中的思想。

35.监军:监督军队的官员,通常由皇帝委派亲信或重臣担任,权力很大。

36.记室:官职名,类似秘书,负责文书记录、参谋等事务,通常设于高级官员或将领幕府中。让司马晟任此职,意在学习观察而非实权。

37.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与北山之间,连接中原与西域的狭长通道,战略地位重要。

38.安西将军:将军名号之一,负责镇守西部边疆。

39.函谷关:古代重要关隘,位于今河南灵宝东北,是进入关中地区的东部门户。

40.陇山:即六盘山,位于今宁夏南部、甘肃东部,是关中平原与陇西高原的界山。

41.武弁服(biàn):古代武官或军人穿着的一种服装,通常比较紧身,便于活动。

42.“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语出《孙子兵法·计篇》。强调军事的重要性。

4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语出《老子》第七十四章。意为:如果人民不怕死,用死来威胁他们又有什么用呢?此处引申为官逼民反。

44.吉人自有天相:俗语,意为:善良、正直的人自然会得到上天的保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