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江山为局伊人弈 > 第19章 定秦州三姝窥政事 悯水患一体察民艰

第19章 定秦州三姝窥政事 悯水患一体察民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伤亡如何?粮食还能支撑多久?防疫措施可有布置?”司马晟忍不住开口问道,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

县令看了这位年轻的“公子”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还是恭敬地回答:“回公子,沿河村落,逃避不及者,恐……恐难以计数。官仓存粮,尚能支撑十日。防疫之事,已在加紧进行,只是药材、人手皆有不足。”

听到伤亡数字可能巨大,刘祎脸色苍白,身体微微晃了晃。曹襄眼疾手快,扶了她一把,低声道:“小心。”

司马晟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她出身皇家,锦衣玉食,何曾见过这般人间惨状!巨大的冲击让她心头发堵,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她是大晋的“皇子”,她必须做些什么!

“李中丞,”司马晟转向李胤,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只在这里看。我要去灾民安置点,亲自看看他们的境况。”

李胤看着眼前这位年仅十四岁的“皇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亦有担忧:“殿……公子,灾民聚集之地,恐有疫病,还是……”

“无妨。”司马晟打断他,“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若不亲见,如何能知百姓真正所需?”

刘祎和曹襄也齐声道:“我等愿随行。”

李胤沉吟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吧。但务必小心防护,不可离我左右。”

于是,在县令的引导和卫兵的护卫下,李胤带着司马晟、刘祎、曹襄三人,走进了灾民临时安置的窝棚区。

眼前的景象,比远观更加令人心碎。低矮潮湿的窝棚,散发着霉味和秽物的气味。人们挤在一起,脸上写满了疲惫、恐惧和绝望。孩童的哭声,伤者的呻吟声,此起彼伏。

司马晟强忍着不适,仔细观察着。她看到分发的稀粥清可见底,看到许多人身上只有单薄的湿衣,看到病人因为缺少药材而痛苦呻吟。她的心,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刘祎掏出随身携带的手帕,递给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女孩,轻声安慰着。曹襄则默默地观察着那些负责救灾的吏员,试图从他们的言行中,判断是否存在怠慢或克扣。

她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贵胄,而是三个怀着怜悯之心的少女,以她们的方式,笨拙却真诚地,试图去理解和分担这场巨大的灾难。

夕阳西下,将浑浊的水面染上一层凄艳的红色。司马晟、刘祎、曹襄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望着远处水天一色的景象,久久无语。晚风带来水汽的微凉,也带来了远处隐约的哀哭。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刘祎轻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茫然,“可为何,这世间总有如此多的苦难?”

曹襄沉默地看着水面,眼中映着残阳的余晖。“或许,正因其难,才需要我辈……尽力而为吧。”她的话语很轻,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韧性。

司马晟深吸一口气,胸中郁积的情感似乎找到了一丝出口。“回去之后,我要将所见所闻,一字不落地禀报父皇。赈灾的粮食、药材、款项,必须尽快足额拨付到位!那些玩忽职守的官吏,也绝不能轻饶!”她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这一刻,她不再仅仅是司马炎的女儿,那个需要隐藏性别的司马晟。她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那是对这片土地,对这些受苦百姓的责任。她看向身旁的刘祎和曹襄,只见她们也正望着自己,眼中是同样的沉重,但也闪烁着一丝微光。

在这场巨大的天灾面前,个人的恩怨情仇、身份的桎梏似乎都变得渺小了。一种更深沉、更广阔的情感,在她们心中滋生。她们共同经历的这一切,必将成为她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也将她们三人之间的羁绊,缠绕得更紧。

巡视还在继续,前路依旧艰险。但这三个十四岁的少女,已经在这场灾难的洗礼中,悄然开始了她们的成长。她们将带着这份沉重的记忆和新生的决心,返回洛阳,去面对更加复杂的朝局,去书写属于她们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脚注:

1.晋武帝司马炎: (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90年在位)。266年,迫使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西晋。

2.荀勖: (?-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西晋初年重臣,官至中书监、尚书令。以善揣摩帝意、逢迎贾充而得宠。

3.何曾: (199年-278年),字颖考。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西晋初年重臣,官至太尉、丞相。以生活奢侈闻名。

4.贾充: (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人。西晋开国元勋,官至太尉、鲁郡公。司马炎心腹,权势极大。

5.陇右:古地域名,大致指陇山(今六盘山)以西地区,是汉、魏、晋时期重要的军事和农业区域。

6.刘康: (?-285年或289年),汉献帝刘协之孙,其父为刘冯(早亡)。袭封祖父的山阳公爵位。

7.曹髦: (241年-260年),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260年在位)。因不满司马昭专权,率数百僮仆讨伐,兵败被杀。庙号威宗(后被司马氏取消),谥号高贵乡公。

8.玄色深衣:玄色,即黑色。深衣,是汉晋时期一种重要的服饰形制,特点是上衣和下裳相连,象征“德备”。男子常服。

9.青色襕衫:襕衫,汉晋时期的一种服饰,特点是衣襟下缘接有一幅横襕,形似袍,但较短。多为文士或地位稍低者穿着。青色为当时常见颜色。

10.月白色直裾:直裾,汉服的一种,与深衣类似,但下裳部分不开衩,直接垂下。月白色,淡雅的白色。

11.公闾:贾充的字。古人称呼对方常称字以示尊敬。

12.雍州、凉州部分郡县:史书记载秦州析置主要涉及雍州的陇西、南安、天水、略阳、武都、阴平以及凉州的金城等地。此处根据原文稍作调整,大体符合历史。

13.陇县:古县名,位于今陕西省陇县一带。是秦州初设时的治所。

14.“圣人绥之以德,理之以法”:此句化用儒家思想,强调治理国家需德治与法治并用。具体出处可能非单一典籍,而是概括性表达。

15.鼙鼓:古代军中小鼓,常用于发号施令或报警。此处代指战争或战乱。

16.玉具剑:指剑柄、剑格、剑鞘等部件用玉装饰的佩剑,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17.尚书台:汉晋时期中央重要的行政机构,负责处理全国的章奏文书,权力很大。

18.青、徐、兖三州:均为中国古代州名。青州大致在今山东西部和河北东南部;徐州大致在今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兖州大致在今山东西南部。均为黄河下游重要区域。

19.司空:古代官名,“三公”之一,掌管水利、土木工程等事务。西晋初沿袭旧制。

20.张华: (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司空、中书监。博学多才。

21.光禄大夫:官名,汉晋时期为加官或虚衔,位次很高,表示尊宠。

22.羊祜: (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人。西晋初年重要将领和大臣,以德高望重、清廉正直著称,是主张伐吴的主要人物之一。

2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出《荀子·劝学》。比喻学习、做事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成功。

24.御史中丞:官名,御史台的长官,负责监察百官,弹劾不法。权力很大。

25.李胤: (?-273年之后尚在),字宣伯。冯翊莲勺(今陕西渭南)人。西晋官员,以清廉正直、敢于直谏著称,曾任御史中丞、尚书等职。与羊祜关系良好。

26.轺车: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通常只有一匹马拉,供官员或出行者乘坐。

27.安车:古代一种可以坐乘的车,相对于站乘的“立车”而言。通常有帷幔遮蔽。

28.东郡:古郡名,大致在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一带,靠近黄河。

29.“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语出《诗经·大雅·民劳》。意思是:百姓实在太劳苦,盼望能够稍安康。施恩惠给这国中,安抚天下四方邦。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期望。

30.“盛世虽至,黎庶犹饥;乱世既临,苍生弥难。”:化用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31.任城:古地名,西晋时为任城国(或郡),大致在今山东济宁一带,位于兖州境内。

32.县令:县的最高行政长官。

3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语出《后汉书·班超传》。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尊敬我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晚辈,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做到这一点,统一天下就像在手掌心里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体现了儒家的仁爱和推己及人的思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