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万福,回妈妈的话,燕儿下月就满八岁了。”燕儿此时心如擂鼓,紧张的很,面上却看不出来,镇定的回了一句。
刘妈妈见她年纪小小的,又是二太太吩咐,虽想着里面还是有些蹊跷,但没说什么,只一味应下来。她这样的年纪,自然清楚主子决定的事情,下人只管去做就是了。
“太太安排的好,这丫头看起来就机灵,可解了我这里人手不足的难处。黄妈妈自去忙正院的事情吧,六少爷这里我来安排就是。”
“辛苦刘妈妈了,太太叫她从三等丫鬟的例,别的你们静竹院安排就是。”黄妈妈交待了最后一句,便利落离开了。
“你叫燕儿?先跟我进屋去拜见少爷吧,认认脸。”刘妈妈让银杏继续守门,用手牵着燕儿,温声嘱咐:“走路轻巧些,六少爷喜静。”
进门就是待客、饮茶的客厅,左右用屏风隔断。
此时六少爷正在书房临帖,刘妈妈让燕儿先在客厅等着,自己则进了左侧的房间。
燕儿见左右无人,提着的心这才慢慢放松下来,心想徐府里人可真多啊,不知道老爷太太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每天七八个人围着转,不知道饭桌上会不会有人给喂饭。
她脑中浮现出二太太坐在饭桌上,几个侍女抢着喂她吃饭的画面,忍不住吭吭吭的笑出来,又认识到这里不是笑的地方,强自按捺,声音却像一只被卡住脖子的鹅。
徐允洄正在练字,按照他的习惯,一旦提笔就至少要一口气写完整篇才会分神处理别的事情,一旦被打扰就会不悦。
刘妈妈是他的乳母,自然清楚他的脾气,于是只是在一旁等候,没有开口。
一篇《大唐中兴颂》,正写到“何千万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屏风外忽然传来吭吭吭的奇怪响声,而后是一阵仿佛呛水的咳嗽声,徐允洄分心一瞬,一个好好的‘何’字落笔便飘了,整张皆毁。
他抿了下-唇,有些不悦,更是责怪自己如此轻易便受到影响,发泄般的将面前的这张一把揉皱了,扔到废纸篓中。
他抬眼定定的看着刘妈妈,知道她进来便是有事,等她开口。
刘妈妈虽是六少爷的乳母,但主仆有别,看出少爷不高兴了,她心里也是有些慌,不知道那小丫头在外面干了什么。
“少爷,太太那边领来一个小丫头。方才许是那丫头惹出的动静。那丫头年纪还小,不懂规矩呢。”她一面回话一面抬起眼皮悄悄观察着六少爷的脸色。
徐允洄虽然不悦,但也没有生气到要惩罚这丫头的份上,将这茬略过不提了,淡淡吩咐:“妈妈,叫她进来吧。”
虽然没有人在他面前如此大笑过,但他倒也不至于听不出这是笑岔气了,徐允洄也不明白是什么样的人能自己把自己逗到如此地步,起了些好奇。
燕儿知道自己犯错了,娘就总说她有时莫名其妙发笑不体面,但是二太太被追着喂饭……真的是很好笑啊。
她嘴角又有向上的趋势,听到书房那边传来动静,她狠捏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这才强按住笑意,装作方才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
刘妈妈的脸色不太好看,如果不是少爷马上要见她,她必然是要先训斥一番的,方才还觉得她年纪虽小却应对自如,必然是懂事知礼的,全然是想错了。
燕儿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是错,只低头装鹌鹑,落后一步跟着刘妈妈,直到六少爷问话才抬起头。
映入眼帘的是个头大身子小的漂亮娃娃,脸白的像玉,黑眸清亮有神。他穿着玄色的缎子直缀,勾勒出瘦窄的肩膀,更显得头大了,像过年贴的大头福娃。
想到这里,燕儿又想笑了,她咬着下嘴皮,才勉强撑过行礼。方才已经没憋住呆会肯定要挨骂了,这会万万不敢让自己笑出声来。
徐允洄看着眼前头发稀疏,身子伶仃的小丫头,要不是刘妈妈方才说了是太太那边送来的,他还以为是府里刚买了逃荒来的丫鬟。
是个可怜的,在家估计都吃不饱饭,难怪仅是到了这里,看了看环境,就笑的难以自抑。
“你叫什么名字?”
少爷的声音也好听,燕儿一边感叹,一边又甜甜的笑起来:“六少爷,奴叫燕儿。”
他虽难得起了怜悯之心,不打算为难她,也没多两分热情,他一面抽出张新的宣纸,一面挥手示意两人退下:“以后你还是叫燕儿吧,刘妈妈安排她些做轻巧活儿就行了。”
燕儿大喜,不用做太多事情还能拿三等月例,少爷好人啊。
这静竹院,她可算是来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