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忙到中午一点的时候,两人面前的人终于散的差不多了。
父子俩相视一笑。
因为太忙,王启航额头都出汗了。王成铁刚才忙着收钱找钱,精神高度集中,现在放松下来,也觉得有点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忙碌,两人背篓里的绿豆糕已经卖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四十多块。照这个趋势,根本不用等到晚上工人们下班,下午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零零星星的就能把剩下的这些卖完。
但王启航估计错了。
刚才父子俩这边的热闹,附近几个摆摊的人也看在眼里。
他们甚至有些嫉妒,他们卖饭的摊点那里,也没有这么多人啊。
刚才那么多人围在王启航父子俩跟前,他们对王启航的绿豆糕也产生了好奇。
卖凉皮的那个大姐秦如来到王启航这边,她跟王成铁打招呼:“大哥,你们这生意真好啊,那么多人围着你俩。”
语气里浓浓的羡慕,掩饰都掩饰不住。她也没必要掩饰,又不是卖一样的吃食,并没有直接的竞争。
“姨,给你块绿豆糕,你尝尝。”王启航没有小气,直接递了一块绿豆糕给秦如。
秦如也没有客气,接过王启航递过来的糕点。一回生二回熟,如果经常都在这里摆摊,相互照顾生意就成了常态。
嗯,确实好吃,难怪刚才这么多人围着。
秦如转身,回自己摊位上拿了一个干净的碗。她把手里攥着的六毛钱递给王成铁。
两个摊位离得近,绿豆糕多少钱一块,她都听见了。
“给我拿五个!回家给孩子们尝尝。”她把碗递给王启航。
在这里卖凉皮,已经卖了大半年,赚钱比工人还多,秦如一个月能赚一百多块钱。买几块绿豆糕,她一点也不心疼。
这时工人都已经回厂里上班,另外几个摊位也都比较冷清。
秦如跟王启航父子俩的交流,另外几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卖吊炉烧饼的大爷也过来,买了两块。
卖馄饨的小媳妇也过来,买了四块。
卖包子的大娘也凑热闹,买了两块。
得了,一会的功夫,背篓里又少了十几块。只剩下二十多块。
不到下午三点,父子俩就零零星星把剩下的糕点全部卖完。
跟附近已经熟识的摊贩们打个招呼,父子俩就兴高采烈的打道回府。
王成铁脚步轻盈,一点都没感觉到累。
今天的绿豆糕做的多,一共二百一十多块,现在都卖出去了。今天收入二十多块钱?王成铁越想,心里越美。
在外面站了大半天,剩下的时候,又在走路,父子俩还是有些累的。
两人在路上没有说话,一人背着一个空背篓埋头赶路。
数完钱,一家人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收入一共是二十五块三毛二,刨除成本,利润接近二十块钱。这等于一个临时工一个月的工资了。
一天赚一个临时工一个月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