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几经变换,那张照片却依旧是尹宓的屏幕。这种模糊的像素别有风情,顾贝曼有一次从她那里要过来自己也换上了。
播放器换了下一首歌。非常特色地编曲彰显着年代感。
【天天都需要——】
顾贝曼猛按几下下一首,总算换到了一首安静些的钢琴曲。她听了一会儿发现是《恋恋笔记本》的主题曲。
尹宓有一年想突破下自我,从抒情往甜蜜可人进一进。她们在短短一个星期内的每个夜晚都宅在客厅沙发上看爱情电影。
从《泰坦尼克》到《暮光之城》,然后是《罗马假日》、《魂断蓝桥》。异国他乡,顾贝曼看着尹宓租的厚厚一摞的光碟,电视屏幕传出的是她听不懂的鸟语。
虽然男女主都很好看,对她来说纯看情节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但还是看得有点反胃了。
与平常选曲不同,总是无精打采听着顾贝曼兴高采烈谈论和旋、起伏、编排的尹宓看得很认真。
顾贝曼不想打扰她的兴致,于是看两眼电视再看两眼尹宓解乏。
在《卡萨布兰卡》三人虐恋落幕后,顾贝曼终于忍不住按下了尹宓的手,“等等,换个国产片吧!”
外头是异国炎热的夏日,她们躲在空调间里,制冷呼呼作响吹得人手脚冰凉,依次往上露出来的大腿和胳膊却是温暖的,靠在一起太久就会变成炎热。汗水从相接处的皮肤之间沁出来,又在分开之后迅速被冷风吹凉。
尹宓把手背从她的手指头下挪开,挽了一下耳边的碎发。她在手机上捣鼓了半天,最后翻给顾贝曼看了一张海报。
《恋爱通告》,顾贝曼读出上面的字,看着那个有点滑稽的造型。
“看起来是个好结局。”她向沙发上一靠,“那就它好了。”
电影实话说纯靠主演的脸撑着,但里头的歌是真好听。尹宓靠过来和她咬耳朵,说自己很喜欢这位男主演的歌。
顾贝曼对流行歌曲不太了解。她随身听里一切流行歌都是尹宓传授给她的。在这之前,那里头几乎都是古典乐,西洋的、中式的。
更主要的原因是顾贝曼那双耳朵总能听到些不知道名称的曲目。那时候又没有听歌识曲,她要找带歌词的歌都是默写出记得的歌词在贴吧里求助,按着底下回复一首一首去听。
顾贝曼看见她脸上细密的绒毛,逐渐张开的五官。她眼前的人好像是尹宓,但又不是那么像她熟悉的尹宓。
她被蛊惑了,说出一句豪言壮语,“喜欢就滑,我给你编。”
那一个赛季尹宓十六岁,凭借这套节目赢得了国际赛场上的第一个冠军,然后在自己十七岁生日后的世锦赛上拿了铜牌。
从那天起,她的功绩就注定要和顾贝曼绑在一块儿了。
现在也得跟我绑在一块儿,顾贝曼恶狠狠地想。她这会儿陷在一种骄傲和被戳中痛脚的傲娇之中,即为别人固定将她和尹宓绑在一起快乐,又为被绑在一起而烦恼。
她以为自己已经听惯了这种恭维或是臆想,但最近因为隔离尹宓而导致大失水准的心态暴露了她的饥饿本性。
她不会餍足,恨不得每个人看到她俩都自动觉得是天下无双的一对。但她又像一个没吃过大餐所以几口就被噎住的贫瘠之人,望着剩下的触手可得的美食兴叹,愧疚、痛苦以及恐惧同时折磨她。
这么好的时光,这么好的美梦,她并不与之相配。
诚然天底下不会有人比她更了解这桌好菜。她既是大厨也是唯一的食客。她不能忍受有谁能在这张桌子上和自己平起平坐。
但她偏偏又是那个最不合适的人。
围观者众。他们只是随着心意讲出好话听,并不会也不用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但她要负责。
她是姐姐,是更年长的那个,是一直都在做对的选择的掌控者。
所以她绝对不能让尹宓意识到这件事,意识到顾贝曼的心理原来同样脆弱,同样无时无刻受到挑战。
尹宓很聪明。她比自己擅长计算与逻辑。
如果让她知道自己发作的事情,保不齐某一天她就会看出规律。
不,尹宓一定会看出规律。
所以才不能给她更多的线索了。
顾贝曼看了一眼手机屏幕,没有任何人的消息。
时间已经接近十点。这时候的尹宓应该已经完成训练回到家中。
她不该打扰她。
她不该放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