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宓遇到一点麻烦。她动了动右脚,脚下的平台感觉比平常软了一点。
问题在于她已经上场,就是想换新鞋也来不及了。
尹宓只好趁着滑向场中的时间弯下腰确认。
鞋帮上有一条隐约的折线。
这可不太妙啊。
当然比赛途中遇到问题也有酌情可以重赛的可能。但这只是一场国内赛,还是分站赛,她搞得那么上强度会稍微有点丢份。
一姐也是要面子的。
“尹宓,本赛季自由滑选曲《安魂曲》与《莫扎特》。”
镜头随着尹宓身影移动。她黑红配色的小裙子很需要浓妆压阵,可惜尹宓手艺不佳,顶多是一个把眼线画黑一点嘴唇涂红一点。
家里更会化妆的人是顾贝曼,以前有空的时候她还会出一些绝世舞姬类角色的cos,在一些网站上发自己跳舞的视频。
凭借自己亲妈来了都认不出来的换头技术,迄今为止都未被粉丝扒出真身。
她滑到场中心,举起手应和观众们的欢呼。
昨天短节目后网络上就零零碎碎上传了许多她的比赛视频。评论区显得很是热闹,一边挑挑拣拣这几年的年轻女单展望一下未来梯队,一边感慨一姐宝刀未老三周套稳如老狗。
上限看新人,下限看老将这句话不得不说有它的道理。
尹宓在训练之余快把当年顾贝曼的比赛视频看烂了。她举起手模仿当年的顾贝曼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随后双手掩面垂头站定。
第一拍空出,是指挥家挥棒的一瞬间,随后提琴部引入。
尹宓躬身缩紧,双手向下滑动露出了一双悲伤的眼睛。她抬眸,定格。
摄影很好地给了她的眼睛一瞬间的特写。
开场动作随着“今日正是落泪之日”的合唱一同完成。
尹宓向后滑动,舒展肢体,柔顺的双臂拂过滑动勾起的风。
第一个连跳,3Lz3Lo。
勾手跳一直是尹宓的长项,也是她最早隐隐出现四周风采的跳跃。大部分选手,包括男单都少有能把这个动作做标准的。她也算是冰场上一朵奇葩。
后外结环跳跳跃中身体的轴线一歪落冰动作就很难看。尹宓落地的时候感觉脚下一松,猛地向前倾了太多,只能凭借自己的倔强硬是从冰面上把身体捞起来。
虽然有手扶冰面的动作,她从落地后的脚感预估了下,应该是足周了。
这一下的起伏刚好同唱词“从灰烬中起身的,是接受判决的罪人”合上。
说不定能被认成一个新式难度滑出动作呢,尹宓苦中作乐地想。
她挣扎的时候错过了第一段乐曲的最高音。便只有在寂静中伸指向上做出一个够什么东西的动态。
《落泪之日》的最高音是天才在这世间写下的最后一个音符。
尹宓自认不是能谱写传世名篇的天才,所以选择了旁观者的视角。
你的眼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不是一首,不是两首,而是可以列成一张单子的丰厚传世之作。
你当然会仰望他。
《震怒之日》开始,音乐节奏激烈起来,合唱团也从女声为主偏向了和声。
尹宓在此的编曲同顾贝曼稍有不同。她毕竟不是个能越跳情绪越满的人。她只留下了吟唱“震怒之日”的人声部分,剩下的是重新编了配器的纯音乐。
包括后面萨列里的选段,也只有一句“震怒之日”的唱词。
这一段的编舞延用了顾贝曼当年的编排。
尹宓双手捂嘴,做了一个被往后拉的动作。
整个编曲里有许多这样突然向前或向后的短促动作,正是为了衬托出紧张与压迫。
“平庸到无法留名青史的庸人。”
“只能在角落里嫉妒着天才流眼泪罢了。”
“怎么现在连三周跳都跳不清楚了,还好意思叫一姐。”
“一天天地赖着旧成绩。”
“当年复出拿出四周跳果然是昙花一现啊。”
客观条件是不看的,该为此负责的人是不用负责的。
挨骂的永远只有运动员本人。
尹宓太在乎了。她在乎这一切,也莫名热爱这一切。于是冰刀就会被无用的情绪累赘,变得沉重,变得乏力。
她发力起跳。
阿克塞尔,永远向前。*
“3A,女子赛场上能够完成这个动作的选手并不多。啊,双脚落地了。”
尹宓踩在冰面上,感觉右脚好像完全失去了限制。本来应该紧紧包裹住脚踝的鞋筒左右轻晃着打在她的皮肤上。
高强度的运动会加速冰鞋的折损,尤其是已经有一条轻微折痕的皮面,很快就会顺着小小的缝隙整个塌帮。
“接下来是三连跳,此次比赛选择了3Lz2A2A这个难度。尹宓其实有做夹心跳的能力,加上她的四周储备。目前看来可能还是受上赛季末伤势影响较大。”
旋转过渡,节目进入下半段。
一个短暂的燕式后《震怒之日》换成了萨列里的同名乐章。
他们俩的《安魂曲》一个是D小调,一个是C小调,注定了从根本上风格就不同。但偏偏又都跳脱出对调性的刻板印象。
莫扎特的D小调深刻,但充满抗争。萨列里C小调奋发又不失纯净,即便是再度吟唱“此为震怒之日”,也不让人觉得是愤怒,反而偏于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