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五,素来平静的宣城发生了件怪事。
原本,因少爷娶亲,富商张家大设流水宴。
甚至为讨彩头,张老爷子还邀请街上的行人共同赴宴,同喜同贺。
但,谁也没想到,瞬息之间,喜事竟变成了白事。
将拜堂之时,有仆人在书房里发现了张家少爷的尸体。
事发突然,参宴的人听闻后瞬间变得惊恐万分。
他们慌张起身,有的上前去凑热闹,有的则担心引火上身,缩着脖子朝门外走去。
宴会霎时间乱作一团。
可正巧,宣城的捕头陆不明也在受邀之列。
听了这事,他站起,猛地将佩剑拍到桌上。
啪的一声巨响,众人顿住。
“未抓到嫌犯之前,任何人都不准走!”
陆不明不容置喙地高声喝道。
捕快们立马飞速闪身围住大门,将所有人拦在了院内。
而接着,见有人神情不满,陆不明又放缓声音。
“凶手或许尚未离开,所以为防其趁乱浑水摸鱼、再生事端,有劳大家坐回原位。”
“这样我们也可更好保护各位的安危。还请诸位配合。”
他边掷地有声地说着,边端正地躬身行礼。
众人闻言,只得按捺内心的不安,乖乖归位。
悲痛不已的张老爷子见他如见救星,忙将其拉去现场。
吩咐手下守好正门和大厅后,陆不明点了几人一同赶往书房。
接着又派走其中一拨去询问仆人,他带着另一拨勘察了现场。
看到那古怪的场景,饶是不喜形于色的陆不明也不由得眉头皱紧。
正值日落,太阳渐沉。
帘子又被拉下,光亮只能从小小的间隙中透过,晕出昏黄一片。
屋内没有凶器,不见血腥,只余散落一地的书卷纸张。
风一吹,哗啦啦响。
张家少爷软趴趴地伏在案桌上,早没了生气。
领口大敞,露出的白花花的肉在红衣的映衬下更显得刺目。
但上面没有伤口。
另外,最为诡异的是,他带着难以言说的陶醉神情,眼睛眯起,笑容满面。
不像暴毙,反像是登了极乐。
空洞的双眼望向前方,倒映着陆不明他们沉默着搜查的身影。
一个时辰后,陆不明这边没发现什么线索,但另一边却根据一个仆人的口供抓到了个嫌疑人。
是个俊俏少年。
与他同行的是位盲眼姑娘。
被压着带了上去,宋书禹分外想不通,怎么自己还没等把鬼仙的身份捂热就又突然换了个身份——
而且还成了杀人嫌犯?
他眼里满是疑惑与怀疑。
而接着,看到那有些眼熟的死法,对上对面高大男子的锐利目光,宋书禹觉得自己真是倒霉透了。
事实上这不是他们的初见。
宋书禹和宋青君在昨日就同陆不明见过了。
当时,被老奸巨猾的崔珏诱骗着绕进巷子签了卖鬼契的宋书禹正打算带青君出去。
可才拐个了弯他就差点撞上准备进来的陆不明。
原来不知何时,这地方出现了个仰面躺着的醉汉。
正当班巡逻的陆不明路过,看那人那样瘫在地上,察觉不对劲,立刻上前蹲下身子查看。
醉汉面色潮红,嘴角挂着笑。
若不是一动不动到连肚皮也没了起伏,陆不明还真看不出他其实已经死了。
但他身上没有伤。
只是一只手扯着一侧衣襟,将其扒开,露出了带有抓痕的胸口。
可那抓痕很浅,而且看形状也是他自己抓的,根本算不上致命伤。
所以陆不明怀疑那家伙是因酒喝多了而一不小心心梗猝死的。
不过,探案多年的直觉又让他心里升起异样。
总觉得可能会发现些异常,他便顺从内心的指示,起身朝前面走去。
结果还没踏几步他就遇见了个面生的少年……
自离开宋府后,为了方便,也为了更好保证青君的安危,宋书禹化出了实体。
这样,旁人见到他便会有所顾虑,不会随意欺辱身为瞎子的青君了。
因此其他人,包括陆不明都是能看到宋书禹的。
但在这种情景下碰上太过奇怪。
在宣城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没见过宋书禹这张脸的陆不明一下子起了怀疑。
“你们是谁?怎么出现在这?”他冷声道。
对面,因怕撞上陆不明,宋书禹猛地停下来,青君一不留神就撞上了他的背。
她不禁轻揉鼻子。
接着,蓦地听见一声满含警惕的询问,宋青君回神。
怕出了什么意外,她走出,与宋书禹并排站着,不卑不亢地俯身作揖。
“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昨日才到宣城,方才本在茶楼听书,后因被说书的吸引,就特地跟他到这巷子里请教了下学问。”
半真半假地说道,而后,宋青君起身,目光对准声源。
“不知,发生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