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贡院内寂静无声,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所有学子都在全神贯注,将心中的谋略与才学尽数倾注于纸上。
这场考试不仅考验学识,更考验心性与格局。
几日后,考试结束。宋蓁放下笔,长舒一口气。她将试卷交予考官,随后走出贡院。
贡院外,阳光正好。宋蓁抬头望天,心中却并无轻松之感。
春闱只是开始。
“宋贵女,考得如何?”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
宋蓁回头,见是沈柔。她今日依旧未着官服,一袭素色长衫,发间随意插着木簪,眉目间带着几分慵懒的笑意。
“沈大人清闲。”宋蓁笑着回应。
沈柔轻笑一声,走到她身旁:“春闱大事,我自然要来凑个热闹。不过看宋贵女神色从容,想必是胸有成竹了。”
宋蓁不置可否,只是淡淡道:“结果未出,一切尚未可知。”
当然,我勤勤恳恳学了两辈子,能没点墨水吗?
沈柔挑眉,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宋贵女果然谨慎。不过,我倒是听说,陈家的那位小郎君近日茶饭不思,似乎是为了某个人。”
宋蓁神色不变,语气冷淡:“沈大人若是无事,我便先告辞了。”
沈柔笑了笑,不再多言,只是目送宋蓁离开。
“小姐辛苦了,快回家,家里备好了饭菜,正等着你呢。”素梅迎着宋蓁进马车,
“知道了,先去杜府。”
踏入杜府,宋蓁轻车熟路地穿过回廊,径直走向杜老夫人的书房。杜府的下人们早已熟悉她的到来,纷纷行礼让路,无人阻拦。
书房内,杜老夫人正伏案批阅文章,听到脚步声,抬头见是宋蓁,脸上顿时露出欣慰的笑容:“蓁儿来了,快坐。”
宋蓁恭敬行礼,道:“学生今日前来,是因近日京中局势复杂,心中有些疑虑,不知该如何应对,特来请教老师。”
杜老夫人沉吟片刻,缓缓道:“蓁儿,你可知春闱不仅是考才学,更是考人心?世家与寒门之争,朝堂风云变幻,皆是春闱之外的战场。你需得心中有数,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唉,道理我都懂。
宋蓁点头,沉声道:“学生明白。只是学生有一事不明,若春闱之后,有人以权势相逼,学生该如何应对?”
杜老夫子闻言,目光深邃地看了她一眼,低声道:“蓁儿,你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宋蓁眉头眉头紧蹙,似有难言之隐,片刻后才缓缓开口:“学生已有决断。北疆虽苦,却是学生建功立业之地。学生不愿受人摆布,只想走出自己的路。”
杜老夫子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微微颔首,示意她坐下:“好!不愧是我的学生,有胆识!不过,北疆苦寒,灼儿的舅母在北疆任职,我会写信于她,也好让你有个照应。”
宋蓁闻言,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恭敬道:“多谢老师为学生筹谋。”
很好,目标达成。宋蓁心中暗想,面上却依旧恭敬如初。
杜老夫子摆摆手,语气温和:“你与灼儿定亲,我自然希望你前程似锦。只是北疆局势不比朝廷简单,你需多加小心。”
宋蓁点头应下,心中却已了然。今日前来,一为试探,二为铺路。杜老夫子的态度已然说明,杜家在朝堂上的处境确实不妙,否则不会如此轻易同意她离京的提议。
离开杜府,宋蓁登上马车,素梅见她神色平静,轻声问道:“小姐,可是事情办妥了?”
宋蓁微微颔首,淡淡道:“回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