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再见——桑岩 > 第14章 第 14 章 剪发抗争

第14章 第 14 章 剪发抗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桑岩说得对——“不要太把老师的话当真”,我终于开始慢慢理解这句话了。

自从“河边事件”之后,老师和家长对我的关注明显减少了。学校不再单独把我叫去谈话,班会上的“敲打警告”也没有了;家里也不再追问我是否“早恋”,甚至连暑假的旅行安排都照旧进行,仿佛一切都恢复了平静。

可这种“被放过”的轻松感并没有到来,反而让我感到一种诡异的空荡。他们不再提起,不再追问,不再审视——但我却像是被判了“静默观察期”,被悄悄放逐到了一个没有声音的角落。原来,被彻底放弃关注,比被严加管束更让人心慌。

我已经失去了阅读小说的兴趣,他也不再需要替我放哨。看到我心不在焉的模样,他估计也不敢再指望我的“执勤能力”。他打瞌睡的次数明显减少,而我们之间,也悄悄维持着一段小心翼翼的距离。那个“秘密同盟”,仿佛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有时候,我甚至想,既然“早恋”的标签已经贴上了,不如就真的做点什么。比如——写张纸条给桑岩。可当我摊开纸,拿起笔,脑海却瞬间空白。写什么?“谢谢你”?“对不起”?还是“你为什么不再看我一眼”?每一句都在心头盘旋,却怎么也写不出口。

一张、两张、三张……纸一张张地被撕掉、揉起、丢进废纸篓。最后,桌面上空无一物,而我,心里却越发堵得慌。原来,最难写下的,从来都不是作文里的“抒情段”,而是那些真正想对一个人说的话。

“算了。”我轻声说。但我知道,这两个字说得再轻巧,心底那点悸动和不甘,并不会真的熄灭。

/

高二的文理分班,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面对的一道关卡。理科意味着选择更多,但压力也大;文科相对轻松,却在录取中竞争激烈。

我原本还在犹豫,还没真正做出选择,可潘老师已经“先下手为强”。

那天晚饭后,我刚收拾完作业,爸妈便一左一右把我叫住。

“云翼,潘老师找我们谈了谈,”我妈语气轻快,“她说你物理成绩一般,建议你转文科,会发挥得更好。”

我愣了一下:“可我还没决定……”

“你觉得你学理科有优势吗?”我爸看着我,“文科适合你。”

“可我并不排斥理科……”

“你语文和英语都不错,历史地理学得也扎实,学文将来可以学金融、学管理……女生做这些工作更合适。”

“……更适合女生。”

这五个字,就像一根细细的绳索,轻轻缠绕,却牢牢锁住了我的反驳。我不是不可以接受文科,我只是——讨厌被替我做决定。

我低下头,没有再争辩。潘老师一旦插手,就意味着我几乎没有余地。我知道,她是想借着分班,把我和桑岩“顺理成章”地分开。而她也就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我,从头到尾,不过就是那个被贴上“自私”“叛逆”“破坏集体荣誉”“早恋”标签的学生——没有人问过我愿不愿意参加比赛,也没人关心我对自己未来的设想,连一次真正开口解释“我和桑岩其实什么都没有”的机会,都没有。

我忽然想到《包法利夫人》里的艾玛,她厌倦了丈夫、家庭和那个小镇,拼命想逃出命运设下的牢笼,最终走上了毁灭的极端。虽然我不会像她那样走到尽头,但那份“被决定”的窒息,我太懂了。

我必须做点什么,不是为了反抗文科,而是为了告诉他们——我还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哪怕只有一点点。

/

那个周末,我独自走进了一家理发店。

镜子里的我,长发及腰,天然的大波浪像沉重的藤蔓搭在肩头。

“剪成什么样?”理发师笑着问。

我指着墙上的一张海报,是一个利落干净的短发。 “剪这个。”

“确定吗?剪这么短你可能会不太习惯哦。”

“剪吧。”

我的声音平静得惊人,仿佛那个决定在我心里已经酝酿许久。

剪刀落下,“咔哒”一声,第一缕发丝应声而落。那一刻,我竟有些快意。仿佛那些随着发梢落地的,不只是头发,还有我这些年被安排、被服从、被期待的种种模样。

镜子里的我,大眼睛更清晰了,颧骨的线条也更加分明。可最鲜明的,还是眼底那一抹没有被时间和现实削平的倔强与不服气。

哪怕只是一个发型,我也想握住这唯一属于我的主动权。

就像张爱玲写的那句:“女人剪发,是在向命运妥协时的一种表面反抗。”

我或许无法改变文理分班,无法改变父母的决定,无法澄清那些围绕我和桑岩的早恋传闻……

但至少,这一剪,是我自己说了算。

我不是在叛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