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莞在家里足足休息了半月有余,等到身体恢复的差不多时,她便迫不及待的返回医院上班去了。虽然急诊的工作又忙又累,可跟大家伙在一起共事,心底就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力量,驱使着她归心似箭。
聂莞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医院急诊室的门。熟悉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忙碌的场景映入眼帘。
“聂莞,你可算回来啦!”许一娜眼尖,第一个发现了聂莞,立刻放下手中的病历本,快步迎了上来,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身体都恢复好了吗?如果不行就不要逞强,知道吗?”
这段日子许医生的转变真的非常大,没想到她经历了这么多的事,许一娜不仅没看她的笑话,反而一直在关心着她。通过这段日子的相处,她跟许一娜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甚至是知己。
聂莞的眼里涌出些许泪光,嘴角轻轻上扬,笑道:“当然了,我已经全好了,现在就可以工作。”
就在这时,小蕊和小静也从人群中挤了过来,小蕊手里还攥着一把刚整理好的医用棉签,她顾不上放下,直接用胳膊肘轻轻怼了怼小静,笑嘻嘻地说:“我就说今儿个一早就眼皮直跳,准有好事儿,果不其然,莞莞回来了!”
小静连连点头,把手中的文件夹往旁边桌上一搁,伸手拉住聂莞的胳膊,上下打量着:“莞莞姐,你不在的这些日子,急诊室都好像缺了主心骨似的,可算把你盼回来了。”
聂莞伸手点了点小静的脑袋,嗔了一句:“我就是个护士,不要把我说的那么神啦。”
郑旭和吴峰正在一旁给一位患者做初步检查,听到这边的动静,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加快了手上的动作,不一会儿就安置好了患者。郑旭一边摘手套,一边大步走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笑意:“小莞,你这一康复,咱们急诊室的战斗力又要飙升了,之前大家可都念叨着你呢。”
吴峰跟在后面,挠挠头,露出一口大白牙:“是啊,小莞,有你在,我们心里都踏实多了。”
周鑫正坐在电脑前录入患者信息,听到声音赶忙站起身,因为起得太急,椅子在地上划出一道刺耳的声响。他也顾不上这些,绕过办公桌,几步跨到聂莞面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莞,你可算回来了,我们大家都很想你。”
聂莞笑着摆摆手:“谢谢大家的关心,我都记下了。”
崔洋风风火火地冲进急诊室,手里还拎着一袋早餐,显然是刚忙完别的事儿赶过来的。一进门看到聂莞,她眼睛瞬间瞪大,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聂莞跟前,把早餐往旁边一放,双手握住聂莞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抖:“莞莞啊,你可算来了!你不在的这段时间,我这心里空落落的,老觉着少了点啥。你看,我今儿个特意给大家带了早餐,就当是给你接风,也庆祝咱们急诊室大团圆!”
众人围在聂莞身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这些日子的趣事,急诊室里欢声笑语不断,原本忙碌紧张的氛围此刻也变得温馨起来。聂莞环顾着四周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满是感动。
就在大家聊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刘护士长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她一进门,先是习惯性地扫视了一圈,原本喧闹的急诊室瞬间安静了几分,大家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脸上的笑容也微微收敛,知道护士长要开始“例行公事”了。
刘护士长目光在众人身上停留片刻,最终定格在聂莞身上,放缓了语气说道:“聂莞啊,身体真的没问题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有一点勉强,必须马上说。”
聂莞赶忙点头,声音清脆又坚定:“护士长,我真的全好了,您就放心吧,这几天就盼着回来干活呢!”
听到这话,众人都轻声笑了起来,刘护士长紧绷的嘴角也忍不住上扬,轻轻拍了拍聂莞的肩膀:“行,那就好,有什么不舒服随时跟我说。”
不多时,急诊室的门铃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众人瞬间进入工作状态,刘护士长迅速分配任务:“聂莞,你和许一娜先去接诊,看看什么情况;周鑫、吴峰,准备好担架,随时待命;小蕊、小静,检查急救设备;崔洋,去联系相关科室,做好会诊准备。”
聂莞和许一娜快步冲向门口,只见一位面色苍白、捂着肚子的中年男子被人搀扶着,疼得直冒冷汗。
聂莞立刻上前,一边扶着男子往里走,一边柔声询问:“大叔,您哪儿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疼的?”男子虚弱地指了指肚子,断断续续地说:“从昨晚就开始疼了,本来想着忍忍就过去了,谁知道越来越厉害……”
将患者安置在病床上后,聂莞手脚麻利地为他戴上血压计,许一娜则在一旁仔细地问诊,记录病情。这边刚忙完初步检查,那边周鑫和吴峰已经推着担架车候着了,准备送患者去做进一步的检查。聂莞一路跟着,眼睛紧紧盯着检测仪的数据,随时向许一娜汇报。
回到急诊室,又有新的患者陆续送来,有不小心摔伤的孩子,哭得惊天动地,聂莞赶忙拿出小玩具安抚,小蕊则迅速为孩子处理伤口;还有突发心脏病的老人,崔洋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心内科专家,周鑫有条不紊地录入老人的各项信息,为抢救争取时间。
聂莞在各个病床之间穿梭,一会儿帮忙换药,一会儿安抚患者情绪,忙得脚不沾地。
刚上班就是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聂莞一时有些吃不消,还没到中午呢,身体就疲累不堪。崔洋见她这样把她安排到分诊台那去了,“莞莞,你去歇会儿吧,这里我先顶着。”
聂莞感激地笑了笑:“没事,我坐一会儿就好,大家都这么忙,我哪能歇着。”
分诊台的工作同样重要,聂莞强打起精神,专注地应对着每一位前来问询的患者。她深知,自己哪怕状态不佳,此刻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一道关键的指引,能为后续的救治流程抢出宝贵时间。
一位大妈心急火燎地冲进来,拉着聂莞的手就喊:“姑娘,我老头子突然头晕得厉害,走两步就晃,这可咋办啊!”
聂莞赶忙扶她在一旁坐下,轻言细语地安抚:“大妈,您别慌,先和我说说大爷之前有没有啥病史,比如高血压、高血脂之类的。”
大妈努力镇定下来,一边回忆一边说:“他高血压好多年了,一直吃药控制着呢,可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
聂莞迅速在分诊单上记录关键信息,同时按下呼叫铃,通知里面的医护人员准备接诊高血压急症患者,接着指引大妈和老伴往相应的检查区走去。
没过一会儿,又有个年轻人捂着胳膊走进来,鲜血渗过他捂住伤口的毛巾。聂莞见状,立刻站起身,拿过急救箱,快速为他初步清理包扎止血,同时大声呼喊:“小蕊、小静,来这边帮忙,有外伤患者!”
两个小护士闻声赶来,接手后续处理,聂莞则又坐回分诊台,继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分诊台里还有几名同事,聂莞和她们的关系一般,平时除了工作以外没有过多的交流,但此刻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契协作着。
一位同事默默地递来一杯水,轻声说道:“聂莞,你歇会儿,喝口水润润嗓子,看你忙了一上午了。”聂莞有些意外,接过水杯,感激地笑了笑:“谢谢你啊,我还撑得住。”
这小小的举动,却让聂莞心里涌起一股暖意,她忽然意识到,或许平日里大家只是专注于手头繁重的工作,才少了些私下的热络,可到了关键时刻,彼此间的那份同事情谊从未缺席。
突然,分诊台的电话尖锐地响起来,打破了分诊台短暂的平静。聂莞迅速接起,只听见电话那头传来一位宝妈带着哭腔的呼喊:“喂,是急诊吗?我宝宝呛奶了,怎么办啊,他脸都憋红了!”
聂莞的心猛地一揪,语气却沉稳笃定:“宝妈,您先别慌,保持冷静,按我说的做。宝宝现在是什么姿势?”
宝妈慌慌张张地回答:“他平躺在床上,刚喂完奶,突然就呛了!”
聂莞立刻回应:“快把宝宝脸侧向一边,防止奶液反流进气管,然后看看宝宝嘴里有没有明显的奶液或异物 ,有的话,用手指缠上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伸进宝宝口腔,把异物清理出来,但动作一定要轻!”
宝妈带着哭腔答应着,紧接着传来一阵手忙脚乱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宝妈焦急地说:“嘴里的奶清出来了,可他还是呼吸很急促,小脸还是红红的!”
聂莞深吸一口气,继续有条不紊地指导:“接下来,把宝宝俯卧在您的大腿上,让他的上身前倾45到60度,然后用空心掌,从宝宝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由下往上、轻轻拍打,注意力度别太大,帮助宝宝把气管里的奶排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