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赵府的马车。”阿福小声说,“看这规制,应该是女眷出行。”
顾笙连忙退到路边。
马车经过时,窗帘微微掀起,露出一张明艳的脸庞,顾笙不经意间与那少女四目相对,对方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随即帘子又放下了。
“那是赵家小姐。”阿福低声道,“赵通判的掌上明珠。”
顾笙点点头,没有多想,继续他的市场考察。
他不知道的是,马车里的赵月芸已经认出了他——昨日她去小院,曾远远看到过这个为李修远忙碌的身影。
“桃红,”赵月芸放下帘子,“去查查那个穿青衣的哥儿是什么人。”
“小姐,那不就是......”
“我知道他是谁。”赵月芸低头绞着手帕,没了刚才的好心情,“我只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让李公子如此倾心。”
而此时,顾笙已经逛完了集市,正打算去茶楼看看。
阿福建议道:“城东有家‘清茗轩’,点心做得极好,不少文人雅士都喜欢在那里聚会。”
“那我们去看看。”顾笙兴致勃勃地说。
两人刚走到茶楼门口,却听见身后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这位公子请留步。”
顾笙回头,惊讶地发现叫住他的正是刚才马车里的那位小姐。
赵月芸带着得体的微笑走上前来,身后跟着丫鬟桃红。
“公子可是姓顾?”赵月芸微微欠身,举止优雅。
顾笙连忙回礼:“在下正是顾笙,不知小姐......”
“我是赵明轩的妹妹。”赵月芸扬起下巴,唇角挂着矜持的浅笑,“方才在集市上见到公子,觉得面善,没想到真是二哥的朋友。”
顾笙微微一怔,随即行礼:“原来是赵小姐,失礼了。”
赵月芸的目光毫不掩饰地在顾笙身上逡巡——素色棉布衣衫,发间只一根木簪,腰间连个像样的佩饰都没有。
她心中轻哼:果然是个乡下哥儿。
但很快又恢复了大家闺秀的温婉,“公子是第一次来州府吧?可还习惯这川州府的繁华?”
顾笙听出话中刺意,却不恼,只温声道:“确实初来乍到,让赵小姐见笑了。”
赵月芸见他这般温吞,顿觉无趣,“公子这是要去喝茶?”
“是的,想看看川州府的茶楼是什么样子。”顾笙老实回答。
赵月芸眼中精光一闪:“那正好,这‘清茗轩’的龙井最是出名,公子既要去,不如赏脸同饮?”
她不等顾笙回应,已转身朝茶楼走去,裙裾翻飞间露出绣着金线的鞋尖。
雅间内,赵月芸姿态优雅地摆弄着茶具,腕上金镯叮当作响。
“顾公子可知这龙井该如何品鉴?”她将茶汤倒入杯中,故意问道。
顾笙接过茶盏,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轻啜一口,缓缓道:“汤色澄碧,香气清幽,入口回甘,当是雨前龙井。”
赵月芸手中茶壶一滞,没料到这乡下哥儿竟真懂茶道,她不甘心地又问道:“公子可读过书?”
“略识得几个字。”顾笙谦虚道。
“那想必知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赵月芸眼中闪着狡黠的光,“像李公子那般才华横溢的君子,合该配个门当户对的淑女才是。”
顾笙手中茶盏一顿,抬眸对上赵月芸挑衅的目光,忽然明白了这场茶局的用意。
他放下茶盏,声音依旧温和:“赵小姐说得是,不过婚姻之事,讲究的是两情相悦。”
赵月芸轻哼一声:“两情相悦?”
她忽然凑近,压低声音,“我爹可是川州通判!若我开口,李公子将来的仕途必定平步青云,你一个乡下哥儿,能给他什么?”
顾笙不卑不亢:“赵小姐厚爱,修远若知道,定会感激。
不过,他的前程,自有他的才华去挣,应该不需要我两在这商议如何帮他换取。”
“你!”赵月芸气结,手中的帕子被她揉得不成样,她从小到大要什么有什么,何曾被人这样顶撞过?
可看着顾笙平静的眼神,她竟一时不知该如何发作。
随后,两人断断续续的闲聊,虽没达到剑拔弩张的地步,但气氛也不那么融洽,一壶茶很快见底。
“今日多谢赵姑娘款待,已经出来一段时间,我该回去了。”顾笙起身说道。
“行,今日就到这里吧,顾公子,希望你能明白,什么是对李公子最好的选择。”
顾笙看着在他眼中还未成年的小姑娘,忽然笑了:“赵小姐的好意心领了,不过我还是刚才的回答。”
一想到像赵月芸这样的姑娘,将来他还会遇到更多。
不仅限于女性,可能还有哥儿......想到这里,顾笙不免觉得头疼。
拥有一个过于出色的伴侣,也是件苦恼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