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隐墨藏月 > 第18章 琴心与理

第18章 琴心与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雨后初晴,清隐岛空气里充盈着丝丝缕缕的花香与草木气息。晨风轻拂,使得远处山峦皆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青碧之中。岛上古木参天的小径旁,一汪清泉潺潺而流,映照蓝天白云。如斯清雅景致之下,柳墨絮、白瑶正相携漫步前往一处雅舍。那是岛上老人——亦是墨家长辈们常聚之地,听闻今日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要抚琴讲学,以琴音为载体阐述何谓“非乐”之真义。

雅舍坐落于竹林深处,小窗外凤凰木花瓣零落满地,似为迎接这场琴会而铺陈的红色地毯。柳墨絮与白瑶推门入内,只见屋中素净,一侧垂挂有墨家先贤画像,几案上摆放青铜香炉,一缕檀香幽幽冒出。正面靠窗之处,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衣袂洁净简素,双手轻抚古琴,面带慈和之色。

老人见二人行礼,微微点头示意。此時琴音尚未起,但屋子里自有一种神秘静默的氛围,令人身心都随之安稳。柳墨絮与白瑶于下首蒲团上恭敬坐定,绕梁的寂静似乎在等待某个契机的破晓。

老人缓缓将指尖落于琴弦,轻拨一记,“铮”然之声出,如同深山涧底一道清泉,沁人心脾。曲声初时柔和舒徐,不急不缓,将人带入一片恬淡景象:若看见晨阳轻照林间,翠鸟在枝头低鸣,熙然岁月不惊。一曲将毕,老人环顾众人,徐徐开口:“昔日先师墨翟曾言,‘非乐’,是指不鼓吹靡靡之音、奢靡享受,但并非排斥艺术本身。音乐当如今日这般,慰人心神、教化品性,而不可助长穷奢极欲。诸君以为然否?”

屋中十数同门弟子正侧耳静听,其中一人恭敬作答:“弟子以为,琴瑟若能导人胸怀仁爱、理性与勇气,则为好音乐;若一味豪奢淫逸,沉湎其中而不思进取,便是过度享乐。‘非乐’教诲,正是要人们明辨何为正向之乐,何为堕落之乐。”

老人欣慰点头:“不错。音律并非罪,君子学与玩皆要有度。墨家主张兼爱与理性,若能使音乐发扬仁德,便是‘兼爱、非攻’在精神层面的延伸。”

言毕,又见柳墨絮神色凝思,老人微笑示意她可直抒己见。柳墨絮略微垂目:“前日师长曾言,动乱易令人迷失本心。若世俗纷争成潮,许多人会把音乐当成逃避之所或淫乐工具。可若我们能让它成为传递和谐与教化的媒介,便是对先贤所倡‘非乐’的最好诠释。”

白瑶在旁轻轻捧手:“琴音若能使人宁静,医者也可借此辅助疗伤静心。倘经战乱纷扰,百姓皆沦为流民,心灵多有创伤,亦须一曲抚慰之音唤回对生活的希望。”

众人凝神,纷纷暗暗称是。老人喜形于色:“此番言语,皆契合墨家之道。非乐之意,不是扼杀音乐,而是要明白音乐与心境、道德之间的关系。正如梁柱支撑屋宇,乐音也可支撑人心,使之更向光明。”

琴会中段,老人再次拨动琴弦,旋律渐渐高亢,如潺潺溪水奔向山涧,或如晨风抚过峰岭,激荡起远方的回响。一曲流转,仿佛在诉说世间百劫风云,高潮处又带着丝丝悲悯,为苍生疾苦而叹。柳墨絮闭目听着这曲调,心中渐渐浮现出朝堂动荡的画面,以及沈霖劭在来信中诉说的忧思。

她想起自己即将与白瑶同行离岛——行囊已备,只待风便可扯帆,便能踏上前往京都的航程。从此学堂里潜心钻研的日子将暂别,但她清楚这是命运的召唤:若留守岛中,虽可安逸度日,却无法有效阻止外界动乱对百姓的侵蚀。

琴音一收,老人抬眼看她:“墨絮,你心有所思?可有话与我等分享?”

柳墨絮睁开双眸,郑重行礼:“弟子心神浮动,因即将离岛,不知前路几多凶险。若外面真的兵戈四起,我们所学的‘兼爱’、‘非攻’能否赢得世人认同?一如琴音之美常常被庸众忽视,只有真正向往平和的人才懂得聆听。弟子惟恐自身力量有限……”

老人轻抚琴弦,笑道:“一曲入心者定会有所共鸣,这道理虽微,却放之四海而真。想当初先师墨翟各国奔走,处处受阻,亦未曾退缩。我辈后人亦该存此决心。你若动身,不必忧虑太多,但行正道便好。琴音虽柔,却可化人之坚硬,兼爱亦是如此。”

柳墨絮默默点头,一股坚定从心底升起。她明白,眼前数日或许是她与白瑶在岛上的最后数度琴音飘扬的时光,此刻每一声弦动都在提醒她珍惜当下,也要无惧未来。

与此同时,万里之遥的霁月国京城,夜色深沉。皇宫高处的殿宇里,廊柱与斗拱在昏黄灯火的阴影中,显得肃穆威严。沈霖劭于宫苑一侧的静室中默坐,白玉般的指尖轻触琴弦,心无旁骛地弹起一曲。

然而这曲子与清隐岛的雅会恬淡截然不同。它带着无可忽视的忧虑与沉郁,曲调时而攀升如暗潮涌动,仿佛宫廷中无形的权势争夺,不断撼动着他所珍重的万民之利;片刻后又骤然转弱,像一声声叹息,由繁华盛景跌落进阴阳相争的沧桑。

他想起近日本已在朝堂据理力争,试图引荐兼爱惠民的新法,却被某些守旧派贵族以“违背祖制”之名驳回,更有外戚势力暗中排挤,不愿看到“兼爱、非攻”的理念在朝中生根。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让他多番受阻。无论他如何解释墨家之技可护国防、利民生,都难以破旧势力的顽固防线。

然而,琴声并未因此停滞。沈霖劭借琴音抒发胸臆,却也在曲子的尾声暗暗注入一抹坚韧。正如他在信中向柳墨絮所说:若有彼此呼应,这份理想绝不会是孤军之战。一想到柳墨絮与白瑶即将离岛来京,他内心微燃的希望之火又在指间流淌,一股铺陈远方的温暖力量让他放缓了琴声,最终以微亮之调收尾。

余音缭绕,沈霖劭抬眸看向窗外幽暗的天幕,只见一弯月轮正缓缓升起,清冷之光笼罩宫墙,却也映亮了琴面上残留的光泽。那是他与清隐岛的纽带——对科学与仁爱的共同追求,也是一种超越世俗权谋的深层契合。

次日,沈霖劭骑马出宫,来到一处幽静的王府边院。他常在此地小憩,远离喧嚣,以沉淀思考。他站在拱门下回想前夜琴声,心中暗道:“父王日渐对我不满,只因我与朝中保守派针锋相对。若不是有质子身份牵制着邻国,恐怕……不过,我既无法放弃初衷,便只能走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