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瑶轻声对柳墨絮道:“若我们也身处那般乱世,不知能否像前辈般坚韧无畏?最怕自己心存善念却因势力微薄而无力施展……”
柳墨絮迎着她的目光,轻轻摇首:“何必妄自菲薄?君子之道,积而成势。只要我们秉持兼爱、非攻之志,去推行科学与理性,迟早能找出一条光亮之路。”
万师像听见她们二人细语般,含笑颔首道:“可贵的不仅是口里说和,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己力或技艺去阻止战祸。譬如运用新式工程、聚力民众自保,却不以攻伐为意图;又或医者医国,为伤者疗救,亦延续了‘非攻’与‘兼爱’的精神。”
待周遭讨论渐渐散场,学堂中的弟子散去大半,万师与青师也暂且回内室。柳墨絮与白瑶则静坐片刻收拾,整理记录的笔记。听完这半日的“非攻”课,她们脑海里宛若浮现出一幅跨越古今的画卷:
——万马奔腾的战场边,墨家先贤单身逆行;
——风尘仆仆的使者,持一卷竹简,挨家挨户劝解;
——百姓屋舍被烧得焦黑,幸得墨者教以防御之法,迅速搭建简陋护墙……
这些往昔影像既悲壮又沉重,也让两位少女看到了坚守“兼爱、非攻”的意义。
白瑶低下头,呢喃般说:“过去,我以为医术是最直接的善行,如今我愈发相信,若能防止战乱,才是最大程度保护苍生的方法。若天下无战事,则我们医者的功能或许更多在于预防病痛,而非抢救伤患。”
柳墨絮听着,只觉心中热流涌动。她想起自己在星象与物理学上的研究,若有一天能为各国提供更合理的资源分配方案,减少争斗根源,也算是一种“非攻”之践行吧。她轻轻将手中竹简一合,认真道:“师长说得对,‘非攻’不是宽纵罪恶;在理性与和平之间,是需要我们真正去改变那‘好战之心’。”
小憩片刻,白瑶与柳墨絮走出学堂大门,看到远处海面笼罩一层淡淡雾气。浅灰与银白的雾丝缭绕,似直抵天边。剧烈的日照已然柔和许多,为海畔的大地平添几分朦胧诗意。
柳墨絮驻足凝望,心中默默思忖:人们常常受制于贪欲与权势,君王一念之差,便能激起山河动荡。若真有朝堂之变,能否借助墨家学识阻止一场浩劫?她并不盲目自信,却也不敢轻言放弃。
白瑶轻声:“墨絮,终有一日,需要我们走出这岛,去直面那些或许酝酿的危机。届时,该如何兼顾医道与非攻之理,还要靠我们切实谋划吧。”
柳墨絮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先别急,咱们当下亦可做好准备。就如沈霖劭日后若能影响朝堂,需借我们之力形成‘兼爱、非攻’的现实施政。即便今时此岛隔世一般,未来有太多未知,我们也当自励,莫使先贤之愿埋没。”
二人心意相通,皆知话虽轻,却重若千钧。无论朝堂内外,若风云骤起,“非攻”将会是她们心底最坚实的信念之根。
将近傍晚,岛上林木寂静,虫鸣稀疏。万师与青师在学堂里仍对着那卷古简轻声交谈。微弱的烛光映照二人神色凝沉,仿佛谈论的话题非同小可。
“近日朝方传来的暗信,似说沈王府情势有变,外戚与某些势力暗流涌动……”万师语调放缓,面露忧色,“若真有武装冲突,恐牵连百姓不浅。霁月国虽崇月而尚和,但人心变幻,谁能保它一定太平?”
青师凝神片刻:“所以这堂‘非攻’之课于此时开讲,正是让弟子们明白乱世之险,早做准备。若真要延续先贤之志,少不得要他们亲历刀锋般的现实。”
他们对视一眼,都轻叹一声。守着这片隐世海岛虽宁静,但风暴之兆已悄然逼近。究竟何日会冲击至此?也许谁都无法断言。唯有传承墨家深厚根基,才能在将来扛起守护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