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隐墨藏月 > 第13章 草庐论学

第13章 草庐论学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岛上的后山极偏幽处,有一片环绕翠竹与山泉的山洼。这里原本只是几间荒废茅草屋子,后来墨家弟子陆续修整,搭起简易榻板与草席,用以聚会研讨,故被称为“草庐”。如今正值深春入夏之交,白日阳光逐渐炽烈,唯有在清隐岛这山林深处,依旧凉风习习。于是,每逢墨家弟子们有重大议题要讨论,便于此处共聚。

这日,新一轮“草庐论学”即将开始。柳墨絮在晨光初起时便与白瑶结伴前往。两人踏着碎石山径,沿途小溪淙淙流过。白瑶瞧见阳光中凌空飞舞的雀鸟、竹林间穿梭的山鹿,忽觉心头一片开阔:“能在如此清澈环境中辩论先贤之学,实乃抱璞守真的福分。”

柳墨絮微微颔首,唇角含着浅浅笑意:“确是如此。能不受外界嘈杂干扰,于此切磋问道,便是墨家在此隐居的初心之一吧。”

草庐并不奢华,只是几间通透的木屋相连,茅草覆盖其顶,四周以一圈竹篱笆围出小院落。院内放置了长案与蒲团,数名墨家弟子与长辈先后到来,互相见礼。空地上摆着几盆野花,再加上飘散在空气中的竹香,令整座小小会场多了几分自然朴质的氛围。

退席观望的青师、万师等几位长老虽已年迈,却希望年轻弟子们多多发表观点。当日主题,便是围绕着《墨子》教义中“非乐”“非命”等问题,如何在当世践行展开深入讨论。

草庐里,弟子们围坐成半圆。年岁稍长的梁师兄首先开口:“诸位皆知,‘非乐’是墨家对过度礼乐的否定,乃主张节俭与实际,而不是让人耽溺于华丽享受。可部分弟子近来提出疑问:有时适当的音乐与文化娱乐,也能陶冶情操、增进共情,何以全盘否定琵琶丝竹?”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气氛颇为热烈。有人认为朝堂声色犬马之风确要批判,但若一刀切,一些节制且能怡情养性的乐事是否也被排斥?也有人坚称先贤“非乐”之执意深远:当时礼乐之制奢靡浪费,侵害民生本质,今若稍有松弛,恐仍会滋长恶风。

柳墨絮静听数语后,略微正身,面向众人缓声道:“诸位所言皆是过于绝对或浅显了。墨家崇尚‘兼爱’,追求的是节俭、务实与对民众福祉的关怀。先贤‘非乐’原意并非苛刻拒绝任何艺术欣赏,而是反对统治者挥霍国帑,用于浮华享乐,反使百姓饥寒交迫。论及当今,我们当考量实情:若一种艺术形式能提升民众精神文化生活,且不损民力,不妨视其为引导人心向善的一道辅助;若被用来粉饰太平,奢华扰民,那便属先贤所批。‘非乐’不等于‘绝对禁乐’,仍须结合现实情形斟酌。”

此番言论,如同清风拂面,令辩论稍作缓和。梁师兄捻须颔首:“柳姑娘之见解可谓‘折中而不失本’,值得深究。”

正当氛围稍定,另一名壮实男子起身作揖,言道:“小弟田明,常年跟随师友们修械具与攻防之器。我思考的是,朝堂或民间是非混杂,有时权贵之乐器奏得动听,却不见得对百姓有利。可若有人能借乐声传递思想、启迪众生,也许就成了另一种‘兼爱’之途。问题在于,咱们如何甄别这种不同?难免有朝廷利用‘美乐’来麻痹民众,难道我们都要亲往调研么?”

这话一出,几位年轻弟子面面相觑,觉得问题颇大:该如何在黑白同存的世道中,把握一条介于“全盘否定”与“完全放任”之间的正确路径?

白瑶坐于柳墨絮侧方,听到此处,也忍不住微皱眉头。她轻咳一声,出言补充:“田师兄之问切中要害,更多需要我们结合墨家‘尚同’与‘兼爱’的精神来判断时势。若当权者利用礼乐粉饰,糊弄百姓,我们应当揭露其害;但若民众于自发性或在合理范围中,借歌舞舒畅心灵,帮助团结,那也未必就是要打压的东西。不同的事例,不同处理,不可一概而论。”

梁师兄遂点头:“确是如此,墨家素来倡‘察其所为’,最要紧的便是亲身实践与调查,辅以理性推断。田明兄之顾虑虽大,却也体现了我们这些修械具之人的另一思路:若干涉不当,容易走上‘不分青红皂白’的极端。”

青师这时捻着手中竹卷,微笑不语,显是鼓励弟子们继续深化讨论。对于此等观念冲突,他并不急于给出一句定论,而希望更多年轻人自行领悟。

经过一番“非乐”切磋,话题渐至“非命”。万师轻咳一声,语带庄重:“‘非命’者,乃否定天命之说,主张人事当凭己力,不可消极且坐难。然亦有人疑虑,若一切都是人为可控,为何仍有许多努力无法挽回之事?这究竟是‘命数使然’,还是另有玄机?”

院中顿时静了片刻,随后有弟子提出自己在生活中碰到无奈、“命运不济”的见解,也有人坚称墨家崇尚科学理性,应坚决不信所谓命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