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莱的唇轻轻翕动,声音几乎被船舱外的浪声淹没。
“姜……姜小……”
姜莱在梦里又回到了那古韵犹存的宅子,阳光自半掩的窗棂间斜斜洒落,映照在红木桌上。
那是至她有记忆而来,最美好的一段日子。
“姜莱,看书。”
姜女士声调不高,虽温和却也叫人难以迕逆。她端坐于一柄工艺精细的藤椅之上,一手拿书,另只手持一竿细长竹签,不时轻敲桌面,发出清脆声响,提醒着姜莱专注。
“您再给我讲讲吧,您小时候真见过鬼魅么?”
女孩本已恍惚的心思,在那竹签轻敲桌面的清音中更加飘渺。
“讲嘛,姜小姐!姜女士!”
说罢,姜莱起身绕过红木小桌,至女人身侧,娇俏地推搡着她的手臂,满目皆是求知的渴望。
女人虽未至迟暮,却已眼含沧桑。
“给你说过多少次,那个字不念鬼。”
看着姜莱撒娇的模样,女人作无奈叹气,放下手中的书
“那叫魑魅。”
“哦哦,我记住了!姜小姐您再多给我讲讲嘛!”
………
小姜俯身靠近,试图听清姜莱的低语。听到了一个“姜”字,她立刻握住姜莱的手。
“我在呢,我在呢。”
姜莱的眼皮微微颤动,似乎想要睁开,但最终还是没能醒过来。女孩叹了口气为姜莱掖了掖被角。她知道姜莱的身体正在恢复,但不知道究竟何时才能完全苏醒。
另一头,健太郎和次郎开着车,载着那名年轻的少将绕路经过自己的村庄。泥泞的小路上,车轮碾过湿软的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夜色沉沉,却看见月光下有几名幸存的村民正弯着腰在田里忙碌,手中的镰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健太郎和次郎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家人。爷爷和妹妹正弯着腰,拼命地收割着庄稼,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襟。
“少….少将,那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去看一眼,就一眼,求求您了,马上就回来!”
后座的男子偏头看向那片田地。
“快点。”
前座二人立刻跳下车,急切跑向那头。
老人和女孩听到动静,惊喜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老者脸上的皱纹在跳动的火光下显得更深了几分,像是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他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声音沙哑而疲惫,却带着一丝庆幸:“官兵说要打仗,我们怕庄稼被毁,所以连夜赶着收。灾害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这田里……想着能收一点是一点,不然这日子怎么过啊……没想到还所幸躲过一劫……”
女孩紧紧攥着老者的衣袖,眼眶泛红,声音带着哭腔:“次郎哥,呜呜呜……村里全塌了,我们只能在这块空地呆着,这样还安全一些。”
次郎看着他们,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半晌才挤出一句。“你们……没事就好。”
老者摆了摆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语气里带着催促。“你们快回去,给大人物开车可别惹人不高兴了。我们这没事,这地里还有不少吃的,够撑一阵子了。”
他说完,低头继续挥动镰刀,动作有些迟缓,却透着一种固执的坚韧。女孩则紧紧盯着次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倔强地没有落下。
健太郎的心猛地一沉,拳头不自觉地攥紧。他回头看了一眼车上的少将,少将依旧面无表情,目光冷冷地扫过田间的村民。次郎站在一旁,看着女孩发红的眼尾,嘴唇紧抿,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无奈。
夜风拂过,带着泥土和稻谷的气息,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不安。村民们依旧埋头忙碌,镰刀割断稻秆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那是某种绝望的挣扎。
二人抹了把泪,转身回到车旁,正要上车,车上的男子冷冷扫了他们一眼。
“去后面拿些物资,让他们找地方躲起来,别呆在能过路的道上。”
他的语气里没有一丝温度,仿佛这些人的生死与他无关,甚至连目光都未在那些疲惫的村民身上多停留一秒。
健太郎和次郎对视一眼,心中五味杂陈。眼前男人的命令却让那些濒临绝望的村民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二人此时的感激已大过了一切情绪。
次郎点了点头,哽咽着低声应道:“是,少将。”
随即快步走向车后,打开后备箱,开始搬出一些干粮和药品。健太郎也跟了上去,两人动作迅速,将物资搬到田边,分发给村民们,嘱咐他们赶紧收完麦子去后山的空地呆着,这是大人物发的话。
村民接过物资,双手微微颤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感激。紧紧抱着分到的干粮,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低声喃喃道:“谢谢……谢谢……”
二人回到车上。
“谢谢您,少将。”
“走吧,去彦仓镇。”年轻男子淡淡开口,目光望向远方。
健太郎和次郎不再说话,发动了车子。泥路颠簸,车灯在晨雾中显得微弱。后座的人靠在座椅里,半边衣襟□□涸的血迹覆盖,眼神却比之前柔和了一些。
他想,他应该也能和那个女子相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