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拗,譬如此刻,柳静姝便怎么都不愿叫上一声“娘”。为人妇,为人母,那是一个娇艳女子投身于笼的一种表现。
柳静姝觉得,柳淮烛这样的人,应该永永远远都是一朵开得正好的花。即便它早已定格在某个瞬间。
她抚了抚那衣服上被风吹起的皱褶,又说:“我的针线活看上去真的很差,你见了可别嫌弃。”
林间叶簌簌,像是有人在回答:当然了。
柳淮烛的针线活好吗,往前追溯,想来应当也是与柳静姝半斤八两的。
风钻进窗的缝隙,兜得柳静姝冷不禁一个寒颤。她寻迹去看,才发觉自己心不在焉竟还留了道缝。抬手方要关时,却恍然间见篱笆外有人影窜动。
她当是自己眼花了。下一秒那人影却已经近到了窗外边。
少年浑然不顾自己被打湿的衣襟,拉住柳静姝还搭在窗边的手,借着巧劲儿将人往自己那儿带。
“怎么了?”柳静姝因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发了愣,什么都来不及想,只能问出这么三个字。
沈牧仪将她从窗里拉了出来,一把将她抱起,飞身往林叶间去。那伞便顺理成章地落在了柳静姝手上。
她拎着酒壶的手虚虚圈着沈牧仪的脖子,另一只手狼狈地举伞将两人掩盖在其下。风动时花落了,沾着雨水粘在了她的嘴角、脸庞。
沈牧仪分心低头时便看见了这样一张懵了的脸,刹那间乱了心思。
他脸上浮起一股燥热,慌忙挪开了视线,心想她沾了花的气息当真是好看。喉结微动,嘴上却答:“西南处一里,有大队人在往这边赶。目前还不能确定是敌是友,不过如今之势,总归还是小心为上。”
斜雨打在两个人的脸上,柳静姝下意识道:“钟万仇不是说磐石关才是最安全的?难道他骗我们?”
说完又觉得钟万仇不至于,又马上否定道:“不,应该不会。”
沈牧仪的嘴绷得很紧,或许是因为他也无法分辨这队人的来意,只能道:“总之,我们先回去汇合。”
“你……抱紧我。”穿林打叶下,有少年带着几分不自然道。
……
使团的车马很快,那一日在小竹屋发生的事无人再知。
或许是春雨的湿润将整片大地晕染,北上之人间的气氛越发沉默,就连平生最爱开玩笑的池霁也看上去端正了许多。
没人能说清楚为什么,大概是四伏的危机感越来越重。
出关之后沈牧仪命所有人加重了戒心,真是到了一种草木皆兵的地步,连只兔子窜过草丛都能令人提防。
野深处杂草丛丛,沈牧仪吐出口气,正要挥手就地休整,林间深色处忽然疾射出一支箭!
箭矢在他的瞳孔中越来越近,速度不算太快,周身也不含浓厚的杀意——至少在这支箭冲来的沈牧仪看来,射出它的人应当并不太想置他于死地。
他在这箭离他一丈时抬手,复而在一尺距离时高喝道:“伏首!有埋伏!”
那箭应声擦过他的脸,少年的长睫落下,风过几遭,黑发而动。沈牧仪睨向这支刺进壮木的箭,眸带深思。
马匹乱了阵脚,四四合合地开始嘶鸣。马车中的柳静姝听到动静,握紧了江挽楼的手。
“来了。”
这是一场意料之中的搏斗。
池霁立马带人围住了马车四周。文岚枫方拨开一个音节,树后便出现了一队人。头带斗笠,身穿黑色劲服,腰配弯刀。
“镇抚司……!果然是他们!”关鹤道。
沈牧仪抽出身侧的剑,银光锃亮的时候,对面那为首之人率先持刀而近!
他未作遮掩,斗笠压得很低,凌空跃来踩上沈牧仪的马,刀刃便要对着沈牧仪而去。少年拿剑挡住了,剑气波及在两人的脸间,震得来人斗笠下的黑发飘动。
沈牧仪扬着眼看他,似笑非笑,声音低到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俞公子这回怎么不蒙面了?”
俞溱杨并不应答,他生来有种邪气在身上,闻言只是牵唇笑,丹凤眼里一股冷漠的锐气。手下力道倒重了,答非所问道:“听闻芦国遥安的沈将军功夫了得,鄙人家中有个弟弟,想讨教沈将军的功夫已久了,奈何一直没个机会。”
“适巧。”俞溱杨自袖中挥出一把暗器,四散向周围,“倒让我遇见沈将军了。既然遇见了……”
“那么,我来也是一样的。”
那暗器不知刺中了谁的马,哀鸣声跃出林间直冲云霄。沈牧仪座下马浑不禁被吓了一跳,当即跃蹄,俞溱杨便借剑之力后仰,朗笑朝身后下令:“给我杀!”
声落时,镇抚司的这群爪牙里,有个面带疤痕之人毫无表情地看了俞溱杨一眼,而后手下使劲,刀穿过某个士兵的喉咙,血溅在了他的脸上。
“指挥使有令!一个不留!”
箭雨随之而落。马车内的江挽楼慌做了一团,柳静姝也好不到哪儿去。即便钟万仇有言在先,即便知道为首之人是俞溱杨,这般阵势下来,也做不到完全的从容。
她只能一下下安抚地拍着江挽楼的背,听外面愈发混乱的局势。
不免又想起小竹屋外沈牧仪的那一句“西南处一里”,难道钟万仇真不可信?她不免开始怀疑自己,或者说,难道俞溱杨真的可信?
毕竟自始至终,他可一直都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冰霜模样啊。
帘子上忽然甩落一串水渍,随风里外而动。柳静姝在缝隙中看见那个面带刀疤之人的刀尖汲过泥中的水坑,而后一扬,水坑中的污水便这么被甩了出去,甩在了马车的帘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