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静姝忽然升起了一股警惕,她不动声色地侧了一步,将自己敞在更宽阔的视野里。
拦她的男人将她的动作尽收眼底,也退了一步,像是表明自己并不会伤害她。一脸欲言又止,最终,在柳静姝的一声“何事”里,他开了口。
“只是觉得,你与我的一位故人,似曾相识。”他特意咬重了“故人”两字。
柳静姝不太舒服地皱起了眉,暗中细细打量了这个人一番。
男人是偏瘦的身形,双鬓里微微闪着白丝,是上了年纪的。衣衫看上去并不是过于宣扬的奢华,却打眼便能瞧出与寻常百姓的不同。
他应该是过着富裕生活的,身上并没有奔波留下的苍老,反而有着一种书气。
倒不是常年与书卷打交道的书气。柳静姝形容不出来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但直觉告诉她,这个彬彬有礼的中年男人,绝不是看上去的,这么和气。
他身上的这种书气,更像是长年累月养尊处优出来的,确切来说,是一切上位阶级都带着的一种,精锐感。
纪氏药馆门前的推搡逐渐小了下来,像是有了一个结果。
女人仍旧在哭,却不再疯什么。或许她从来都知道,孩子的死去非是谁的蓄意为之,她只是需要一个宣泄口,将她所有的苦和累都一并发出来。
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柳静姝要走,此时此刻,她一点也不想再嚷嚷什么“为了天下”。天下熙熙攘攘,她怎么救得过来。
“不好意思。”她说,“我并不认识你,想来与你口中的那位故人也毫无干系。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她匆匆逃离了这个让她头疼的地方,昏沉沉的脑子里走马灯似的划过一幕幕。
孤萤山中疏门烟客的白袍扬动,扎着两小辫儿的她甩着腿坐在亭子里,不太懂地望着他枯瘦挺直的脊背。
老道士喜欢下棋,她却觉得没意思得紧,时常在他与自己对弈的时候悄摸去逗逗他身边的那只鹰。
臭老道叫它“阿筠”,她每回都好奇是哪个“筠”?为什么要叫“阿筠”?给一只鹰起名字干什么,也不见他喂养着呀?
小丫头晃了晃腿,刺溜一下从长椅上跳下来,鬼头鬼脑地跑到了疏门烟客的身后,看向他看的方向:“臭老道,今日我听山下的人说起了一个词。”
“嗯?”
“我听得不太真切,似乎是个地方,叫‘江湖’。臭老道,你去过江湖吗?”
疏门烟客笑了笑不说话,片刻后,他的拂尘扫过了柳静姝的额头,扫得她额头痒痒的。
“江湖,不是个地方。不是你抬抬脚,走几步路就能到的地方。”
“哦——这样啊?”小丫头摸了摸额头,瘪了瘪嘴,又不知想到了什么高兴了起来,一蹦一跳的,“不过想想也是欸,涣椽江是江,溱江也是江,平海湖是湖,山下那个无名湖也是湖,江和湖都是缀在后头的字,组起来倒实在有些怪。”
疏门烟客笑呵呵拍了拍小丫头的后脑勺,抬脚往回走:“你今日又不听话,溜下山了?”
蹦蹦跳跳的小姑娘像是忽然被抓住了什么要命的东西,支支吾吾不肯讲话。
“撞见好玩的东西了?”老道士就像身后长了双眼似的,明明走在前面,却对小丫头的每一个神情都了如指掌。
“啊?我、我……”
“要不是撞见什么好玩的东西了,你个鬼灵精会无缘无故提起山下那个湖?”
“啊……嘿嘿。”小丫头不好意思地笑,快步追上前面快要没了影子的疏门烟客,“不是东西,是个人,他叫金韫。”
“金韫?”
“是啊,老道士你不知道,我刚见到他的时候,他正蹲在湖边哭呢。”
“为什么哭。”
“他说他因为没有爹娘的缘故,被人欺负了。”小丫头说起来还啧啧摇摇头,背着手装着一副老成样子,“有没有爹娘是什么很要紧的事吗?有爹娘又并不能高人一等,没爹娘也不是什么太丢脸的事啊。”
“拿这种事去取笑别人的人,也是因为只有这种事能够占点无理取闹的高地了吧?”
“不过因为这种事而哭,金韫也实在有些太没用了。”
她叽叽喳喳说了许久,一老一少慢慢悠悠离开了那间亭子,那只叫阿筠的野鹰扑闪着翅膀,不近不远地跟着。
整座山里除却溪流鸟雀的声音,就只剩下了小丫头时而高扬、时而低敛的声音,起起伏伏。
他们下到了半山腰,遥遥的,小静姝望了眼济沧峰开得正好的桃林。
好红的桃林啊,这样长出来的桃子做桃子酒肯定很好喝。嗯?桃子酒是什么东西?她眨了眨眼,忽然觉得自己的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
闷闷的,她说:“有什么好哭的呢,再说了,我不也没爹娘吗?”
总会有人在朝代更迭中死去的,千把万把,成堆的尸骨。下沉、巨坑,然后再焚毁。亲人、爱人或朋友,别离无时不刻在这其中上演。所有人都被时间的洪浪冲散了,有什么好哭的呢。
停在枝头的阿筠忽然扑腾着叫了几声,直冲天际,又坠入江里。
屋里,老道士喊她:“别看了,进来吃饭。”
……
厚雪长掩整个遥安,野郊,东间。
放满兵器的屋子显得格外寒气逼人,窗却被打开了,簌簌的冬风像是野兽的哮鸣,吹得人两股战战。
桌上泡了两杯暖茶,飘着烟气,没一会儿烟气就被冬风吹灭了。
有一只手伸到了桌中央,捡起杯盏,就着杯口喝了这盏刚好的茶:“那么多年了,还没消息吗?”
对面的人将视线从窗外挪了回来,放在桌上的手轻轻扣了两下:“没有。”
那人闻言笑了:“我记得从前济塘有一族会巫术的苗人,如今真是寥寥无几了。啊,对,芦国守边关的那个冯岑勉强算一个。”
“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