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中国远征军优秀参谋小林 > 第82章 飞机

第82章 飞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腾冲机场的会议室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硝烟未散的紧张气息。

“——你根本不懂陆军作战!”史迪威的声音低沉而压抑,却带着咄咄逼人的怒意,“你那点飞机,不足以改变战局!我们需要的是一支真正能战斗的军队,而不是几百架分布在战场各处、随时可能被敌人摧毁的战斗机!”

“真正能战斗的军队?”陈纳德冷笑了一声,雪茄在他手指间缓缓燃烧,“你的‘真正能战斗的军队’,至今连自己的天空都守不住。你让我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地面上,可问题是——他们的补给线在哪?他们的防空火力在哪?没有制空权,你的地面部队连撤退都是个问题。”

史迪威的拳头紧了紧,脸色阴沉得像是即将来袭的雷暴。

“你想让我怎么做?把所有资源都交给你?放弃地面部队,只靠飞机赢得战争?”他的声音带着隐忍的怒火,“我们不是英国人,没办法靠海军撑起所有补给线!你想要飞机,那好,你告诉我,你能保住这些机场吗?还是你打算让日军的轰炸机把云南、重庆、桂林的机场一个个夷为平地?”

陈纳德没有立刻回答,他深深吸了一口烟,目光锐利如刀,盯着史迪威片刻,才缓缓吐出一口烟雾,语气低沉:“史迪威,你该明白一点——如果中国的天空被日本占据,那你所谓的‘真正能战斗的军队’永远都只是在找一个更好的死亡方式。”

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气氛僵硬得像即将冻结的铁板。

林安在门口站得笔直,心里暗叫一声倒霉。她本来只想悄悄路过,去看看飞虎队们,却偏偏撞上了这场战争中最势不两立的两个人。史迪威的眉头紧皱,满脸阴沉,而陈纳德则半倚在桌边,手指不紧不慢地敲着桌面,仿佛在衡量着什么。

她知道自己不该打破沉默,但军人的本能让她还是立正、敬礼。

史迪威没有看她一眼,直接拂袖而去。陈纳德则冷哼了一声,目光落在她肩上的少校军衔上,嘴角微微上扬,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嘲弄。——昨晚,杜聿明才亲自给她戴上。

“恭喜你,林少校。晋升得可真快。”他开口道,语气意味不明。

林安有些拘谨地笑了笑。

“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我听说蒋夫人下周就飞了。”

林安微微一怔,意识到他指的是访美一事。想到终于不必再遮掩,她松了口气,答道:“今天看望完大家,我就回昆明,明天飞重庆,不会耽误行程。”

陈纳德点点头,随手扯了扯领口,目光幽深:“你可是我们飞虎队的自己人,在华盛顿,得替我们空军说句话。醋瓶子乔……哼。”

林安心领神会,点头道:“我知道的。”

她顿了顿,接着说:“昨天杜长官跟我谈了谈缅甸战役的得失,我们一致认为——制空权是决定战局的关键。”

她刻意用了“我们”这个词,尽管杜聿明并没有明确这样说,但林蔚提供的资料里是这么写的,而她本人也深以为然。

“哦?”陈纳德的兴趣瞬间被勾起,目光炯炯地看着她,“怎么说?”

他迈步走进刚刚与史迪威争吵过的会议室,在桌边坐下,抬了抬下巴示意:“坐下来谈谈吧。我也想听听,你准备怎么在美国替我们空军争取支持。”

林安微微一笑,坐了下来。她深吸一口气,整理思路,语气坚定地开口:“将军,缅甸战役的失败,我们无法回避,但它并非全是战术上的失误,而是有着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

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如果说制空权是决定战局的关键,那么就必须承认——中国远征军的失败,源自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胜利的可能。”

陈纳德挑了挑眉,示意她继续。

“美国的‘先欧后亚’战略,加上英国急于扭转北非战局,导致原本承诺给中国战场的飞机被几乎全部调往地中海。”她的语气不疾不徐,却直指核心,“早在1941年,英国承诺分配给我们100架P-40战斗机,然而最终,这批飞机全部被调往北非战场。”

她轻轻笑了一下,带着一丝讽刺:“到了同古激战第四天,英军在缅甸的45架作战飞机全被毁灭。蒋委员长当晚与印缅印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会谈,对方信誓旦旦地承诺,‘数星期内’将有324架飞机投入缅甸战场。”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她顿了顿,语气更冷了几分,“那时候我还是杜长官的翻译。”

她看向陈纳德,眼神深邃:“可直到战局全面崩溃,我们连一架影子都没见到。与此同时,日军在缅甸战场的航空兵力已达到400多架。”

陈纳德眼神微微一冷,嘴角的弧度压低了一些。

“亚历山大是个老狐狸。”他哼了一声,语气不屑,“英军从来都把缅甸当成弃子。”

“没错,将军。”林安点头,继续说道:“英国的真正目标是北非。德国凯塞林第四航空军团几乎摧毁了英国在地中海的空军基地,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节节胜利。英军急需掌握制空权,而他们的方法,就是把原本承诺给我们的飞机、坦克和重炮,全都调往北非。”

她的声音微微低沉:“到了夏天,英国终于在北非战场逆转了局势,牢牢掌控了制空权。可缅甸战场呢?”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陈纳德。

“我们牺牲了。中国远征军被抛弃了。我们的失败,换来了英国在北非的胜利。”

陈纳德沉默了一瞬,缓缓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一支雪茄,点燃,眉头紧锁。

半晌,他才开口,语气低沉:“所以你的意思是,英国人和美国人,为了保住地中海航线,把中国当成了炮灰?”

林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您比我更清楚,3月还驻扎在中国的第十航空队当时去了哪里?”

陈纳德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冷笑道:“在地中海上空打仗呢。”

“英军撤退的最大责任,不在于他们丢掉了缅甸,而在于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履行承诺,没有给我们哪怕一点点空中掩护。”林安轻声说道。

她叹了口气,看向远处的天空。晨光淡淡地洒落在腾冲机场的跑道上,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可又仿佛一切都已不同。

“将军,我们能否掌握制空权,不仅决定着战局的胜负,更决定着我们的命运。”

陈纳德缓缓点头,目光锐利如鹰。他弹了弹雪茄上的烟灰,语气坚定:“你说得没错,林少校。没有制空权,我们只能挨打。可在如何争夺制空权的问题上,我和史迪威那个老家伙,可是吵得不可开交。”

林安没有说话,等着他继续。

“我的观点很简单。”他压低声音,手指在半空中比划着,“如果我们能在中国战场上集结500架飞机,就能彻底打垮日本在华的空中力量,断掉他们的船运,摧毁他们的交通线。这样,不仅中国的陆战能打得更轻松,缅甸战场也能扭转局势。”

他冷笑了一下,语气中透着几分不屑,“但史迪威呢?他反对。他说,中国军队缺乏军械、给养和训练,根本无法保护机场。如果空袭行动太早,会把日军引过来,云南、广西、湖南的机场一个个都会被炸成废墟,到时候,连未来从中国空袭日本的计划都会泡汤。”

林安微微皱眉,小心地问,“这是您和他争执的原因?” “何止是争执!”陈纳德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不只是我和史迪威,这场争论后来还蔓延到了宋子文那里。五月初,美国海陆空三方会议上,史迪威、宋子文和我都被叫去。我主张立即加强中国空军力量,宋子文支持我,但史迪威却一再强调中国军队伤亡惨重,‘目前实不堪一战’。”

他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满,“宋子文当场就批评他‘对中国陆军过于悲观’。但你知道吗?那老家伙根本不听,他只想着如何训练中国军队,让他们变成一支现代化的陆军,至于空战,他压根不关心。”

林安沉思片刻,轻声问:“那将军认为,空中力量可以独自决定战局?”

陈纳德眯了眯眼,深深吸了一口雪茄,“不是独自决定,而是关键的一环。如果我们有足够的飞机,我们就能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挨打。战场上,谁掌握了天空,谁就掌握了一切。”

“但史迪威不同意?”林安问。

“不止是不同意,他还拦着飞机不让来!”陈纳德冷哼,“所以这次访美,你必须帮我们拿到更多飞机。你能整理FAC的具体数据吗?如果能把八莫战役的战斗数据摆在国防部那些人的面前,他们才会真正重视。”

林安点点头:“当然,将军。”

陈纳德有些无力地叹了一口气,“如果我有机会去华盛顿,也会找罗斯福总统陈述我的想法。可是——总之,我们需要更多的游说。”

他站起身来,“林少校,希望你能好好发挥你的作用。我对你的期望,不只是蒋夫人身边的一个随从。”

“将军,我明白。”

陈纳德盯着她,沉默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似乎认可了她的态度。

“你能明白就好。”他缓缓地说,声音低沉而富有力量,“在华盛顿,你需要的不只是讲事实,更需要讲得让人相信,让人愿意出手相助。”

他顿了顿,眼神锋利如刀,“尤其是那群在办公室里做决定的政客们——他们更需要被说服,而不仅仅是告知。”

林安心领神会,语气不卑不亢:“我明白,数据之外,还要有人去推动这件事。”

“没错。”陈纳德缓缓吐出一口烟雾,随即掐灭了雪茄,语气坚决:“你要让他们看到,援助中国空军不是施舍,而是决定战局。你知道日本现在的工业能力有多强吗?他们的航空制造已经进入战时模式,每个月都有新的飞机下线,如果我们再不争取制空权,就只能被动挨打。”

“我会尽全力。”林安简短地回应。

“很好。”陈纳德拍了拍她的肩,似乎对她有几分欣赏,“林少校,我欣赏你这样的军官。冷静、清醒、有战术头脑。你不像史迪威——他太固执,眼里只有陆军。”

林安没有接话。

陈纳德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调整了一下军帽:“你今天还要去哪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