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近卫师团不同,第48师团并不打算与中国军队进行硬碰硬的消耗战。他们的进攻路线经过了缅北复杂的山地,他们清楚,地势不利于他们展开正面冲击,但如果能避开正面战场,找到机会进行迂回,那便能一击致命。
在7月3日至7月4日的战斗期间,48师团悄然向西南行军,他们避开了正面交战的区域,穿越丛林和山丘,目标直指——71军的侧后方!
他们的计划是,趁着中国军队与近卫师团拼杀之际,迅速插入71军的后方,一旦切断退路,不仅71军的残部会陷入死地,就连后续的南坎防线,也将彻底崩盘。
7月5日拂晓,48师团的先头部队抵达目标区域,距离71军的后勤补给线不足10公里。此刻,中国军队尚未完全脱离战场,他们的士兵仍在撤退,炮兵部队正在掩护后撤,许多伤员尚未转移,补给车队也仍在运输物资,完全没有意识到,日军已经悄然逼近。
“轰——”
一发□□在补给车队旁炸开,木箱和帆布被炸成碎片,粮食洒了一地,几名士兵被爆炸的冲击波掀翻在地,还未来得及爬起来,又被随之而来的机枪火力无情收割。
“敌袭!敌袭!”一名军官拼命大喊,可他的声音很快被密集的枪炮声淹没。
71军的后勤部队顿时陷入混乱,军需官拼命组织士兵还击,可是他们的武器有限,面对日军精锐步兵的突袭,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48师团的步兵如同幽灵一般从树林中涌出,步枪、轻机枪、掷弹筒交替开火,战线瞬间崩溃。
71军的补给线被当场切断,大量的弹药、粮食、医疗物资被日军焚毁或缴获,而最严重的,是撤退中的71军部队突然意识到,他们的退路……已经被敌人封锁!
“日军从侧翼绕上来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71军的指挥部,宋希濂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
背水一战还是强行突围?
日军的包围网正在形成,如果他们不能尽快杀出一条血路,那71军的两个师将陷入重围,甚至可能遭遇歼灭性的打击。
“所有部队,立即调整队形,向西突围!”宋希濂果断下令。他知道,此刻最愚蠢的做法就是恋战,必须趁日军合围尚未完成之前,从战线较薄弱的一侧突围,否则……全军覆没!
可是问题来了,东侧正是近卫师团的主力方向,虽然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但依然维持着基本的防线。要突破东侧的封锁,就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是一场毫无胜算的对赌。
消息传到第五军军部,杜聿明深吸一口气,目光死死盯着地图。
“日军果然还是想围点打援!”
他很清楚,48师团的目标不仅仅是71军,而是整个第五军的南坎防线。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利用71军的覆灭,制造一场大规模的溃败,让中国军队整个战线崩盘。
与此同时,杜聿明知道,光是依靠71军自己很难突围成功,他只能寄希望于刚刚抵达八莫,准备支援新22师到的预备队——第200师。
“命令戴安澜,立刻向南推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支援71军!”
“可是第200师还在……”
杜聿明猛地一拍桌子,眼神锐利如刀:“来不及了!命令他们快!让他们冲上去!我要在48师团完成包围之前,把71军救出来!”
“是!”
命令迅速发出,第200师再次开始急行军。
7月5日下午,71军开始向西突围,面对近卫师团残存的封锁部队,他们进行了艰难的冲锋。炮兵轰炸开路,步兵紧随其后,刺刀搏杀在密林间展开,每一步都用鲜血换来。
与此同时,48师团已经意识到中国军队的撤退意图,他们迅速调遣兵力追击。
而此时,200师的支援部队抵达,展开火力拦截,暂时牵制住了日军的追击步伐。
这一场血战,从7月5日一直持续到7月6日,最终在第200师的增援下,71军成功突围,付出了超过七千人的伤亡,勉强撤回南坎防线。
然而,第200师的进攻导致他们也遭遇了48师团的反击,伤亡惨重。
而此时,日军的战线已经缓缓推进,距离南坎已经不足五十公里!
——————————————
此战,日军近卫师团与第48师团联手围攻中国第71军,试图一举封死新38师的退路,达成全歼71军和新38师的目标。
宋希濂指挥第87师迂回袭扰日军后方,但近卫师团反应迅速,在山地伏击,双方陷入惨烈拉锯战。与此同时,48师团突然北上,对71军发起侧翼攻击,战局骤然恶化。宋希濂果断下令撤退,71军在日军炮火压制下艰难北撤,幸得第200师及时接应,避免了被围歼的命运。此战中国军队伤亡近万人,日军亦损失五千余人,近卫师团和48师团均元气大伤,南坎防线得以暂时稳固。新38师趁势突围,与71军成功会合,而八莫方向的战斗同样陷入僵持。
这场战斗打了整整两天,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损失近万人,71军彻底打残,新38师也损失惨重,尤其是坚守腊戍的新38师113团,2000人全军覆没。
然而,日军的损失也不小,近卫师团和48师团的伤亡总计在5000人左右,尤其是近卫师团,他们是日军的精锐部队,任何损失都难以弥补。而最让日军指挥官恼火的是,他们原本计划的围歼战并没有实现,南坎依然在中国军队的控制之下。
“八嘎!”日军司令部内,指挥官愤怒地将茶杯摔在地上。
他们调动了整整六个师团,本以为可以围歼中国军队,结果新38师突围了,71军也撤退了,200师仍然坚守南坎——战略目标完全失败!
“派去围歼的部队呢?为什么让他们跑了?!”指挥官咆哮着,怒不可遏。
参谋低头不语,他们能怎么办?中国军队的抵抗远比他们预想得更顽强,防御战术也比以往更有章法,甚至还学会了迂回和运动作战,比中国国内战场的部队要更强。
“南坎迟早要拿下。”日军指挥官咬牙切齿地说道,“既然中国人学会了运动战,我们就用更快的速度压上去,彻底击溃他们!”
但他们都知道,至少在一周以内,双方都无力再组织起大的攻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