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指挥棒轻轻敲了敲地图,目光犀利:“我担心的是,中国军队不会真的在腊戍死战,而是会选择战略撤退。那么,我们必须增兵,进一步向云南推进,才能确保彻底歼灭这支部队。”
“你是说……跨过滇缅边境,进攻云南?” 另一名参谋惊讶地问。
“正是。” 牟田口廉也眯起眼睛,“如果只是占领腊戍,我们不过是封锁了一条道路。可如果我们能切断滇西的增援,甚至直插怒江,将战火烧到中国的云南,我们才能彻底断绝中国的反击能力。”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瞬。
东京大本营内部,并非所有人都支持深入中国境内作战,特别是在太平洋战场日益吃紧的情况下,日本的战略重心仍然是南洋和太平洋战场。但缅甸战局既然已经取得压倒性优势,趁势扩大战果,确实符合日军惯用的进攻作风。
“增兵云南?” 田中新一若有所思地说道,“目前第18师团、第56师团都已投入战斗,第55师团正在清理曼德勒区域……如果要继续深入,我们至少需要两个新师团支援。”
牟田口廉也沉声道:“那就向南方军申请支援,如果不增兵,我们就永远无法彻底封锁滇缅战场。”
最终,大本营决定:
一、在腊戍展开全面进攻,争取在一周内拿下滇缅公路的最后屏障。
二、请求南方军增援,准备在腊戍之后,向云南方向渗透,目标是占领畹町、芒市,威胁腾冲,甚至进一步逼近怒江一线。
三、命令第56师团残部全力恢复战力,重新投入腊戍战役,以配合18师团的主攻部队。
这场战争,正在一步步升级。
————————————————
杜聿明并不知道东京大本营的决策,但他心里清楚,腊戍不会是终点。只要日军能继续推进,他们一定会越过腊戍,甚至可能逼近腾冲、怒江。
但他不能退缩。他深知,优秀的指挥员必须具备两大素质——第一,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看到那一线微光;第二,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的勇气。
“来吧。” 他低声自语,目光沉静,像是已经看透了前方的凶险,“腊戍,决不能拱手相让。”